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没有难找的讲师,职业讲师,商业讲师,培训师,讲师库-北京昭智教育

刘向明:管理的演化:实现组织效能的六个阶梯

[复制链接]

          刘向明老师主页

管理的演化:实现组织效能的六个阶梯
(6课时)
一、课程综述
本课程是清华总裁班的品牌课程。用一句话描述本课程,是“知行合一,看清管理全貌,规划企业发展”。
二、课程导言
1.  科学——在自然界,管理是古老的生物实践,狼群打猎、雁群迁徙,都离不开管理。在人类社会,管理学是年轻的科学。1911年,泰勒出版了著作《科学管理原理》,那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2.  层次——管理学诞生后,一直在演化。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核心是作业管理,随后,管理学通过吸收整合,发展出五个新层次,即岗位、流程、结构、机制、文化(见下图)。
                              
三、课程收益
1.  视野——管理者看管理,会受日常事务的影响,不容易看到全貌。这种现象,就像苏东坡诗中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习本课程,能让管理者跳出局限、全面认识管理。
2.  路径——管理者想改善管理,通常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这种现象,类似俗话说的,“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学习本课程,能让管理者透过纷繁的表象,发现改善管理的路径。
四、内容目录
前言   关于管理:怎样全面理解管理 (0.5课时)
第一章 作业管理:怎样提高个人效率 (0.5课时)
第二章 岗位管理:怎样提高团队效率 (1课时)
第三章 流程管理:怎样提高项目效率 (1课时)
第四章 结构管理:怎样实现系统协调 (1课时)
第五章 机制管理:怎样实现战略统筹 (1课时)
第六章 文化管理:怎样实现基业常青(1课时)
五、课程进度
上午 9:00——12:00
前言   关于管理:怎样全面理解管理(0.5课时)
第一章 作业管理:怎样提高个人效率(0.5课时)
第二章 岗位管理:怎样提高团队效率(1课时)
第三章 流程管理:怎样提高项目效率(1课时)
下午 13:30——17:30
第四章 结构管理:怎样实现系统协调 (1课时)
第五章 机制管理:怎样实现战略统筹 (1课时)
第六章 文化管理:怎样实现基业常青 (1课时)
六、目标学员
成熟企业的中高层经理、新兴公司的创始团队、中型民营企业的决策者
七、课堂小组练习
小组练习1:模拟,怎样改善技能——工作程序的分析提取
小组练习2:模拟,怎样设计岗位——岗位任务的分类重组
小组练习3:模拟,怎样改善流程——流程缺陷的定位改善
小组练习4:模拟,怎样调整结构——组织结构的效能分析
八、课程大纲
前言 关于管理:全面理解管理
本章要解答的问题:古代组织和现代企业,它们有哪里不同?
一 衡量管理的两个标准
1.  效果:做正确的事,提高经营水平,增加收入
2.  效率:正确地做事,提高运营水平,降低成本
二 管理的演化过程
1.  作业管理:把作业分解为动作,泰勒,1911年
2.  岗位管理:把任务分解为作业,法约尔,1916年
3.  流程管理:把项目分解为任务,福特,1913年
4.  结构管理:把项目整合为战略,斯隆,1946年
5.  机制管理:把战略整合为系统,毛奇,1858年
6.  文化管理:把系统整合为趋势,霍夫斯泰德,1972年
Ø  本章的教学目标:让学员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第一章 作业管理:怎样提高个人效率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主管如何帮助员工改善绩效
一 作业管理的起源,1911年,泰勒提出科学管理原理
二 作业管理的基础技术
1.  时间分析:分析技能的时间效率
2.  动作分析:分析动作的成果效率
三 提高个人效率的手段
1.  时间分析:什么方法最省时
2.  动作分析:什么方法最省力
四 动作/时间分析的成果
1.  主管职责:改善工作行为、提高员工绩效
2.  操作程序:应用,把最优工作法行为化
l  小组练习1:模拟,怎样改善技能——工作程序的分析提取
Ø  本章的教学目标:了解提高个人效率的工具和方法。
第二章 岗位管理:怎样提高团队效率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经理如何帮助团队降低工作难度
一 岗位管理的起源,1916年,法约尔提出岗位管理
二 岗位效率的障碍
1.  客观障碍:任务对能力的要求过高
2.  主观障碍:员工的能力发展有局限
三 提高岗位效率的手段
1.  岗位设计:通过技能互补,降低岗位的能力要求
2.  岗位轮换:通过技能丰富,拓宽员工的能力边界
四 岗位管理的成果
1.  经理职责:设计工作岗位、提高部门绩效
2.  效率提升:提升团队工作效率
l  小组练习2:模拟,怎样设计岗位——岗位任务的分类重组
Ø  本章的教学目标:了解提高团队效率的工具和方法。
第三章 流程管理:怎样提高项目效率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总监如何帮助各部门改善协作
一 流程管理的起源,1913年,福特公司发明装配流水线
二 流程效率的障碍
1.  客观障碍:流程的质量低,类似没有好的菜谱
2.  主观障碍:执行的质量低,类似没有好的厨师
三 改善流程的方法
1.  改善流程质量:优化流程的各个因素
2.  改善执行质量:优化个人的交付成果
四 流程管理的成果
1.  总监职责:优化运营流程,提高项目绩效
2.  项目改善:消除流程运行缺陷
l  小组练习3:模拟,怎样改善流程——流程缺陷的定位改善
Ø 本章教学目标:了解改善流程效率的工具和方法。
第四章 结构管理:怎样实现系统协调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CEO如何让各个部门的目标一致
一 结构管理的起源,1946年,通用汽车公司确定联邦分权制的组织结构
二 组织结构的效果障碍
1.  客观障碍:结构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例如,农庄吃大锅饭
2.  主观障碍:结构与个人理解不一致,例如,等级的身份化
三 优化结构的方法
1.  类型分析:分析组织结构的类型
2.  功能分析:分析组织结构的功能
四 结构管理的成果
1.  CEO职责:调整组织结构、改善组织绩效
2.  结构优化:基于目标的结构调整
l  小组练习4:模拟,怎样调整结构——组织结构的效能分析
Ø  本章教学目标:了解调整组织结构的工具和方法。
第五章 机制管理:怎样实现战略统筹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董事会如何让公司跨越经济周期
一 机制管理的起源
1.   源头:1801年,贝蒂埃组建法军的参谋处
2.   改善:1858年,毛奇领导普鲁士总参谋部
二 组织机制效果的障碍
1.  客观障碍:决策过度集中,机制无法系统化
2.  主观障碍:高层事必躬亲,机制无法常态化
三 机制改善的方法
1.  后台支持:董事会专业委员会
2.  平行支持:跨职能的平行小组
四 机制管理的成果
1.  董事职责:规划管理机制,改善长期绩效
2.  系统规划:公司能拓宽个人视野
Ø  本章教学目标:了解组织机制优化的工具和方法。
第六章 文化管理:怎样实现基业常青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创始人如何为公司注入基业常青的基因
一 文化管理的起源,1972年,霍夫斯泰德提出企业文化的五个维度
二 企业文化的效果障碍
1.  客观障碍:文化不适应环境
2.  主观障碍:员工不理解文化
三 文化优化的方法
1.  理念排序:文化理念的顺序排列
2.  范式转化:理念行为的提取固化
四 文化管理的成果
1.  创始人职责:塑造企业文化,保证基业常青
2.  代际传承:文化顺应社会趋势
Ø  本章教学目标:了解企业文化重塑的工具和方法。

使用道具

管理技能讲师|企业战略讲师|新媒体讲师|营销服务讲师|职场技能讲师|人力资源讲师|党政爱国讲师|财税金融讲师|生产管理讲师|其他类讲师|内训课程|讲师列表|公开课|

讲师库 | 讲师列表 | 账号登录 | 立即注册 | 网站地图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698 | 京ICP备2024062795号-1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