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高效管理系列课程 ——目标与计划管理 主讲:丁成举 【课程背景】 目标是战略的载体,是工作的起点,是前进的灯塔。目标管理是最经典的管理理论之一,只要涉及到管理,就离不开目标管理,德鲁克说:“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制定目标对下属进行管理,当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部门以及个人的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实施目标管理的真正的目的就是促进员工的自我管理,提升企业持续不断的迎接一个个新目标的能力。然而,能真正行之有效对目标执行到位的管理企业非常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u 不了解目标制定的逻辑 u 缺乏目标计划管理意识,目标达成率整体不高 u 不知道如何开展目标计划管理,内心不太愿意接受这种管理方式 u 目标指标设定不知道如何找,写不具体,不愿意写的太清晰 u 整天在忙碌却工作业绩不明显,执行效果不明显 u 工作中管理者缺乏主动辅导目标达成,员工缺乏执行达成目标的方法 本课程从目标与计划管理的底层逻辑出发,运用时空理论、结合案例实践和方法工具,让学员充分理解和掌握如何设定目标、如何分解目标、如何有效执行达成目标。从而提升目标与计划管理水平,实现组织效能的不断提升。 【课程收益】 Ø 明确目标与执行的重要性,学会目标与执行经典管理方式 Ø 掌握目标制定与计划执行的有效方法和工具 Ø 能够有效分解总目标至每个岗位,且分解相对合理 Ø 懂得挖掘阻碍目标达成的问题,并解决提升完成率 Ø 学会执行方法,提升执行意识与能力,创造好结果 【课程特色】系统,体系完整;科学,逻辑清晰;实战,学之能用;投入,案例精彩 【课程对象】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及骨干员工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 目标与经营管理的关系 1、 企业生命周期四段论 2、 企业经营业务持续升级策略 3、 企业持续成长的核心 4、 企业在经营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管理水平有不同的要求 5、 企业运营管理逻辑框架与逻辑图 第二讲 目标设定的底层逻辑 1、 广义的组织目标管理体系 2、 目标与指标、任务、职责的区别 3、 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4、 目标一致理论:F=Fmax*COSθ 5、 目标管理五要素 6、 目标设定的三个维度 7、 目标设定的程序 8、 目标设定的原则 9、 部署为什么不愿意设定目标呢? 方法/工具:如何应对员工的低目标? 第三讲 综合分析与目标设定 1、 外部分析:机会、威胁、行业、区域、产品 2、 内部分析:优势、劣势、资源、能力 3、 标杆/对手分析 4、 从综合分析到战略目标制定 5、 从战略解码到组织协同 6、 从组织协同到经营计划制定 方法/工具:PEST、五力模型、SWOT、波士顿矩阵 案例/研讨:某企业战略目标制定案例解析 第四讲 目标分解与固化 1、 化整为零 2、 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模型 3、 企业目标为什么不能有效转化为个人目标? 4、 目标分解流程 方法/工具:目标的空间分解法 方法/工具:目标的时间分解法 5、 目标的分解的核心输出——目标责任书 案例/研讨:某企业目标分解案例解析 第五讲 工作计划编制与分解 1、 目标计划的重要性 2、 一份好的工作计划长什么样子 3、 做不出好计划的两大障碍 方法/工具:计划制定“五步成诗”法 4、 理顺“企业目标、企业计划、部门目标、部门计划、岗位目标、岗位计划”的关系 方法/工具:工作计划空间分解法 方法/工具:工作计划时间分解法 第六讲 计划执行与监控辅导 1、 用项目管理的理念来执行计划 2、 目标达成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中的主要内容 3、 目标计划执行过程中,管理者要做好六个角色 4、 目标计划考核 5、 高效会议管理推动目标与计划的有效达成 课程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