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人才走向管理骨干实战研修 主讲:张四华 课程收益: 1、真正的认识作为管理者的基本作用和功能 2、掌握管理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理念 3、掌握从技术走向管理经常遇到的问题 4、了解从技术走向管理的几个习惯 5、作为管理者的沟通能力提升 6、学会管理者常用的一些核心管理技能 7、学会管理者必备的一些管理表单和要求 课程形式:讲授法,现场操作法、演练法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 目前企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剖析 ◇ 技术人员的性格决定的问题 1、技术人员,大部分是事无巨细的人 2、技术人员喜欢单打独斗 3、习惯听从安排,而非自己进行计划 4、语言沟通能力较弱 5、不能清楚到认识到团队的利益和作用 ◇ 企业的制度决定的问题 1、大部分企业都重技术而不重视管理 2、企业晋升考核,仅考核技术类的能力,而管理的能力都是靠晋升完成培养 3、技术来培养周期短,而管理类人才培养周期长 4、“短期效益”导致的内部人员结构问题 ◇ 目前的现状表现 1、领导忙,而员工清闲,部门效率低 2、不知如何给员工分配任务,导致部门人员抱怨 3、重哥们义气,执行力差 4、经常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企业的一些行为 5、身心疲惫,恶性循环
第二单元 管理者角色的认知 ◇ 企业经营的直接执行者 1、企业经营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中层带领员工进行 2、战略制定需要中层的有效执行 3、经营方针需要高层协助完成 4、具体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层“搞定” ◇ 企业发展的“顶梁柱” 1、企业的中层就如同企业发展的柱子 2、企业的每个部门主管承担者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 3、部门间的合作,有靠中层的积极配合 4、问题解决的终结者 ◇ 管理者是企业战术决策的制定者 1、所有战略都需要中层的解读 2、具体的战术决策需要中层的制定 ◇ 技术和人员的双重层管理 1、一般中层多是很多技术高手 2、同时又是及时多面手 3、尤其是在制造企业,晋升的前提是技术优秀 4、又要进行部门内部的管理 5、部门间的工作协调 ◇ 基层和高层沟通的桥梁 1、上传下达 2、某职能部门的最高长官 3、替老板干活,为员工说话
第三单元 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几种习惯 ◇ 管理者自我时间管理 1、认识规避时间黑洞 2、寻找高效时间段(表单工具) 3、工作日志的撰写(表单工具) 4、突发事件的管理 5、办公室5S的管理 ◇ 结果思维导向 1、什么是结果 2、衡量结果的三大标准 3、为何要是结果 4、建立结果思维(表单工具) ◇ 客户导向意识建立 1、认识客户价值 2、为何要做客户价值 3、怎么做客户价值(表单工具) ◇ 压力调解能力 1、认识压力 2、技术到管理的压力来源 3、自我压力管理 ◇ 100%责任意识建立 1、责任概论 2、何为100%责任 3、让100%责任成为一种习惯 ◇ 团队意识建立 1、团队的概念和作用 2、卓越团队应该具有特点 3、管理自我团队
第四单元 管理者的类型和沟通技能 ◇ 管理者的类型 1、生产技术性 2、盲目执行性 3、大撒把型 4、劳动模范型 5、哥们义气性 ◇ 新晋升管理者常见的沟通误区 1、自我加压,沟通不顺畅 2、不会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3、报告撰写能力较差 4、EQ相对低 ◇ 和上级沟通的艺术 1、给老板选择题,让老板履行自己的权利 2、学会书面沟通 3、换位思考进行沟通 4、中国式沟通 ◇ 平级沟通的要求 1、平等对话的原则 2、岗位职责依据的原则 3、和平共处 4、多说行内话 ◇ 下属沟通的方法 1、小游戏“猜名人人名(一种沟通方式的介绍) 2、言必行,行必过 3、刚柔并进的管理模式 4、公平,公正很关键
第五单元 管理者的核心技能管理 ◇ 目标的分解和计划的制定 1、企业的战略制定 2、企业目标的分解 3、各部门目标的确认 4、部门计划的制定原则SMART原则 ◇ 任务的分配 1、员工能力的认知 2、匹配岗位分配任务 3、量化管理 4、KPI管理 ◇ 管理者对全局和资源的掌控能力 1、管理者拥有较多咨询支配权 2、全局意识的建立 3、资源分配组合 ◇ 员工管理和激励能力 1、工作的协调能力 2、员工心理的把控 3、用“心”管理常 4、常见激励原理 5、常用激励手法 ◇ 做好自我生涯规划 1、调整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 2、发挥技术背景优势 3、调整心态,接受挑战 4、适当读一些管理方面的书籍
第六单元 管理者的现场沟通辅导能力 ◇ 现场辅导的时机确定 1、新工作岗位胜任的时候 2、调换到新岗位 3、休长假回来进行 4、新技术,新知识引进时 5、对于现有工作流程大家有不同看法时 6、一定周期以后,一般为一年时间 ◇ 企业常见的三阶培训 1、公司级培训及辅导 2、部门级培训及辅导 3、现场级培训及辅导 ◇ 常见的现场辅导的四步骤 1、讲给他听 2、他讲给你听 3、做给他看 4、由他做给你看,遵循PDCA原则 ◇ 现场技术讨论会 1、何为现场技术研讨会 2、技术研讨会的组织的意义 3、现场研讨会组织的注意事项 4、现场研讨会的有效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