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者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 【课程收益】 了解职业角色认知和职场伦理,改变全体员工从上至下的心智模式,改善管理者与员工的行为习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员工的的沟通力和执行力,激发人员内在的工作动力,塑造阳光心态,使公司从上到下能够自动自发地工作,养成负责任的工作习惯和工作风格。 【课程对象】中基层员工与储备干部,企业全员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为什么更需要加强职业素养 1.企业五要素:员工、顾客、利润、竞争、社会 2.企业为什么要设中层? 3.为什么中国的成功企业家中许多人都是从部队转业的? 4.中层管理者的责任与使命 5.现代中层管理者的标志 6.如果缺失职业化塑造,中层管理者将会怎样? 7.职场伦理对职业人的影响 8.职场伦理的认知,公司品牌与个人品牌的关系 9.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 10.员工职业角色定位 第二部分:职业道德的认识----职业道德的红线(知耻) 1.职业道德的定义 2.职业道德的规范 3.职业道德的8荣8耻 4.职业道德8项提倡8项反对 5.职业道德3大纪律8项注意 第三部分:管住自己的嘴——为乐业清源(净口) 讨论:80%的郁闷来源于嘴和耳朵——瞋与嗔 1. 能守住秘密,不胡言——积道德 2. 不犟嘴、不争论——积阴德 3. 不讲负能量的话、不恶语伤人——积福德 4. 如何做到倾听与赞美——积功德 5. 职场如何说服别人接受自已的观点 第四部分:管理自己的心态——为乐业正本(正心) 案例讨论:渔夫的启示 1. 穷人和富人的区别 2. 如何爱上自己的岗位——认知上的敬业 3. 以目标为导向——行为上的敬业 4. 爱上自己的企业——感情上的敬业 5. 责与债——责任心的认知 6. 工作是为了实现目标而非任务——责任心的本质 7. 支持和维护组织的目标——责任心的基础 8. 高度的热情和额外的努力——责任心的升华 9. 做有用的人——奉献精神的认知 10. 爱是付出,对世界有用是付出——奉献精神的本质 11. 以做功德的心态在岗位上奉献——奉献精神的基础 12. 体现生命的价值——奉献精神的升华 13. 职业化心态模型——商业、专业、敬业、职业、事业、乐业 第五部分:乐业习惯的养成——行为影响心态(修身) 1.改善时间管理的习惯——提高工作效率 2.改善拖拉的习惯——提高执行力 3.改善上传下达的习惯——提高沟通力 4.改善创新的习惯——提高绩效 5.岗位基本规范 6.语言基本规范 7.社交基本规范 8.工作习惯的养成 第六部分:管理自己的情绪——性格决定命运(养性) 1. 情商的认知 2. 认识未知的自己 3. 驾驭自己的情绪 4. 自我激励与提升 5. 破解他人情绪密码 6. 情商改善人际关系 第七部分:阳光的职业品牌塑造——打造人格魅力(明德) 1. 个人职业品牌的影响 2. 职业品牌的美度——形象与礼仪 3. 职业品牌的高度——目标 4. 职业品牌的长度——规划 5. 职业品牌的宽度——眼界 6. 职业品牌的深度——专业 7. 职业品牌的密度——人脉 8. 职业品牌的气度——胸怀 9. 职业品牌的信度——口碑 第八部分: 加强预防职务犯罪_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职务犯罪的误区与诱发原因 企业中常见的职务犯罪行为 职务犯罪的后果与预防措施 如何提高法律意识 结束:总结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