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测量管理与现代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课程大纲 一、公路工程基础与测量管理概论 (一)公路工程的基本组成、分类、分级以及技术标准。 1、公路的分类与分级 2、公路工程的组成与结构 3、公路工程相关规范与标准 (二)项目测量管理的定义、范畴、重要性及目标,与公路工程建设的紧密联系。 (三)项目测量管理流程与实施 1、测量项目的前期策划 2、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与维护 3、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监控 4、测量数据的管理与分析 二、现代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一)路基施工技术 1、路基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清理 (2)测量放线 (3)施工材料与设备准备 (二)路基土石方工程 1、路堤填筑 填料的选择标准与质量要求,包括颗粒大小、含水量、强度等指标。 填筑方法,如水平分层填筑、纵向分层填筑、混合填筑等的适用条件与施工要点。 压实工艺,如压实机械的选择、压实遍数与压实度检测方法。 2、路堑开挖 开挖方式,如横挖法、纵挖法、混合式开挖法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三)路基排水工程 1、地面排水设施 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的设置原则与施工要求,确保排水顺畅。 急流槽、跌水的构造与施工方法,提高排水效率。 2、地下排水设施 盲沟、渗沟、渗井的作用与施工工艺,有效排除地下水。 排水管道的铺设与连接,保证排水系统的密封性。 (四)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1、边坡防护 植物防护,如种草、植树、铺草皮等的作用与施工要点,兼顾生态与防护功能。 工程防护,如抹面、喷浆、浆砌片石护坡等的适用条件与施工工艺。 2、支挡工程 挡土墙的类型与构造,如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挡土墙的特点。 挡土墙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确保支挡结构的稳定性。 三、路面施工技术 (一)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 1、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基层的施工工艺,包括材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施工 2、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基层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方法。 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保证基层强度与稳定性。 (二)沥青路面施工 1、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性能 (1)沥青的种类与技术要求,根据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沥青。 (2)集料的选择与级配,影响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关键因素。 (3)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步骤。 2、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控制好温度与搅拌时间。 (2)运输过程中的保温与防离析措施。 (3)摊铺作业,摊铺机的操作与摊铺厚度、平整度控制。 (4)碾压工艺,初压、复压、终压的顺序与要求。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1、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1)原材料的选择,如水泥、骨料、外加剂等的质量要求。 (2)配合比设计的步骤与方法,满足强度、工作性等要求。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1)模板安装与钢筋布置,保证结构尺寸与钢筋位置准确。 (2)混凝土的搅拌、运输与浇筑,防止混凝土离析与分层。 (3)振捣、抹面与拉毛处理,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与抗滑性能。 (4)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与切缝,确保混凝土强度增长与防止裂缝产生。 四、施工质量控制与测量管理协同 (一)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检测方法,结合测量数据进行质量评估。 (二)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措施,利用测量手 段进行问题排查和整改效果监测。 (三)项目测量管理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通过测量保障施工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五、新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项目测量管理和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应用,如 BIM 技术、智能施工设备等。 (二)绿色环保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以及对测量管理和施工技术的新要求。 (三)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和项目测量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