让天下没有难找的讲师,职业讲师,商业讲师,培训师,讲师库-北京昭智教育

邹波老师

[复制链接]
常驻城市: 广东 » 广州
邹波.jpg
邹波个人简介
邹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秘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等职务。主要从事企业数字化创新、企业场景化创新、企业战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参著学术著作4部,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8项。多项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及被省部级政府机构采纳,荣获2018和2019年美国管理学会(AoM)最佳论文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已培养各类硕士研究生6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
研究领域
数字化创新、场景化创新、战略管理
教育背景
1997-2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3-2005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社会学专业,     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6-2009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09-2012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13-2015 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管理学院       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中国战略管理学会         副秘书长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创新创业分会 常务理事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         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同行评议专家
美国管理学学会(AOM)      会员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   会员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管理学原理、创新管理
硕士生课程:战略管理、创新管理前沿
博士生课程:管理学研究:理论与应用
MBA课程:战略管理、管理思维的底层逻辑
EDP课程:战略管理、创新管理
论文评审
南开管理评论、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International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等期刊审稿人。
英文学术论文
[1] Yan Shi, Bo Zou*, Jinyu Guo, Peinan Ji. Timepacing of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influence of goal clarity and autonomy.Technology in Society. 2022(Accepted
[2] Jinyu Guo; Lin Cui; Sunny Li Sun; Bo Zou*. How toinnovate continuously? Conceptualizing generative capability, Journal ofInnovation & Knowledge, 2022. (Accepted)
[3] Yongqing He, Bo Zou*,Jieyi Pan, Zhenxing Bu. HowCan the Traditional Service Industry Enterprises Realize the PlatformInnovation? An Exploratory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NankaiBusiness Review International, 2022(Accepted).
[4] Bo, Qingwen, Bo Zou, and Jinyu Guo.Multigenerational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industry: a qualitative study.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2022)online.
[5] Bo, Qingwen., Zou, Bo., Guo, Feng. Environmentalscanning perspectiv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risk andgovernment subsidy in innovation search process.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2022, 48(4):531-540.
[6] Shi, Y., Zou, B*., Yao, X. X., & Li, C. H. Dopositive reviews of a previousgeneration product benefit a nextgenerationproduct?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 2021, 20(6), 1617-1628.
[7] Shi Y, Zou B*, Santos R S. Dr. Jekyll and Mr.Hyde: How do academic entrepreneurs deal with identity conflict?[J]. Review ofManagerial Science, 2021, 15(8): 2165-2191.
[8] Li Y, Zou B*, Guo F, et al. Academic entrepreneurseffectuation logic, role innovation, and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20: 1-24.
[9] Guo F, Zou B*, Zhang X, et al. Financial slack andfirm performance of SMMEs in China: Moderating effects of government subsidiesand market-supporting institu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Economics, 2020, 223: 107530.
[10] Guo J, Zou B*, Zhang H, et al. Does strategicplanning help firms translate slack resources into better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2020, 26(4): 395-407.
[11] Feng Guo, Simon Lloyd D Restubog, Lin Cui, BoZou, Yoona Choi. What Determines the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of AcademicsNavigating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in the Hybrid Career of AcademicEntrepreneur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9, 112(June): 241-254.
[12] Bo Zou; Yanxia Li; Jinyu Guo; Feng Guo.Antecedents and outcome of entrepreneurial identification: the moderatingeffect of role orientation.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019, 46(4):541-551.
[13] Feng Guo; Bo Zou*; Jinyu Guo; Yan Shi; QingwenBo; Liangxing Shi .What determines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success? A socialidentity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19,15(3): 929-952.
[14] Zou B, Guo J, Guo F, et al. Who am I? Theinfluence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on academic entrepreneursrole conflict[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19,15(2): 363-384.
[15] Zou B, Guo F, Guo J.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breadth and depth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2019, 25(5): 764-782.
[16] Sun S L, Zou B*. Generative capability[J]. IEEE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8, 66(4): 636-649.
[17] Sunny Li Sun, Bo Zou* .Leveraging currentinnovation for the future: understanding generative capability. IEEE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 2018, 46(4):46-50.
[18] Bo Zou, Feng Guo, Michael Song. Elastic andplastic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firms.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Systems, 2017, 117(1): 198-212.
[19] Zou B, Guo F, Guo J. Absorptive capacit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duct life cycle: a system dynamics model[J].SpringerPlus, 2016, 5(1): 1-25.
[20] Ying Ji, Tienan Wang, Mark Goh, Yong Zhou, BoZou. The worst-case discounted regret portfolio optimization problem. Applied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14, 239: 310-319.
[21] Leijun Li, Bo Zou, Qinghua Hu, Xiangqian Wu,Daren Yu. Dynamic classifier ensemble using classification confidence.Neurocomputing, 2013, 99: 581-591.
[22] Tianhua Song, Guang Yu, Chunsheng Shi, MingyangWang, Bo Zou.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of hybrid rice breedingbased on patent citation networks,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Sciences, 2012, 4(14): 304-311.
中文学术论文
[1] 武红玉,邹波,潘大鹏,郭津毓.靠近竞争者是助力还是阻力:后发企业追赶路径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22,36(3):18-27.
[2] 邹波,杨晓龙,董彩婷.基于大数据合作资产的数字经济场景化创新.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20(4):34-43.
[3] 何永清,邹波*,潘杰义,卜振兴.传统服务业企业如何实现平台创新?——一个探索性纵向案例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21,24(6),203-212.
[4] 邹波, 孙垠, 郭津毓, 郭峰. 可支配冗余、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 系统管理学报, 2020, 29(1): 41-48.
[5] 郭津毓, 邹波, 郭峰, 李艳霞. 企业微观行为对知识吸收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机理. 科研管理, 2020,41(4): 192-199.
[6] 郭峰, 邹波, 李艳霞, 武红玉. 基于社会身份认同的学术创业者身份悖论整合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9,31(2): 34-43.
[7] 邹波, 张巍, 王晨. 从个体吸收能力到组织吸收能力的演化.科研管理, 2019, 41(1): 32 - 41.
[8] 邹波, 武红玉, 郭峰, 李艳霞. 基于竞争者导向的再创能力形成及其对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39(12):81-93.
[9] 郭峰, 邹波, 郭津毓. 基于吸收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系统工程, 2018, 36(1): 91-101.
[10] 石岩, 邹波, 郭津毓, 郭峰. 组织危机调节组织目标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机理.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7, 22(2): 147-159.
[11] 郭峰, 邹波, 郭津毓, 董彩婷.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行为对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7, 38(3): 1-13.
[12] 邹波, 郭峰, 熊新, 张晓飞.企业广度与深度吸收能力的形成机理与效用. 科学学研究, 2015, 33(3): 156-163. (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3] 邹波, 郭津毓, 梁媛媛, 高晗. 半正式化组织中成员知识共享情境研究. 管理学报, 2015, 12(7): 1082-1087.
[14] 邹波, 郭峰, 郭津毓, 高晗. 市场波动下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动态演化.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8): 118-127.
[15] 邹波, 郭峰, 王晓红, 张巍. 三螺旋协同创新的机制与路径.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 29(7): 49-54. (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6] 邹波, 周文萱, 卜琳华. “三螺旋”创新协同效应理论分析.学术交流, 2013, (11): 111-114.
[17] 邹波, 于渤, 卜琳华.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作用机理——基于37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 科学学研究, 2012, (07): 1048-1055.
[18] 邹波, 孙垠. 三螺旋混成组织视阈下的科学知识生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102-105.
[19] 邹波, 于渤, 卜琳华. 校企知识转移网络中企业员工吸收能力研究. 科学学研究, 2011, 29(1): 106-111.
[20] 邹波, 张庆普, 孙锐. 基于个体行为与网络结构互动的知识团队成员吸收能力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1, 23(4): 19-28.
[21] 邹波, 于渤. 校企知识转移2-模网络中企业员工吸收能力测度与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363-389.
[22] 邹波, 于渤. 试论三螺旋创新模式.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 (5): 35-38.
[23] 邹波,于渤. 三螺旋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协同演化研究.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 (5): 35-38.
[24] 邹波, 于渤. 基于2-模网络的企业员工吸收能力测度与分析.哈工大学报(社科版), 2010, 12(4): 62-70.
[25] 邹波, 田金信, 张庆普.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绩效提升策略分析. 学术交流, 2009 (7): 116-118.
[26] 邹波, 张庆普. 田金信.企业知识团队的生成及知识创新的模型与机制. 科研管理, 2008, 29(2): 81-88.
[27] 邹波, 张庆普, 田金信.大学—产业—政府技术创新耗散结构形成机理分析.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 24(8): 47-51.
[28] 邹波, 田金信, 张庆普.面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校企知识转移过程与机制. 科学学研究.2008(增刊): 561-566.
[29] 邹波, 田金信, 张庆普. 基于知识类型分野的企业知识团队创新不确定性研究. 哈工大学报(社科版), 2008, 18(1): 117-120.
[30] 邹波, 宋要武, 岳会敏.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与商业的耦合互动.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6): 177-179.
学术著作
[1] 专著:邹波著.《校企知识转移与企业吸收能力》.科学出版社,2017
[2] 编著:王铁男,邹波编著.《企业战略管理》.科学出版社.2021
[3] 参著:王雅琳等著.《孵化—对东北农村的个案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 参著:张玉利等编著.《理解创业:情境、思维与行动》.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5] 参著:蓝海林等编著.《战略管理》.科学出版社,2022
[6] 参著:杨俊等编著.《创业研究前沿》.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
科研奖励
[1] 2019年美国管理学年会(AoM)最佳论文奖
[2] 2018年美国管理学年会(AoM)最佳论文奖
[3] 第十九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佳作奖
[4] 第十八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5] 第十七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6] 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2017年度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
[7] 天津市第六届行政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672049):基于再创能力的后发企业创新追赶机理:悖论整合视角,项目主持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202159):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装备制造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演化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项目主持人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1YJA630129):企业数字化产品创新过程中的悖论管理机制研究,项目主持人
[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2YJA630206):校企间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影响因素与动力模型研究,项目主持人
[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A1515011025):数字驱动的场景化创新:内涵、过程与作用机理,项目主持人
[6] 国防科工项目(JH20170531):中国航天高技术“军转民”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主持人
[7] 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QC2012C025):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演化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项目主持人
[8]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Z11D205):面向黑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研究,项目主持人
[9] 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LBH-Z09182):基于社会网络的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吸收能力研究,项目主持人
[10]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AUGA4120019812):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项目主持人
[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HIT.NSRIF.20092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项目主持人
[12] 黑龙江省统计局委托项目:经济新常态下我市企业自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项目主持人
[13] 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哈尔滨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营模式研究,项目主持人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基金:跨组织复杂产品系统开发中核心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演化机理研究,项目主持人
[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基于关系属性的校企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研究,项目主持人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基金:大学学科间知识共享与融合机制研究. 项目主持人
[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075):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理论构建与发展战略研究.主要参加人
[18]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6AZD006):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主要参加人
[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076):复合网络环境下创意团队创意过程中隐性知识转化与整合研究,主要参加人
[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01023):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网络构建、测量与演化,主要参加人
[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71841033):军民资源功能拓展路径及制度政策研究, 主要参加人
[22] 民用航天技术预先研究项目:在轨自主遥感卫星应用产品服务质量评价,主要参加人
[23] 国防科技工业技术项目:探月工程管理,主要参加人
[24] 企业委托项目: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产品平台创新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新系统开发项目,主要参加人
[25] 政府委托项目:黑龙江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调查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管理技能讲师|企业战略讲师|网络媒体讲师|营销服务讲师|职场技能讲师|人力资源讲师|党政爱国讲师|财税金融讲师|生产管理讲师|其他类讲师|内训课程|讲师列表|手机版|

讲师库 | 讲师列表 | 账号登录 | 立即注册 | 网站地图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698 | 京ICP备2024062795号-1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