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趋势展望 课程背景: 2021年10月1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今冬明春电力供应保障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今冬明春电力保供工作再研究、再动员、再加强、再细化、再部署,高标站位、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电、保民生、保重点,总结三季度工作、部署四季度任务,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此次会议,既是国网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近期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紧密契合当前电力供应的紧张局势,履行国有企业“三大责任”,发挥“六个力量”,展现央企“顶梁柱、顶得住”责任担当;又是国网公司对本年度已召开三次重要会议的再深化,再补充,再落实。四次会议一脉相承,逐步深入,精辟论述了“传统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为四季度工作冲刺指明方向,确保本年度各项工作圆满收官。 新型电力系统“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电为核心,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方向。具备产业属性、网络属性和平台属性的“特征”;通过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工科专业进行“业务融合”,实现物理电网和科技元素的有效融合。国网公司求通过开展打造“能源互联网”工作,实现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的奋斗目标。 作为电网基层企业的员工,如何在“能源互联网”的打造过程中,明确自身的行动准则和工作方法,将本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公司战略目标结合,持续有效地开展工作,成为企业基层人员的能力建设的“当务之急”。 本课程通过探讨“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转型”与“能源互联网”的内在逻辑关系,明确战略规划的内涵要求,对战略政策进行正确解读;通过分析电力企业主营业务和资源配置历史沿革,阐述电力体制改革的必然因素;通过关注时下电力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热门话题,确定从业人员的业务要求,企业学员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实现“能源互联网”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人员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不断促使企业高效发展。 课程收益: ● 通过课程学习,学员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转型”内涵和“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内在联系,通过探究逻辑联系,明确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 ● 通过课程学习,学员明确“能源互联网”的内在逻辑关系,将企业战略规划读懂读透,更为准确地把握工作切入点。 ● 学员通过分析电力企业主营业务和资源配置历史沿革,明确“能源互联网”建设过程中,来自人机、料、法、环等各领域的新思潮、新技术和新工艺,有效对其进行辨析,制定并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最优方案。 ● 通过课程学习,学员善于运用系统平台管理手段和辅助方法,将自身经验逐步沉淀、内化,以系统平台数据的输出形式,逐步完善管理动作,促使工作高效开展。 ● 通过课程学习,学员牢固树立“PDCA”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模式,适时对本职工作注入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等环节,确保节点把控,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 ● 学员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明确“能源互联网”打造过程中,对自身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的新要求,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将业务整合,持续培养创新能力,采用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开展业务工作。 课程特色: ● 讲师讲解,立足现场实际,深入浅出的讲解演绎让学员充分理解。 ● 形式多样,培训采取课堂集中培训的形式进行通过课堂讲述、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员充分牢固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 实战演练,面对面进行问题提出及解答,确保人员明确重点和难点。 ● 案例演示,通过经典设备管理案例,明确重点内容是否掌握。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中高级领导干部、高级主管、项目经理、班组长、基层骨干员工、青年员工等 课程方式: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课程大纲 第一讲:传统能源体系VS新型电力系统“相提并论” 推动能源转型,要坚持清洁低碳是方向、能源保供是基础、能源安全是关键、能源独立是根本基本原则,重视发挥火电基础支撑保障作用,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 一、坚持“推动能源转型“基本原则“不动摇” 1. 清洁低碳是方向“前景明确” 2. 能源保供是基础“满足民生” 3. 能源安全是关键“防范风险” 4. 能源独立是根本“减少依赖” 二、重视“火电基础支撑“保障作用“不盲目” 1. 2025起步阶段“火稳新增” 2. 2030发展阶段“火新并存” 3. 2060终极阶段“火退新强” 三、压实“实事求是渐变”发展策略“不冒进” 1. 立足国情“富煤少油气难采” 2. 控制总量“两高双控出重拳” 3. 兜住底线“战略实施保永续” 四、确保“新型电力系统”四化建设“不停歇” 1. 电力电源清洁化——双碳引领 2. 电力系统柔性化——深度响应 3. 电力系统数字化——精准调控 4. 设备电力电子化——品质创新 第二讲:新赶考之路战略任务“重大紧迫” 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必要性“不言而喻” 1. 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 2. 围绕实现双碳理念新目标 3. 积极推动新能源主体地位 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性“一目了然” 1. 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迫切需要。 2. 是顺应能源技术进步趋势、促进系统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3. 是实现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三、“新型”与“传统”博弈演变“跨越升级” 1. 供给侧:新能源逐步成为装机和电量主体 2. 用户侧:发用电一体“产消者”大量涌现 3. 电网侧:大电网主导、多电网相融并存 4. 系统整体:运行机理和平衡模式深刻变化 结论:新型电力系统是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的系统。 四、两者关系“辩证统一” 1. 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过程,就是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 2. 二者一个问题、两个视角,统一落实战略实施和高质量发展实践中。 第三讲:庄严承诺凸显“大国风范” 一、概念内涵 1. 论“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2.“碳达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再慢慢减下去。 3.“碳中和”:2060年前,针对排放二氧化碳,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 二、两者关系 1. “碳达峰”是基础前提,“碳中和”是最终目标。 2. 能源互联网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科技。 三、角色担当 “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 四、行动举措(六大方面18项举措) 1. 六大方面(六个推动,六个着力) 1)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 着力打造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 2)推动网源协调发展和调度交易机制优化 着力做好清洁能源并网消纳 3)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 着力提高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 4)推动公司节能减排加快实施 着力降低自身碳排放水平 5)推动能源电力技术创新 着力提升运行安全和效率水平 6)推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着力集聚能源绿色转型最大合力 2.18项举措 1)加快构建坚强智能电网 10)积极推动综合能源服务 2)加大跨区输送清洁能源力度 11)助力国家碳市场运作 3)保障清洁能源及时同步并网 12)全面实施电网节能管理 4)支持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发展 13)强化公司办公节能减排 5)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 14)提升公司碳资产管理能力 6)持续提升系统调节能力 15)统筹开展重大科技攻关 7)优化电网调度运行 16)打造能源数字经济平台 8)发挥市场作用扩展消纳空间 17)深化国际合作与宣传引导 9)拓展电能替代广度深度 18)强化工作组织落实责任 第四讲:“不谋而合”体现“所见略同” 一、数字化“三阶晋级” 1. 技术一阶——数字化:是指将任何连续变化的输入如图画的线条或声音信号转化为一串分离的单元,在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通常用模数转换器执行这个转换。 2. 管理二阶——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通过统计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研发、计划、组织、生产、协调、销售、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方法。 3. 体制三阶——数字化转型:建立在数字化转换、升级基础上,触及核心业务,开发数字化技术及支持能力以新建商业模式为目标高层次转型。只有对组织业务活动、流程、模式和员工能力进行系统彻底重新定义才会实现。 二、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 ——能源互联网: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 三、权威机构定调“未来趋势” ——国际能源署:全球能源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电为核心,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代表了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四、众里寻他确认“内在联系” “能源互联网”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第五讲:行业动态彰显“愿景趋势” 一、“中国特色 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内涵 1. “中国特色”是“根本” 2. “国际领先”是“追求” 3. “能源互联网”是“方向” 4. “三者关系”是“航标” 二、特高压优势的“势如破竹” 1. 远距离输电破解“资源分布不平衡” 2. 大容量输电破解“用电大户吃不饱” 3. 低损耗输电破解“一次能源浪费多” 4. 混合所有制改革破解“社会资本不参与” 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产业优化” 1. 设备生产商优化结果——“优胜劣汰” 2. 资产运营商优化结果——“布局合理” 3. 方案提供商优化结果——“精益求精” 4. 全产业链优化结果——“高度整合” 四、细数“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任务的“科技元素”(大云物移智链) 1. 电网数字化平台(大) 2. 能源大数据中心(大) 3. 电力大数据应用(大) 4. 电力物联网(物) 5. 能源工业云网(云) 6. 智慧能源综合服务(智) 7. 能源互联网5G应用(移) 8. 电力人工智能应用(智) 9. 能源区块链应用(链) 10. 电力北斗应用(移) 五、从“点、线、面、体”看 “能源互联网”与“新基建” 1. 一点成“源”论“发电” 2. 两点成“线”谈“输电” 3. 三点成“面”聊“配电” 4. 多点成“体”望“网电” 结论: 1)能源互联网=物理电网+科技互联网(电网发展的更高阶段) 2)能源是主体,互联网是手段 第六讲:“一体四翼”论剑发展布局 一、概念内涵 1. 一业为主 — 电网业务要立足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大局。 2. 四翼齐飞 1)金融业务要实现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新成效,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风险防控达到新高度。 2)国际业务要实现资产质量、运营管理、绿地开拓、技术装备、业绩指标国际领先。 3)支撑产业要实现总体发展水平国内领先,部分业务国际领先,科研创新持续提升,产业实力明显增强,价值创造再创新高。 4)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基本建成核心技术领先、竞争优势明显、经济效益突出、融通发展高效的产业集群。 3. 全要素发力 — 要聚焦要素融通、效能升级和价值创造,充分发挥好各类要素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二、逻辑关系 1. “一体四翼”是发展布局,是统一协调的整体,一体为主,四翼为辅。 2. “一体四翼”是对“能源互联网”战略目标的再深化、再提升、再发展。 3. “一体四翼”最终形成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 第七讲:能源互联网政策理论明辨“孰是孰非” 一、电之路,在何方? 1. “能源互联网”是总目标 2. “横向”——多型能源互补“势在必行” 3. “纵向”——源网荷储协调“有力把控” 4. “三维”——科技力量切入“时代强音” 二、“能源互联网”的“特征属性” 1. “能源互联网”的产业属性 1)词语释义:指重要的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 2)辨析重点:“通”是产业属性的关键。 3)建设目标:让“你来我往”通道顺畅。 2. “能源互联网”的网络属性 1)词语释义: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 2)辨析重点:“需”是网络属性的精髓。 3)建设目标:变“各取所需”任性随意。 3. “能源互联网”的社会属性 1)词语释义:即分享,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所有人共同拥有,有时也包括产权。 2)辨析重点:“赢”是社会属性的根本。 3)建设目标:享“互利共赢”的改革红利。 三、以“业务融合”做“工作抓手” 1. 物理电网——骨骼肌肉 1)骨骼牢固性——基础设施质量可靠 2)肌肉柔韧性——安全防护能效出众 3)细胞代谢性——人员技能持续锤炼 四、持“一流业绩”为“衡量标尺” 1. 一流的业务模式 2. 一流的数据平台 3. 一流的标准制度 4. 一流的指标绩效 5. 一流的人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