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声誉风险“全生命周期”管理 课程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的加剧,尤其是“新媒优先”指导思想的深度实践,进一步推动了基于社交媒体和大数据算法的新媒体革命。在此背景下,舆论场的利益博弈更加激烈、更具不确定性,银行业舆论风险也更加凸显,产品设计缺陷、服务规程失范、信息披露失当、媒介沟通失序等等原因,均有可能引起银行业陷入舆论旋涡。因此,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控依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银监部门已经印发《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行业指导意见,办法中明确指出声誉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制度机制;多途径提高全行员工的声誉风险意识,培育全员声誉风险文化;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主动、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自2015年起,各大商业银行逐步建立健全系统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了有效的组织管理架构,实行总、分两级归口管理;建立了有效的声誉风险管控制度,形成事前监测预警、事中处置应对、事后总结整改的负面舆情管控机制体系,对负面舆情实行分级管控,为主动、有效应对声誉事件提供了制度保障。 本课程将以银保监发〔2021〕4号文件《本行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为指导原则,系统阐述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制度设计、操作规程和实战技巧,帮助银行企业迅速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整体战斗力。 课程收益: ● 【观念迭代】重新认识银行业面临的竞业情势,将全要素、全媒体、全流程管控的声誉风险管理要求贯彻到银行管理工作实践中去。 ● 【树立理念】重新认识银行业面临的舆论生态、银行业面临的声誉风险,系统学习,牢固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 ● 【建模对标】参照银行业风险管理经典案例,解析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实例切片,结合不同类型的声誉风险案例,构建可参照的突发声誉风险事件案例库,以资借鉴 ● 【建设队伍】应用成熟的声誉风险管理标准,帮助银行选人用人,组建一支具有较大可塑性的声誉风险管理团队,帮助银行打造一支声誉风险管理的“近卫军” ●【实战推演】组织开展现场推演,结合案例完成小组间红蓝方实战对抗,在沉浸式环境中体验舆论战争的博弈过程。通过学习,总体把握突发声誉风险事件中舆论攻防战的全流程,学会在实战对抗中掌握舆论博弈的方法和技巧。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团队成员、银行内部各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等 课程方式:网感测试+现场讲授+小组讨论+实战推演+案例分析等 课程大纲 破冰导入:热点事件网感测试 第一讲:走下神坛——银行业的声誉现状 ----作为财神的银行现在不一样 一、银行业面临的舆论生态 1. 公众集体负面情绪的由来 案例:“银行才是弱势群体”奇葩言论的蝴蝶效应 2. 代“贷”相传的舆情反噬 案例:“断供门”背后的社会“仇银心理” 3. 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 案例:“珠海H银行不正当手段吸储”事件深度解析 4. 银行不改变就改变银行 案例: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革命” 二、银行业面临的声誉风险 1. “奇葩证明”类舆论风险 案例:长春农行“证明你爸是你爸”事件 2. “投资陷阱”类产品危机 案例:河南村镇银行赋红码事件背后的投资陷阱 3. “自动吐钱”类系统故障 案例:宿迁建行ATM机自动吐钱事件 4. “就是农民”类服务差错 案例:杭州N银行“农民就是农民”事件 5. “爱富嫌贫”类导向偏差 案例:工商银行“爱富嫌贫”事件折射的银行业通病 6. “高管落马”类重大变故 案例:港股上市银行高管接连落马的声誉风险 7. “道德失范”类员工行为 案例:招行管培生被爆“桃色”事件 8. “投资失误”类经营问题 案例:沧州银行挤兑事件 第二讲:重回巅峰----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顶层设计 一、建章立制:对标管理办法构建声誉风险管理“基本法” 1. 管理办法的修订 2. 管理应急预案制定 3. 管理工作操作规程 4. 事件分级响应机制 5. 管理工作考评制度 二、诊断评估:全面体检洞察本行潜在声誉风险 1. 声誉风险诊断性评估 2. 重大项目声誉风险评估 3. 突发事件声誉风险评估 4. 声誉风险监测结果研判 第三讲:运筹帷幄----科学准筹备声誉风险解决方案 一、科学研判:声誉风险事件的多维联动风险研判 1. 风控团队的风险研判 2. 智库团队的风险研判 3. 数据平台的风险研判 二、护航准备:声誉风险护航的战前准备工作 1. 队伍准备:舆论引导团队进入战斗姿态 2. 账号准备:信息发布账号预留空间备用 3. 口径准备:突发事件统一口径拟写确定 4. 资源准备:应急处突所需媒体资源准备 经典案例全解1:清算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咨询全案解析 第四讲:保驾护航----科学解决声誉风险 一、应急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斗争博弈 1. 启动预案:视风险等级启动对应级别应急预案 2. 态势研判:组织多方力量对舆情态势及时研判 3. 线上引导:网评队伍迅速出动各平台正面引导 4. 线下公关:风控团队立即行动推进线下协商谈判 二、形象修复:重大负面过后的正面宣传 1. 正面宣传对冲负面 2.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3. 新闻发布媒体沟通 4. 邀请大V开展采风 5. 员工教育深刻反思 经典案例全解2:J市农商行声誉风险年度实战比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