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演化:实现组织效能的六个阶梯 (6课时) 一、课程综述 本课程是清华总裁班的品牌课程。用一句话描述本课程,是“知行合一,看清管理全貌,规划企业发展”。 二、课程导言 1. 科学——在自然界,管理是古老的生物实践,狼群打猎、雁群迁徙,都离不开管理。在人类社会,管理学是年轻的科学。1911年,泰勒出版了著作《科学管理原理》,那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2. 层次——管理学诞生后,一直在演化。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核心是作业管理,随后,管理学通过吸收整合,发展出五个新层次,即岗位、流程、结构、机制、文化(见下图)。 三、课程收益 1. 视野——管理者看管理,会受日常事务的影响,不容易看到全貌。这种现象,就像苏东坡诗中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习本课程,能让管理者跳出局限、全面认识管理。 2. 路径——管理者想改善管理,通常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这种现象,类似俗话说的,“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学习本课程,能让管理者透过纷繁的表象,发现改善管理的路径。 四、内容目录 前言 关于管理:怎样全面理解管理 (0.5课时) 第一章 作业管理:怎样提高个人效率 (0.5课时) 第二章 岗位管理:怎样提高团队效率 (1课时) 第三章 流程管理:怎样提高项目效率 (1课时) 第四章 结构管理:怎样实现系统协调 (1课时) 第五章 机制管理:怎样实现战略统筹 (1课时) 第六章 文化管理:怎样实现基业常青(1课时) 五、课程进度 上午 9:00——12:00 前言 关于管理:怎样全面理解管理(0.5课时) 第一章 作业管理:怎样提高个人效率(0.5课时) 第二章 岗位管理:怎样提高团队效率(1课时) 第三章 流程管理:怎样提高项目效率(1课时) 下午 13:30——17:30 第四章 结构管理:怎样实现系统协调 (1课时) 第五章 机制管理:怎样实现战略统筹 (1课时) 第六章 文化管理:怎样实现基业常青 (1课时) 六、目标学员 成熟企业的中高层经理、新兴公司的创始团队、中型民营企业的决策者 七、课堂小组练习 小组练习1:模拟,怎样改善技能——工作程序的分析提取 小组练习2:模拟,怎样设计岗位——岗位任务的分类重组 小组练习3:模拟,怎样改善流程——流程缺陷的定位改善 小组练习4:模拟,怎样调整结构——组织结构的效能分析 八、课程大纲 前言 关于管理:全面理解管理 本章要解答的问题:古代组织和现代企业,它们有哪里不同? 一 衡量管理的两个标准 1. 效果:做正确的事,提高经营水平,增加收入 2. 效率:正确地做事,提高运营水平,降低成本 二 管理的演化过程 1. 作业管理:把作业分解为动作,泰勒,1911年 2. 岗位管理:把任务分解为作业,法约尔,1916年 3. 流程管理:把项目分解为任务,福特,1913年 4. 结构管理:把项目整合为战略,斯隆,1946年 5. 机制管理:把战略整合为系统,毛奇,1858年 6. 文化管理:把系统整合为趋势,霍夫斯泰德,1972年 Ø 本章的教学目标:让学员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第一章 作业管理:怎样提高个人效率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主管如何帮助员工改善绩效 一 作业管理的起源,1911年,泰勒提出科学管理原理 二 作业管理的基础技术 1. 时间分析:分析技能的时间效率 2. 动作分析:分析动作的成果效率 三 提高个人效率的手段 1. 时间分析:什么方法最省时 2. 动作分析:什么方法最省力 四 动作/时间分析的成果 1. 主管职责:改善工作行为、提高员工绩效 2. 操作程序:应用,把最优工作法行为化 l 小组练习1:模拟,怎样改善技能——工作程序的分析提取 Ø 本章的教学目标:了解提高个人效率的工具和方法。 第二章 岗位管理:怎样提高团队效率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经理如何帮助团队降低工作难度 一 岗位管理的起源,1916年,法约尔提出岗位管理 二 岗位效率的障碍 1. 客观障碍:任务对能力的要求过高 2. 主观障碍:员工的能力发展有局限 三 提高岗位效率的手段 1. 岗位设计:通过技能互补,降低岗位的能力要求 2. 岗位轮换:通过技能丰富,拓宽员工的能力边界 四 岗位管理的成果 1. 经理职责:设计工作岗位、提高部门绩效 2. 效率提升:提升团队工作效率 l 小组练习2:模拟,怎样设计岗位——岗位任务的分类重组 Ø 本章的教学目标:了解提高团队效率的工具和方法。 第三章 流程管理:怎样提高项目效率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总监如何帮助各部门改善协作 一 流程管理的起源,1913年,福特公司发明装配流水线 二 流程效率的障碍 1. 客观障碍:流程的质量低,类似没有好的菜谱 2. 主观障碍:执行的质量低,类似没有好的厨师 三 改善流程的方法 1. 改善流程质量:优化流程的各个因素 2. 改善执行质量:优化个人的交付成果 四 流程管理的成果 1. 总监职责:优化运营流程,提高项目绩效 2. 项目改善:消除流程运行缺陷 l 小组练习3:模拟,怎样改善流程——流程缺陷的定位改善 Ø 本章教学目标:了解改善流程效率的工具和方法。 第四章 结构管理:怎样实现系统协调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CEO如何让各个部门的目标一致 一 结构管理的起源,1946年,通用汽车公司确定联邦分权制的组织结构 二 组织结构的效果障碍 1. 客观障碍:结构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例如,农庄吃大锅饭 2. 主观障碍:结构与个人理解不一致,例如,等级的身份化 三 优化结构的方法 1. 类型分析:分析组织结构的类型 2. 功能分析:分析组织结构的功能 四 结构管理的成果 1. CEO职责:调整组织结构、改善组织绩效 2. 结构优化:基于目标的结构调整 l 小组练习4:模拟,怎样调整结构——组织结构的效能分析 Ø 本章教学目标:了解调整组织结构的工具和方法。 第五章 机制管理:怎样实现战略统筹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董事会如何让公司跨越经济周期 一 机制管理的起源 1. 源头:1801年,贝蒂埃组建法军的参谋处 2. 改善:1858年,毛奇领导普鲁士总参谋部 二 组织机制效果的障碍 1. 客观障碍:决策过度集中,机制无法系统化 2. 主观障碍:高层事必躬亲,机制无法常态化 三 机制改善的方法 1. 后台支持:董事会专业委员会 2. 平行支持:跨职能的平行小组 四 机制管理的成果 1. 董事职责:规划管理机制,改善长期绩效 2. 系统规划:公司能拓宽个人视野 Ø 本章教学目标:了解组织机制优化的工具和方法。 第六章 文化管理:怎样实现基业常青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创始人如何为公司注入基业常青的基因 一 文化管理的起源,1972年,霍夫斯泰德提出企业文化的五个维度 二 企业文化的效果障碍 1. 客观障碍:文化不适应环境 2. 主观障碍:员工不理解文化 三 文化优化的方法 1. 理念排序:文化理念的顺序排列 2. 范式转化:理念行为的提取固化 四 文化管理的成果 1. 创始人职责:塑造企业文化,保证基业常青 2. 代际传承:文化顺应社会趋势 Ø 本章教学目标:了解企业文化重塑的工具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