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没有难找的讲师,职业讲师,商业讲师,培训师,讲师库-北京昭智教育

王曦英:非暴力沟通企业应用工作坊

[复制链接]
非暴力沟通企业应用工作坊
课程背景:
非暴力沟通作为经典的沟通技能风靡了很多年,可见非暴力沟通是一个经典的、被验证能解决问题的有效沟通模式,在国内也被广大企业内部管理者广泛学习,试图解决在沟通层面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企业层面上,随着新生代的员工不断涌现,企业内部过往的沟通、管理方法似乎有些“粗暴风格”,这种沟通模式应用在新生员工身上,产生了大量的负面效应,降低了管理效率,大大的增加了沟通和管理的成本,这也是普遍的管理者将眼光投入到了非暴力沟通的沟通技能上的原因,尝试能够解决管理现有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非暴力沟通课程多为toC教学,教学机构和教学者多是以解决个人问题为主的团体;另外,还有些标准教学机构标准学习时间为12天以上,学员掌握了工具,也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同时未必能够立刻应用到企业实际的问题处理上。
此《非暴力沟通企业应用版》,研发者有多年企业管理经验;针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困境和实际管理场景,重新设计课程:使用企业内部管理的案例;将原有比较难以掌握的内容简洁化、场景化、工具化;并且设计后续跟进环节,让企业能够用起来的非暴力沟通实操培训。使得学员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全掌握非暴力沟通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管理中的问题。
课程收益:
● 学会深层分析非暴力沟通的内在逻辑
● 精确的使用非暴力沟通词汇
● 提升个人情商,改善组织氛围
● 有利于上下级之间达成共同目标
● 能够使用非暴力沟通的语言模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 有利于部门之间减少的冲突,达成有效的人际互动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管理者,小班授课,每次不超过40人
课程方式:授课+互动体验+案例分享+场景应用+课后辅导
课程工具:
工具一:自我沟通模式调整表
工具二:感受需要表
工具三:情绪词汇表
工具四:课程关键内容练习手册
课程跟进和产出:
● 课后技能测试
● 企业实操应用的作业展示
● 课后作业评审
● 线上直播答疑2次,每次1小时
课程大纲
第一讲:非暴力沟通的“共情”能力的构建
一、常见的“暴力沟通”的模式
1. 教育
2. 批评
3. 难堪
4. “暴力沟通”的效果
二、非暴力沟通模式
1. 理解
2. 倾听
3. 互助
4. 提出要求
5. “非暴力沟通”的效果
三、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技能:共情力
1. 共情模式倾向的测试
2. 共情能力的构建和练习
四、为什么不能共情
1. 道德评判
2. 进行比较
3. 回避责任
4. 强人所难
第二讲:如何做到非暴力沟通
一、非暴力沟通的核心
1. 表达你想要的,而不是批评、指责
1)表达的步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2. 听懂对方的需求,而不先解读为批评、指责
1)聆听的步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二、关于观察
1. 说明事情时,表达“观察”而不是“评判”
2. 在工作中区分观察和评论,以及举例
练习:这些是观察还是评论?
三、关于感受
1. 正确的表达感受,可以更好的影响他人
2. 区分感受和想法以及工作举例
练习:这些是感受还是想法
四、关于需要
1. 感受的背后是需要
2. 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的实操
1)表达自己的步骤
2)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要求
3)企业内部管理中,如何对下属、他人提出改进意见
4)企业管理中,面对内部的扯皮事件,如何有效沟通
3. 如何听到他人感受背后的需求的实操
1)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的四种选择
a责备自己
b指责他人
c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d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2)如何恰当的理解他人感受背后的需要
练习:面对他人指责,我们如何回应对方的需要?
例如:你们这个月业绩怎么这么差
例如:你们某件事做的如何如何不好
五、关于需要
1. 清楚告诉对方:自己的需求
1)需求表达注意点
a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
b借助具体的描述
2. 清楚告知对方:自己想要得到的回应
练习:提出请求
第三讲:非暴力沟通的企业内部实操练习
一、如何倾听
1. 倾听误区: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
2. 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
3. 体会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二、愤怒时怎么表达
1. 生气时,批评和批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
2. 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愿望得到满足
3.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1)停下来,
2)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3)体会自己的需要
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练习:工作中向他人表达要求的案例实操练习
练习:工作中面对他人指责的案例实操练习

管理技能讲师|企业战略讲师|网络媒体讲师|营销服务讲师|职场技能讲师|人力资源讲师|党政爱国讲师|财税金融讲师|生产管理讲师|其他类讲师|内训课程|讲师列表|手机版|

讲师库 | 讲师列表 | 账号登录 | 立即注册 | 网站地图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698 | 京ICP备2024062795号-1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