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团校   学习经历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 清华大学历史系出站博士后   主要研究领域 为中国哲学史与思想史、中国美学史、美育与当代青年的精神素养,先秦哲学、魏晋玄学、佛教哲学、明清及近现代思想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领域   学术成果 l  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青年)“清中叶儒学新义理的哲学研究” l  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近现代礼乐观变迁研究”在《文艺研究》《孔子研究》《鹅湖月刊》(台湾)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l  编著《本来美即未来美》一书。     主讲课题 1-弘扬与传承中华美学精神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若干问题 3-《庄子》及庄子的智慧 4-王阳明的心学及其人生智慧 5-美育与青少年精神素养   校内主讲课程   主体班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若干问题;   研究生课程:早期道家哲学研究、汉唐哲学研究、魏晋玄学、中国哲学原著选读、美育与人生修养     学术背景   2009年9月-2013年6月,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 汉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3年9月-2016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美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2016年9月-2019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美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荣誉奖励   1.2017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2018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3.2019年“大成国学基金博士生奖学金”     主要课题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资助“中国近现代礼乐观变迁研究”(2020M670372);2020年7月-2021年7月      科研成果   论文   1.《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美学问题》,《文艺研究》(CSSCI)2017年第11期;《哲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18年第1期;    2.《儒家哲学视域下的周代丧礼“禁乐”研究》,《孔子研究》(CSSCI)2019年第2期。    3.《中国早期丧仪对悲感的审美表达》,《人文杂志》(CSSCI)2017年第3期。     4.《再论中国美学史的发端问题》,《文艺争鸣》(CSSCI)2016年12期;《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3期。    5.《传统礼乐的美学重构——以朱光潜和宗白华为例》,《郑州大学学报》(CSSCI)第2期;    6.传统礼乐一体性之美学重构的三个维度》,《中国美学》(CSSCI集刊)第10辑    7.《在传统礼乐的批判之外——王光祈礼乐思想探微》,《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中文核心),2021年第2期;    8.《历史、观念和政治——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路径转变》,《艺术学研究》2021年第1期;    9.《新生活运动中的礼乐维度》,《问哲期刊》(台湾),2021年第十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