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走向管理 课程背景------------------------------------------------- 实际工作中,一般不直接招聘没有从业经历的人员直接进入单位的管理岗位,通常是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从单位的优秀技术人员中选拔晋升到管理岗位。然而,新走向管理岗位的人员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岗位要求,不是很清楚做管理和搞技术有何区别,没有建立起来清晰的管理意识,没有很好的团队协调能力,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课程收益 ------------------------------------------------- 学员收益 •打造大局观,改善科技人员大多形成了过于关注细节的习惯。 •提升团队意识,调整科技人员喜欢单打独斗的行为习惯。 •全面思考,改变习惯听从安排,而非站在部门或单位整体进行规划。 • 协调沟通能力需要提高。 •提升管理能力,充分认识到发挥团队的作用。 •扩大视野,充分认识到团队的利益。 组织收益 •改善管理人员忙,员工闲,部门效率低的情况。 •学会给员工分配任务,减少部门人员抱怨。 •提升执行力。 •减少员工视角和单位视角经常发生观念和利益冲突。 •减少管理人员因为身心疲惫,压力得不到释放,效率低下,恶性循环。 课程结构 ————————————————————————
课程时长:1-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新晋管理者 教学方法:讲授法、沙盘推演、小组讨论等 |
课程大纲 ------------------------------------------------- 第一部分:课程导入:管理者角色认知 管理人员角色认知: 管理者角色的认知 (一)、管理人员是工作任务的直接执行者 1、单位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中层管理人员带领员工进行。 2、单位的重要决策需要中层管理人员的有效执行。 3、单位的重要决策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和单位领导指导协助完成。 4、单位具体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层管理人员“搞定”。 (二)、管理人员是单位事业发展的“顶梁柱” 1、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就是单位事业发展的柱子。 2、单位每个部门的主管承担者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 3、部门间的合作,要靠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配合。 4、问题解决的终结者。 (三)、管理人员是单位决策实施方案的制定者 1、单位的重要决策都需要中层管理人员的理解和认同。 2、单位重要决策的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中层管理人员制定并实施。 (四)、管理人员要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管理双重工作 1、单位管理人员大多是优秀的技术人员,也是单位的技术管理者和实践者。 2、进行单位部门内部的管理。协调单位各部门间的工作。 3、协调单位上下级部门间的工作。 4、参与协调单位部门和其它单位部门间的工作。 (五)、基层和高层沟通的桥梁 1、上传下达。 2、某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单位决策的执行者。 3、执行单位决策,处理紧急事务。 4、既要为单位发展解忧献策,又要为员工说话、解惑释疑。 第二部分:沙盘推演 第一阶段:1~3轮 •讲解规则模拟推演 •职能模块划分:财务、研发、市场、采购、人才、战略等。 •关键动作:研发与市场相结合、产品与需求相结合、管理与战略相结合。 •市场分析:研发方向分析、目标市场研究、成本预算。 •战略决策:市场方针、经营目标、人力资源开发等。 一阶段分享主题:角色定位 1. 角色分工是角色定位的前提,在组织系统环境下产生。 2. 角色能力是角色定位的决定性因素,体现了不可替代性。 3. 角色权利是角色定位的基础,不对某一人负责,而对角色事务负责。 4. 角色责任是角色定位的原则,一个角色拥有角色权利的同时也就必须担当角色责任。 第二阶段:4~6轮 •熟练掌握规则,顺畅推演 • “研”“产”“供”“销”协同发展 •目标推动组织协作 二阶段分享主题:跨部门沟通与协作 1. 跨部门协作的五大障碍与解决方法: •跨部门协作的五大障碍:缺乏信任、惧怕冲突、缺乏承诺、逃避责任、无视结果 •跨部门协作需要具备的物种心态:共赢心态、同理心态、投资心态、担责心态、大局心态。 •部门协作必备技能:建立承诺账户 2. 跨部门沟通的障碍: •本位主义:站在自己部门的利益考虑 •自我观念:认为自己的思想是正确的 •关注输赢:希望自己或者部门赢 •喜欢竞争:你死我活的跨部门竞争 •争功诿过:喜欢功劳推诿过错责任 3. 跨部门沟通的技巧: •倾听:有效沟通的关键 •提问:了解常用的提问工具 •反馈:清晰、有条理、高效的表达 第三阶段:7~9轮 •验证战略决策的效果 •缩短科技创新到产品开发的距离 •协同达成战略目标 第三部分:复盘总结《管理者应该学习培养的几种习惯》 (一)、学习培养自我良好的管理行为习惯 1、学习认识规避时间黑洞,学会寻找高效时间段,学会识别工作轻重缓急。 2、培养撰写工作日志的习惯。 3、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时间配置管理。 (二)、学习培养结果导向型思维习惯 1、结果导向型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有很强的质量控制意识、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严格地遵照流程规范定位。 2、衡量结果的三大标准:可以衡量评估、有价值有意义、可交换。 3、结果和辛苦努力程度无关。结果和职责规定无关。结果和任务多少无关。 (三)、建立结果导向意识 1、认识结果、衡量结果。 2、用外包思维来做结果。 3、授渔而不授鱼。 (四)、压力调解能力 1、认识明晰从技术岗位到管理岗位的压力来源。 2、学会自我压力释放调节。 (五)、建立100%责任意识 1、有责任意识才有执行力。有了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才能有为达到目的行动。 2、绝对不用别人的错,证明自己的对!绝对百分之百承担自己的结果! 3、培养100%责任意识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