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安 教育背景 2001-2004 北京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4-1997 北京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 1984-1988 华中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4-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1997-2001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文法部 讲师 1988-1994 河南驻马店教育学院 助教 研究领域 汉语音韵学、汉语方言学、汉语国际教育 讲授课程 进修生课程: 听力、口语、精读、阅读、写作 本科生课程: 高级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概况 研究生课程: 汉语语音分析、中国古代典籍(诗经、左转、孟子)研读、历史语言学、汉藏语系语言研究方法、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汉外对比与偏误分析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1、2014年,《声调》,商务印书馆 2、2007年,《明清皖南方音研究》,商务印书馆
(二)教材 1、2013年,《古代汉语 》,北京大学出版社 2、2009年,《边听边记HSK离合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2006年,《小学生应用词典 》,语文出版社 4、2002年,《非言语交际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论文 1、谈汉语自信,华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01 3; 2、繁简汉字在汉字学习中的优劣,中州大学学报,2016-06-01 3; 3、“商徵响高,宫羽声下”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15; 4、從漢越語看中古漢語梗攝有舌面音韻尾之可能性,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2015-11-15 8; 5、李方桂学术年谱,中州大学学报,2015-06-20 3; 6、兼顾学术性与通俗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5-04; 7、林語堂音韻學體系的基礎--林語堂博士論文《古漢語音韻學》述要,国学学刊,2015-03-16 1; 8、十年来孔子学院布局的影响因素,新华文摘(文摘),2015-03-05 5; 9、十年来孔子学院布局及其相关性报告,教育科学文摘(文摘),2015-02-26 1; 10、十年来孔子学院布局及其相关性报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25 5; 11、歌德学院与孔子学院之比较,国际汉语教育,2014-03-01 2; 12、现代汉语方位词的范围小议,中州大学学报,2013-12-20 6; 13、方岳诗词用韵考,语言研究,2013-04-10 2; 14、清代前期西方人学习汉语的理念与方法初探——以瓦罗《华语官话语法》所记为例,国际汉语教育,2012-06-012011(4); 15、第十一届国际暨第二十七届台湾地区声韵学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1-12-05 8; 16、汉译《圣经》的语言学价值,孝感学院学报,2011-07-20 4; 17、清代后期在华西方人学习汉语的理念与方法,丝绸之路,2011-06-04 1; 18、驻马店方言的变调和古入声的分派,燕赵学术,2010-04-15 1; 19、明末徽州学者程元初的古音分部,先秦两汉学,2009-09-01 第12期; 13、二十世纪前三十年的汉语近代音研究,语言论集,2009-03-15 第六辑; 14、何为铁证——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帙真伪之我见,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08-12-01 第五辑; 15、离合词释义模式初探,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三),2008-08-01; 16、从多义词词义系统看汉语学习词典的释义要求,辞书研究,2008-07-15 4; 17、明末宣城诗人用韵考,语言科学,2008-07-01 4; 18、是"原则之争"还是"中西之争",评<历史语言学研究不是奥林匹克竞赛,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8-06-09 6; 19、离合词与修辞,修辞论丛,2008-05-15 第九辑; 20、谈明末徽州方音,中国语文,2008-05-10 ; 21、明末西方人学习汉语的理念与方法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04-10; 22、是“原则之争”还是“中西之争”——评《历史语言学研究不是奥林匹克竞赛》,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01 2; 23、文献考证法是音韵学研究的利器,长江学术,2008-01-01 1; 24、《音韵正讹》的韵母系统,声韵论丛,2007-12-20 15; 25、驻马店方言的象声词,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20 4; 26、《音韵正讹》韵母系统的特点,中国语学研究•开篇,2007-06-15 26; 27、中古音研究的新突破——评张渭毅《中古音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2-15 2; 28、《利玛窦中国札记》所记的明末对外汉语教学状况,中州大学学报,2007-01-20 1; 29、《音韵正讹》的声母系统,语言研究,2006-12-01 4; 30、汉藏语系一些少数民族语言诗歌押韵情况简析,语言学论丛,2006-12-01 34; 31、一种“音义合并”,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7-25 4; 32、词义系统与学习型词典的释义,第二届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2006-07-10; 33、明清宣城话声调构拟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八届国际学术研讨会,《音韵论集》,2006-06-01; 34、从中古山咸摄字在<音韵正讹>中的演变看声调对韵母的影响,中国语学研究•开篇,2006-05-25 25; 35、宣城方言声调的早期形式,中州大学学报,2005-02-20 1; 36、《山门新语》音系与清代宁国徽语,语言学论丛,2004-10-15 29; (四)科研项目 1、2015,《字汇》音注研究,研究品牌计划基础研究项目; 2、2009,明清皖南方音研究,年度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 3、2014,罗愿《尔雅翼》反映的南宋方音,年度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培育项目; 4、2005,明代对西方的汉语教学,面上项目青年项目;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 理事 北京市语言学会 会员 荣誉及奖励 2011年,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1年,获第十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