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属培养与员工激励 一、目标学员:中基层管理人员 二、培训时长:2天 三、设备道具:投影仪、音响、音频线、练习用大白纸、白板笔,A4白纸 四、授课形式: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演练、课堂练习、交互点评、视频分析、总结回顾、老师讲授等 五、分组桌形:建议学员进行分组学习,桌型以岛屿式(鱼骨)桌形摆放,根据总人数均匀分配,每组5-8人,4-6组为宜。 【课程大纲】 一、管理的底层逻辑 1.什么是管理 1)管理的定义 2.管理者权限的来源 1)三个“推力”:报酬、强制、职位 2)三个“引力”:专家、参照、信息 ※角色扮演:如何让陌生人听我的指挥? 3.管理者所需的能力分析 1)管理者的四类核心能力 2)人际关系的价值分析 ※小组讨论:什么是管理者所有能力的元能力? 二、管理者的角色与思维转变 1.管理者作为上级的三个角色 1)队长:业务上的指挥官 2)啦啦队长:团队士气的催化剂 3)教练:团队成员技能的提升者 2.管理者所需完成的四大转变 1)在工作目标上,从个人目标向团队目标转变 2)在工作内容上,从重业务到业务与管理并重 3)在人际关系上,从情感关系向事业关系转变 4)在行为方式上,从个人方式向组织方式转变 ※案例分析:经理应该分几步处理这个突发事件? 要不要把韦静叫回来? 3.管理者需要避免的五大误区 1)过度的慈母或严父 2)不分彼此的兄弟姐妹 3)总爱力挽狂澜的炫耀型明星 4)只顾执行的AI机器人 5)凡事喜欢亲力亲为的“劳动模范” ※案例分析:不愿意打扫卫生的文员 三、员工培养的概论 1.教导下属,是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之一 1)管理者需要履行好作为教练的角色 2)孙振耀与杰克·韦尔奇的论述 2.培育部署的需要掌握的基本原理 1)部署学习成长的721法则 2)掌握成人学习的模式与信息接收方式差异 ※学习风格个信息接收途径测评《Klob》和《VAK》测评 3.员工培育的五个层次 1)管教:设定目标、绩效考核、严格训练 2)说教:用沟通的方式提供反馈与赞美 3)身教:用行为和成果引导、激励下属 4)请教:放低身段,不提供答案,而是提出问题 5)传教:组织使命,工作的价值感和意义感 四、培育的方法与工具 一)管理者个性化辅导 1.日常工作中的辅导 1)你觉得呢? 2)指导下属的GROW法则 ※案例分析:你觉得呢? 2. 简单技术辅导的十六字方针 ※现场活动:小魔术 3.运用C5教练法一对一的辅导下属 1)激发下属学习的欲望 2)确定问题点 3)启发制定行动方案 4)间隔性反复练习 5)评估反馈 ※现场体验活动:折纸杯 4.授权既是辅导也是激励 1)管理者权限分析 2)业务权的授权方式 3)授权的原则 4)授权的事项分析 ※案例分析:控制好业务权的授权范围 5.辅导下属时的两个沟通要点 1)积极性纠正下属学习中的错误言行——FEED法则 2)对其进步进行充分有效的赞扬 ※案例分析:“嗯”还是“嗯嗯”? 二)系统化培育下属 1.做好培训系统 1)通过调研,找出员工业绩不佳的原因 2)系统化提升培训效果 3)萃取经验,从个体优秀到团队优秀 a.萃取最佳实践 b.统一交付标准 c.用工具落地流程 ※案例分析:优秀员工经验萃取 2.优化现有流程,提高业务效率 1)用SMART法则把问题描述清楚 2)对问题进行结构化拆解——公式法、要素法、步骤法 3)最小可行性单元(MVP) ※现场活动:界定SMART原则的五个要素 五、员工激励概论 1.下属什么时候需要激励? 2.下属出现哪些表现,表明下属缺乏激励? 3.激励的基本理论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运用 2)五个当代动机理论 4.钱有没有激励效果?——双因素理论 ※视频分析:动机理论的形象化运用 ※案例分析:钱到位了,为什么工作状态仍然不到位? 六、设计激励措施的技巧 一)管理者的负激励技巧 1.管理者需要尽快建立管理威信 1)管理者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威信 2)尽快建立威信四步法 ※案例分析:你的“保险丝”是什么? 1)团队需要纪律意识 2)对下属进行惩戒谈话的五步法 ※案例分析:如何处罚操作失误给工作成损失的薪酬专员 3.运用好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 1)绩效管理用得好,对管理者有哪些价值? 2)用好公司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 ※现场讨论:管理者考评下属,容易有哪些误区? 二)管理者的正向激励技巧 1.运用激励措施的原则 1)把握好激励的时机 2)注意激励措施的针对性 3)防范激励措施的“耐药性” 2.通过工作再设计进行激励 1)工作特征模型 2)如何进行工作再设计 3)关系性工作设计 ※现场讨论:哪些要素影响下属的工作热情? 3.激励方式的设计技巧 1)设计以精神激励为目的物质激励措施 2)设计“兑换券”和“盲盒” 3)邀请表现优秀的下属讨论团队问题 4)间接激励 5)赞美和肯定下属的优秀表现 ※现场练习:设计非物质激励的方式 4.赞美和肯定下属的技巧 1)一二三原则都是真诚 2)越具体显得越真诚 3)多赞美努力和行为,少赞美结果和特质 4)求助式赞美,能让效果持久化 ※现场练习:练习“充分赞美”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