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解读 【课程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监督管理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全面监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有关规定,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关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规定散见于各行业领域法律法规文件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中,国家层面没有对处分的种类及其适用、处分的程序等作出专门规定。 2024年5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781号国务院令,公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 【课程收益】 使学员全面了解《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 【课程对象】政府、相关企业中高层人员 【课程时长】1天 【课程大纲】 一、《条例》出台背景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 2、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全面监督 3、没有对处分的种类及其适用、处分的程序等作出专门规定 4、必要制定一部行政法规,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监督制约机制 二、制定《条例》总体思路 1、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2、坚持依法处分原则 3、坚持问题导向原则 三、《条例》出台主要内容 1、《条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如何界定? 2、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包括哪些? 3、处分的种类有哪些,与政务处分有什么区别? 4、《条例》规定了哪些违法行为?有何考虑? 5、《条例》对处分程序作了哪些规定? 6、被处分人对处分决定不服的,有何救济途径? 7、《条例》对建立健全处分工作监督制约机制作了哪些规定? 8、《条例》如何在严格约束的同时保护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1、总则 2、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3、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4、处分的程序 5、复核、申诉 6、法律责任 7、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