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用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课程背景: 在双碳战略引领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已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行业面临诸多痛点。风光发电的间歇性、负荷预测的复杂性、电网稳定性问题、储能技术瓶颈以及电力市场机制不完善等,严重制约着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与此同时,AI 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创新实践为解决这些痛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负荷预测、可再生能源调度,到电网稳定性控制、设备运维管理以及电力市场交易优化,AI 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将深入剖析行业场景痛点,分享 AI 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案例,助力学员发现新课题,学习行业新经验,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 课程收益: l 深入了解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背景、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l 掌握 AI 技术在负荷预测、可再生能源调度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方法 l 学习运用 AI技术解决电网稳定性、设备运维等实际问题的案例 l 了解电力市场改革与创新方向,掌握基于 AI 的交易策略与风险控制 l 拓宽行业视野,发现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提升职业竞争力 课程时间:0.5-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课程形式:讲师讲授+现场讨论+案例介绍+数据分析 课程大纲 第一讲:当前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背景与趋势 1. 双碳战略与全球能源转型 2. 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 3. 电力系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趋势 4. 国家电网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角色 二、挑战篇:新型电力系统的痛点 1. 波动性与不确定性 1) 风光发电的间歇性 2) 负荷预测的复杂性 3) 极端天气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2. 电网稳定性问题 1)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对电网频率的影响 2) 电压控制与无功功率管理的难题 3) 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带来的谐波问题 3. 储能技术的瓶颈 1) 储能成本与效率的平衡 2) 大规模储能系统的部署挑战 3) 储能技术的寿命与安全性 4. 电力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1) 传统电力市场与新型电力系统的适配问题 2) 分布式能源的市场参与机制 3) 跨区域电力交易的壁垒 三、机遇篇:新型电力系统的未来潜力 1. 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 1) 氢能储能的未来前景 2) 液态阳光技术 3) 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重力储能 4) 储热技术的潜力 2. 电力市场的改革与创新 1) 分布式能源交易平台的构建 2) 需求响应机制的优化 3) 实时电价与动态定价机制 4)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构建 3. 跨行业协同 1) 电力系统与交通、建筑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2) 综合能源系统与虚拟电厂的建设 3) 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V2G技术) 4) 智慧城市与电力系统的协同发展 第二讲:人工智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一、负荷预测与需求响应 1. 认知智能:机器学习在负荷预测与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 2. 认知智能:深度学习在极端天气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3. AI驱动的需求响应策略优化 二、可再生能源预测与调度 1. 决策智能:储能充放电策略与电网调度的智能优化 2. AI在可再生能源调度中的实时优化 3. 感知智能:气象数据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 三、电网稳定性与故障诊断 1. AI在电网频率与电压控制中的应用 2.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AI辅助分析 3. 感知智能:声纹识别与振动分析在设备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四、设备运维与管理 1. 基于AI的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 2. 感知智能:机遇计算机视觉的电力设备巡检(无人机、机器人) 五、电力市场与交易优化 1. 感知智能:市场数据与用户需求的实时采集 2. 认知智能:市场价格预测与用户行为分析 3. 决策智能:机遇AI的实时交易策略与风险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