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新生代员工
课程背景: 激励是商业时代优秀管理者、领导者的基本功。中国职场角色主力军经历了70后、80后、90后,而国际通用的方法是:X时代(1965-1979年出生的人)、Y时代(1980-1994年出生的人)、Z时代(1995-2009年出生的人),他们生存的环境差异很大,个性特点和需求点差异更大。某些企业家/经理人善于激励X时代、Y时代的员工,未必善于激励Z时代的新人——新生代员工。 现在,新生代员工(包括95后,00后。此处指00后)大学毕业,还是上班了。他们陆陆续续地成为新人,成为同事,甚至成为你的老板。经理们毕业学会与00后打交道。然而并不容易,甚至连他们说的话,都听不懂。那谈何激励呢? 本课程帮助企业家与经理人认知与激励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建立激励的系统思考,提升激励技能,激发团队潜能,赢得未来,创造惊人业绩!
课程收益: 1.认知新生代员工的特点,以及心目中的理想品质。 2.经理人自我改善,提升人格魅力,赢得员工信任。 3.平衡内外激励因素,更多挖掘工作中(内在)激励因素。 4.营造良好团队文化,及时反馈,赋能员工,提高员工敬业度。 5.识别员工成熟度,实施情景化、个性化性的激励。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各层级经理人 课程方式:视频+案例教学+实战演练+情境模拟+小组讨论 课程模型: 课程工具: 工具1:Q12测评 工具2:STAR与STAR/AR反馈 工具3:DISC测评
课程大纲 第一讲:认知新生代员工 一、新生代员工个体养成 1. 社会因素:互联网一代 2. 经济因素:独生子女一代 3. 个人因素:我权主义一代 4. 教育因素:素质教育一代 二、新生代员工特点 1. 真实(真诚&任性) 2. 追优(成长&固执) 3. 灵敏(急躁&敏捷) 4. 感性(感受&情绪) 三、离职因素分析(前三) 1. 薪资不满意 2. 团队氛围差 3. 没有成长 四、理想领导品质“画像” 1. 亲和力 2. 能力强 3. 指导支持 4. 责任心 5. 真诚 6. 公平 小结:本讲主要解决—— 1)认知新生代员工成长环境、特点及激励因素 2)理解新生代员工能对于领导理想品质的期待
第二讲:建立信任关系
1. 信任的重要性
2. 组织内信任的五种状态 3. 信任的内涵:人格+能力 4. 建立你的人格魅力 1)什么是人格魅力 2)建立你的人格魅力 3)管理压力之下的言行 5. 表现与发展你的能力 6. 损害信任的行为 小结:本讲主要解决—— 1)与团队成员建立信任 2)体现与发展自身能力 3)修复团队信任
第三讲:平衡内外部激励因素 一、做好薪酬激励 1. 薪酬激励依然重要 2. 支付薪酬的要点 1)内部公平与外部公平 2)薪酬高于平均水平 3)考核评价衡量因素要广 3. 薪酬激励的情境管理 1)机械劳动的激励 2)非机械劳动的激励 二、挖掘内部激励因素 1. 自主权 2. 掌控力 3. 目的 三、塑造工作 1. “加法” 2. “减法” 3. “重组法” 小结:本讲主要解决—— 1)重视并用好薪酬激励 2)挖掘工作中内部激励因素
第四讲:营造良好环境 一、与敬业度相关的三个维度 1. 敬业度 2. 授予度(组织与上级支持度) 3. 活力度 二、新生代员工比想象的更敬业 情境:下班后工作信息的处理态度 1. 80后比例 2. 90后比例 3. 95后比例 三、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氛围 1. 盖洛普路径 2. 营造良好氛围:Q12测评 3. Q12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4. 发现你的短板与改善 小结:本讲主要解决—— 1)理解敬业度的含义 2)应用Q12,营造更好的组织/团队氛围
第五讲:给予反馈与赞赏 一、给予有效反馈 1. 反馈的重要性 2. 管理者为什么较少给予反馈 3. 有效反馈的原则 1)建立公正的程序 2)了解事实 3)把握反馈时机 4)专注于行为改变 4. 反馈的类型与话术 1)正面反馈:STAR 2)发展型反馈:STAR/AR 二、表达赞赏与认可 1. 赞赏员工是最佳的激励方法 2. 经理人为何较少赞赏员工 1)认知误区 2)文化影响 3)缺乏技能 4)缺乏意愿 3. 赞赏员工的技巧 1)赞赏员工的要点 2)赞赏四个步骤 3)赞赏与表彰结合 4)赞赏应用的要点 小结:本讲主要解决—— 1)给员工提供正面反馈与发展型反馈 2)抓住时机,对员工表达赞赏与认可
第六讲:实施针对性激励 一、激励情境化激励 1. 正在初学阶段 2. 积累了经验仍在学习 3. 有经验但信心不足 4. 有经验且信心十足 二、激励个性化激励 1. 性格测评——DISC工具 2. 激励不同性格员工 1)主导型性格特点及激励 2)社交型性格特点及激励 3)稳重型性格特点及激励 4)分析型性格特点及激励 三、激励问题员工 1. 激励问题员工步骤 2. 管理不易相处的员工 小结:本讲主要解决—— 1)激励不同成熟度员工 2)激励不同性格员工 3)激励问题员工
课程总结与行动计划(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