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景化领导力:战略&组织&人》 【课程背景】 领导力的本质是 “通过组织系统实现战略目标”,中高层管理者面临的核心挑战已从“执行效率”升级为“战略-组织-人才”的系统协同。然而现实常陷入三大困局: l 问题1--战略层:各层级目标割裂、战略解码不足,目标共识弱; l 问题2--组织层:跨部门壁垒加剧、流程冗余,资源内耗严重; l 问题3--人才层:人才梯队断层、激励失效,组织活力不足。 【课程收益】 l 收益1:角色清晰--从执行者到赋能者,从指令者到影响者和引领者; l 收益2:目标导向--关注目标拆解与流程优化,战略解码与组织对齐; l 收益3:团队赋能--员工辅导与即时激励,人才梯队建设与文化塑造; l 收益4:沟通协同--沟通技巧与情绪管理,跨部资源整合与组织设计。 【课程特色】 l 痛点聚焦:直击中高层领导力核心问题,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 l 工具实战:核心知识点均配套即学即用的管理工具; l 场景还原:用真实案例剖析,贴合实际场景。 【课程对象】 中高层管理者,高管团队,中层骨干 【课程时长】 1-2天(6小时) 【课程大纲】
一、课程导入: 1、领导者角色认知: 互动交流:一个领导者的角色为何? 领导者角色定位:从执行者到赋能者、从指令者到影响者 2、领导者工作场景: 互动交流:一个领导者的日常工作? 工作核心场景:战略解码,流程梳理、团队辅导激励、组织沟通协同…… 3、课程大纲: 场景化领导力:战略共识(统一语言)、组织共能(能力支撑)、团队共振(激活个体) 二、战略共识 (统一语言) 1、目标衰减定律: 1)任务体验:“驿站传书”游戏挑战 2)事实验证:信息每传递一层,理解偏差增加30%,执行效率下降 案例:互联网“用户增长”战略——从“拉新”到“注册量”再到“刷单”? 2、目标制定策略: 1)战略解读:需通过“三问”检验(为什么打?打赢的标准?输了的后果?) 2)科学制定:清晰量化,模糊目标无法计划;要写下来,尽可能高些让更多人知道 案例:目标“提升用户留存”=“优化推荐算法”(技术部)和“增加高频功能”(产品部) 案例:我想买套房…;我想多赚点钱…;用“战功语言”定义战略目标 3、目标拆解工具: 1)OGSM工具:目的-目标-策略-衡量 ——将战略翻译为部门动作 2)SEEL目标:意义-情感-价值-参与 ——从知道到认同,通过意义赋能激活内在共识 案例:集团销售目标拆解:全国目标→大区目标→项目目标;还继续?(每日拜访客户数) 模拟演练:目标共识场景——将个人价值观和组织愿景目标相结合 三、组织共能 (能力支撑) 1、流程梳理: 案例: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都摔倒了一次
1)团队问题识别:人的问题VS路的问题 2)管理核心责任:修人VS修路 3)修路原则应用:问题树分析法——管理&业务流程优化 案例+演练:泛黄的叶子+“修路“练习 2、人才供应: 1)关键岗位:核心岗位人才的“界定、供给、识别”原则 2)人才培养:员工成长旅程、带教培养逻辑、人才评价体系 共创:核心业务/管理场景带教框架1.0(产出程度视需求和时间安排而定) 案例:带教工具1--解决具体问题;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带教异同 案例:带教工具2--新人阶段培养;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带教异同 3)导师机制:组织文化背景和参与角色设计;互评机制:学员对导师,导师对学员 3、文化建设: 1)文化落地三板斧: 仪式感--关键场景;榜样力量--界定维度;践行激励--组合设计 2)常态化运营机制: 业务初创/瓶颈期;组织稳定/发展期;动态监测和迭代进化机制
四、团队共振 (激活个体) 1、激励有方:案例:我们来做一次特别的“交易“
1)行动力的源泉:追求快乐和逃离痛苦 2)马斯洛需求理论层级在现实中的应用—Z世代特征 案例+演练:“即时反馈机制”与“非物质激励清单” 2、情绪资本:案例:挨批 → 郁闷、甚至愤怒 1)ABC情绪理论:A事件/B信念/C情绪——A同,B不同,则C不同 2)挖出B(信念):“挨批=我不行/针对我” → 替换:“挨批=具体问题可改进” 演练:预设职场冲突场景,如“被当众质疑方案”,用信念替换思维,重构B 3、协同效率:案例:你身边那些“会聊”的人 1)同理心定义:一种高效的沟通交流方式 2)同理心的两大步骤:辨识和反馈 3)同理心反馈四个分段:低效--没错但也不怎么对--正确--高明;演练:协同场景练习 五、课程总结 1、课程回顾:场景化领导力三个维度——“战略共识,组织共能,团队共振” 2、落地规划:531落地原则,聚焦场景化领导力最棘手场景,制定行动计划 3、结语:不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不用个体的牺牲,掩盖系统的无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