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P—管理才能发展训练 为什么相当一部分的管理人员曾参加过不少的管理培训,可在实际工作当中仍不得要领、无所适从?因为许多培训项目相互独立而不系统,学员不能将整个管理体系了然于胸,内外兼修地把握管理者的角色与立场,将各种管理工具融会贯通地运用自如。——系统化与实战性正是MTP风靡全球管理者的魅力所在! 【背景介绍】 MTP(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源于二战结束时美国为日本开发的实战性管理培训课程,后来日本政府委托日本产业训练协会在民间普及,1960-70年代中,有近90%的日本上市企业管理者接受过MTP培训,54年来累积参加培训人数超过150万人。 MTP的基本架构与精神是:基于 「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以 「对人性的了解、尊重」为考虑的观点,用「科学的方法」为骨架,所开发的实践管理课程。并且,将管理者定位为「组织目的、目标、业绩提升」之达成的担当者,MTP课程所欲培育的乃是专业实务干部。MTP的教学法亦非常独特,采取 「会议指导法」,对于企业经营团队共识之形成极有帮助,比如说: 一开始就提出「管理的定义是什么?」,让平常都在执行管理工作的主管们,共同思考甚么才是管理?管理的目的是什么?要管些甚么?需产出些甚么?透过集体思考,经验交流,针对平日管理的想法做法重新检核,加上讲师的专业引导,形成坚实有力的共识,导引整个团队有效发挥力量,迈向经营目标。 MTP教材不仅在日本国内经久不衰,在韩国、台湾、马来西亚等地也普遍受到好评,其中最大的理由是通过MTP的学习,管理人员能够统一意识,自觉推动企业内的各种改善改革活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使企业蓬勃向上、充满生机。 【MTP特色】 MTP的成功源于它深厚的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基础,MTP最突出的特点是完成了“知”、“行”合一的训练构架,注重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对训练成效给予明确的承诺和保证。其训练内容既紧跟当代企业管理前沿理念,又充分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域,甚至行业的突出特征,在训练方法上强调现场演练(70%的内容为案例分析及角色演练)和课后的实际操作指导,实现了训练从课堂到工作实践的延伸。 【课程收益】 1.使管理者全面性、系统性的学习到管理上所应该具备的知识、技巧与认知观念,迈向职业化的经理人。 2.使管理者在工作上充份发挥管理职能,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带动企业整体效能发挥。 3.学习后可与学习前明显比较出在管理知能上的成长,经理人管理素质得到提升。 【课程目标】 1.明确主管角色职责,发挥管理者应有的功能 2.培养管理者计划与执行的完整观念有效推动业务 3.发挥组织效能,分工合作以团队力量完成企业目标 4.能够以科学化的思维方法,掌握PDCA的程序,做好工作管理 5.建立自我领导特质,发挥领导能力,培养成为具 有影响魅力的优质领导者 6.培养主动积极发现问题的意识,求新、求好、求变持续改善 7.了解培育人才的重要,并能在职场上对部属进行工作中的教导与训练 8.学习沟通的技巧与方法,透过有效沟通有效达成任务 9.掌握人性特点,能够带人带心,激发部属工作意愿,提振工作士气 10.能够以经营自我得观念面对管理工作,使自己配合企业共创双赢局面
【授课特点】 1.上课方式多元化,从各种方式中体验学习,加深印象。 2.案例贴切于实际工作,讲解由浅入深、化难为易,让学员由工作时身边发生的事例中学习到管理的精髓。 3.透过活动启发,让大家从「做」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善注意的地方。
【培训时长】 标准版6天(可以根据企业情况选择培训模块) 简化版4天(可以根据企业情况选择培训模块) 【参训人员】 企业中层管理干部以及储备干部 【课程内容】 课程单元 | | | | u 强化角色认知 u 加强自我信念 u 检视自我状态 | 1. 管理的定义 2. 管理者的资源运用 3. 管理的范围与层面 l 业务的管理 l 业务的改善、改革 l 部属的培育与启发 l 信赖关系的形成 4. 管理者的基本态度 5. 管理者的基本职责 6. 管理者辅佐上司的正确方法 7. 管理与人的行为 l 人类行为的理解 l 掌握下属的需求 l 辨别需求的不满 | | u 提高认知层次 u 持续兴致 u 推动参与性 u 分析实务问题 | 1. 你是管理者与领导者 2.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3. 何谓领导(Leadership)? 4. 有效领导的关键要素 5. 案例分析:刘课长的烦恼 6. 领导者行为 l 任务导向行为 l 员工导向行为 7. 领导风格自我评估 8. 领导的四种行为类型 9. 部属成熟度与领导类型 10. 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 11. 如何妥善运用正式职位能力 12. 案例分析: 13. 如何实践魅力领导? | | u 认清组织架构 u 加强自我信念 u 分析实务问题 | 1. 组织的定义 2. 组织的目的与目标 3. 组织的型态 4. 案例分析:对部属的指示 5. 组织的基本型态的优缺点 6. 组织经营的四原则 7. 案例分析:会场布置 8. 控制的幅度 9. 案例分析:部属的现状 10. 命令系统的统一 11. 案例分析:一项新任务 12. 职务认知的整合 13. 案例分析:无奈的主任 14. 有效授权 15. 案例分析:与上司的关系 16. 授权应注意的事项 | | | 1. 对计划之了解 2. 管理PDCA四大循环 3. PDCA与管理项目 4. 阶梯式提升的PDCA循环 5. 企业内常见到的计划类型 6. 计划制订的程序与要领 l 目标的SMART原则 l 确定达成目标的要素 l 根据事实分析思考 l 拟订具体可行方案 l 如何健全的判断? 7. 案例分析:新产品的生产 8. 案例分析:新营业处的设立 9. 实务演练:计划工作表单 10. 管理者的时间计划 | | | 1.工作分配 2.案例分析:白课长的工作分配 3.工作分配时应考虑的因素 4.命令的下达方法 5.案例分析:命令与部属的行为 6.理想的命令方式 7.执行时应注意的事项 8.状况共有的管理 9.状况共有与自我命令 10.工作结果的检讨 | | u 强化角色认知 u 加强自我信念 u 检视自我状态 | 1. 控制的含义 2. 控制的目的 3. 控制的类型 l 现场控制 l 前馈控制 l 反馈控制 4. 控制时应掌握的原则 5. 案例分析:现场管理 6. 控制的三个阶段 7. 案例分析:办公用品的缴回 8. 控制的基本操作流程 9. 演练:计划关键指标设定 10. 何谓协调? 11. 协调的定位 12. 协调的方法 13. 协调时的沟通 14. 整合的协调 15. 案例分析:部门超预算支出 | | u 加强认知 u 推动参与性 u 提高信念 u 分析实务问题 u 提高实务处理能力 | u 需求不满的应对 u 案例分析:问题的处理 u 与人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u 处理员工问题8步骤 u 案例分析:陈课长与吴风 u 影响态度的主要因素 u 态度的改变 u 改变态度的协谈方法 | | u 强化角色认知 u 加强自我信念 u 检视自我状态 | 1. 组织的综合力量 2. 团队的基本定义 3. 团队的发展型态 4. 团队的建立与发展程序 5. 接受挑战执行职务团队的形成 6. 有效团队与无效团队比较 7. 团队共识形成的两个途径 l 价值观途径 l 任务导向途径 8. 团队共识的五个方面 9. 任务导向团队的八条基本原则 10. 如何建立优质高效团队? 11.团队中的角色与作用 12.案例分析:不同的团队角色 13.团队综合力的提升与发挥 | | u 强化相关技能 u 加强自我信念 u 解决实务问题 | 1.沟通的意义与模式 2.沟通情景演练:上司的指示 3.沟通障碍的来源 4.克服沟通障碍及周哈里窗 5.如何克服组织沟通的障碍 6.有效倾听的技巧 7.有效表达技巧 8.有效反馈的技巧 9.沟通演练;表达、倾听与反馈 10.跨部门沟通协作三要点 11.冲突管理的策略与技巧 | | u 强化角色认知 u 加强自我信念 u 掌握正确程序 | 1.案例分析:王经理的烦恼 2.企业对人力训练的基本架构 3.培育部属的责任 4.掌握培育部属的要点 5.小组演练:对部属的培育需求分析 6.新人引导与培育程序 7.案例分析:什么是正确的指导方法? 8.工作辅导的原则 9.工作辅导的时机 10.做好工作辅导要领 11.工作辅导的步骤 12.实施OJT的具体作为 13.管理能力的培育方法 14.当教练,不当上司 15.工具演练:教练式员工辅导方法 | | u 掌握正确认知 u 加强自我技能 u 分析实务问题 | 1.行为产生的特征 2.改善员工行为三方面 3.X、Y、Z理论对人性假设 4.五大需求期望与公平心理 5.讨论: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有效运用 6.如何启发部属积极的态度 7.带人又带心的激励模式 8.讨论:激励的具体措施 | | u 强化分析技能 u 加强思维能力 u 工具熟练应用 | 1.何谓问题? 2.问题的分类 3.问题如何发现 4.问题发生的模式 5.问题5阶段解决过程 6.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 7.问题分析与解决操作 8. 提升部属的问题意识 9.决策能力提升 | | u 强化职责认知 u 强化分析技能 u 加强思维能力 | 1.改善的基本观念 2.日常改善的重要性 3.在组织化的检讨 4.工作架构的改善 5.工作方法的改善 6.工作改善四阶段法 7.创造力常用手法 8.改善障碍之排除 9.提案改善 10.团队改善之运作要领 |
课程回顾与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