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前沿 1、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日益成为引发全球变化的主要动因,尤其是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更是引发了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改变了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使地球趋于变暖。 2、随着各国对于低碳经济的偏重,低碳技术也快速的发展,CCUS、工业低碳、农业低碳、交通低碳、 3、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能源消耗需求的增长。中国完成经济发展目标的过程中,由高碳驱动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将推动“碳达峰”峰值高度抬高,为“碳中和”的实现带来更大的“斜率”压力。 课程收益 1、通过课程了解低碳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的低碳技术对于各类产业的影响 2、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低碳的产业路径 3、充分了解各个产业的低碳技术和低碳发展模式 4、为本公司的地方发展寻求新的思路 课程时间 3-4天 pm9:00—12:00 or pm14:00-17:00 课程形式 讲授法、现场研讨法、游戏法、情景分析法、电影教学法等 课程对象 1、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 2、企业中企管管理人员 3、环安卫部门领导 4、各部门领导 课程纲要 引言:1、能源转型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驱动力 2、共同富裕的低碳发展之路—浙江篇 第一单元 碳中和下的低碳技术及方向 一、碳中和的核心 1、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 2、“双碳”目标核心是形成“绿色发展” 3、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4、彻底改变经济发展方向 5、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中国“碳中和”挑战: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耗 1、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2、第二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3、降碳成本所带来的机遇和资金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三、碳中和目标驱动经济向绿转型 1、发展思路调整---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发展方式转变 3、产业结构调整 4、产业延伸调动发展转变 四、碳中和愿景的技术支撑体系 1、供给侧和消费端共同发力 2、能源供给侧调整 3、产业供给侧调整 4、能源消费侧的转变 5、产业消费侧的调整 6、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 五、面向碳中和目标的重大趋势 1、供给侧能源结构的彻底转变 2、需求侧高度电气化 3、绿色建筑和BIPV的普及化 4、实现高水平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六、全球最佳实践案例筛选 1、哥本哈根全球首个碳中和城市计划 2、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 3、乌兰察布源网荷储示范项目 4、宝丰能源国家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 5、加州Google Bay View园区 6、深圳未来大厦 7、金风科技零碳智慧园区项目 8、大兴机场 9、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10、…… 第二单元 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 一、CCU/S技术的概论 1、CCU/S的定义 2、专业术语 3、CCU/S 的必要性 4、全球、欧盟和德国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状况 二、中国的CCU/S 现状 1、中国CCU/S 现状 2、政治战略 3、CCU/S 作为减缓选项的预期作用 4、CCU/S技术现状 三、CCU/S 作为气候减缓选项的作用 1、与其他气候减缓选项的比较 2、水泥行业的CCU/S 3、电力部门的CCU/S 4、钢铁行业的CCU/S 5、化学工业的CCU/S 6、制氢领域 8、负排放 四、CCU/S 技术 1、二氧化碳捕集 2、二氧化碳运输与封存 3、二氧化碳利用 4、经济分析 五、CCU/S 作为气候缓解方案的系统分类 1、方法论 2、评估 3、分类 第三单元 新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技术 一、新能源发电技术 1、重点推广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 2、集中式大规模新能源耦合 3、分布式能源与产业融合发展 4、依托“互联网理念+互联网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高质量发展 5、风电、太阳能发电的相关文件 二、全新的发电技术介绍 1、人造太阳(EAST) 2、波浪能发电 3、水伏发电技术 4、光储集成同步发电机 5、…… 三、新能源电力和产业融合 1、新能源+成为趋势 2、新能源+的方向 3、新能源+的形态 4、新能源+…… 四、储能技术的概论 1、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地位 2、物理储能 3、化学储能 4、电磁储能 五、不同类型储能技术 1、抽蓄储能 2、压缩空气储能 3、盐穴储能 4、重立储能 5、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 6、化学储能---…… 六、长时储能迎来发展机遇 1、新型液态金属电池为革命性储能技术 2、“热岩”储能为前沿长时储能技术之一 3、钠离子电池储能 七、能源类技术盘点 1、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综合利用 2、储能技术 3、新型电力系统技术 4、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5、我国煤炭清洁低碳高效开发利用领域 6、安全高效先进核能技术 7、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 第四单元 能源互联网 一、能源互联网的概论 1、能源互联网的定义---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 2、发展历程 3、核心技术 4、特点 二、关键技术分析 1、先进传感技术 2、大数据处理技术 3、云计算技术(边缘计算、类脑计算、量子计算) 4、网络传送技术 5、AI技术 6、数字孪生技术 7、…… 三、典型应用场景探讨 1、工业元宇宙 2、能源管理领域 3、工业应用领域 4、智能家居领域应用 5、城市管理领域应用 四、能源互联网发展新趋势 1、城乡光储充走向一体化、数字化 2、电动汽车V2G规模化 3、建筑冷热负荷成为峰谷电消纳主力 4、液态阳光甲醇承载氢能长时间出呢呢 5、隔墙售电新工具从乡村包围城市 6、电气创新产品企业标准化程度高 第五单元 氢能技术 一、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概况及政策 1、氢能政策导向 2、氢能产业规模及分布 3、中国氢能政策 4、区域政策 5、创新性政策 二、中国氢能产业规模进展及趋势 1、电解水制氢 2、氢能交通应用及基础设施 3、化工应用 4、发电储能等应用 三、氢基能源制取 1、绿氢制取—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 1.1电解水制氢 1.2光解水制氢 1.3生物质制氢 2、绿氨制取 3、绿醇制氢 4、绿色氨基能源发展空间 四、氢基能源流动管理 1、氢能源储存技术 2、氢能源车船运输 3、氢能源管道运输 4、氢能源规模化运输经济性 5、“西氢东送” 五、氢能能源应用的方面 1、工业领域应用 2、交通领域应用 3、电力领域应用 4、建筑领域应用 六、新型能源体系的氢地位 1、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发展趋势 3、结块构建“源网荷储”智能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 4、加快构建“产供运用”一体化的新型油气系统 5、积极布局“电-氢-资源”沟壑互为支撑的新型能源体系 七、“十五五”时期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形势研判 1、“十五五”时期氢能产业将面临的新形势 2、发展思路 3、“十五五”时期氢能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1、提高氢能技术经济性 3.2、提高氢能产业链完备性 3.3、建立清洁低碳氢供应体系 3.4、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 3.5、氢能产业培育为出口新增长点 第六单元 工业低碳技术 一、工业低碳的概论 1、工业低碳的概念 2、工业低碳的构成 3、工业低碳的策略 4、工业低碳面临的挑战 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1、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2、推动新兴产业绿色低碳高起点发展 3、培育制造业绿色融合新业态 4、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基础能力 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 1、工业节能降碳技术 2、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 3、高效节能装备 四、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应用实施方案(降碳、无碳、去碳、数字) 1、铝业企业低碳技术应用 2、低碳钢铁低碳技术应用 3、低碳混凝土技术应用 4、低碳水泥技术应用 5、低碳石化的技术应用 6、低碳沥青前言技术 7、化工领域的低碳技术 五、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案例集 1、节能降碳 2、能源转型 3、循环利用 4、绿色生产 5、绿色金融 第七单元 建筑低碳技术 一、低碳建筑的概论 1、低碳建筑的概念 2、低碳建筑的内容 3、低碳建筑的评价标准 4、低碳建筑的 二、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发布日期:2021-10-21) 1、促进区域和城市群绿色发展 2、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 3、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4、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 5、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 6、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7、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 8、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三、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5日) 1、提升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 2、推进城镇既有建筑改造升级 3、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 4、推动建筑用能低碳转型。 5、推进供热计量和按供热量收费 6、提升农房绿色低碳水平 7、推进绿色低碳建造 8、严格建筑拆除管理 9、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 10、完善建筑领域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 11、强化法规标准支撑 12、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四、建筑的低碳技术 1、建筑能源供给低碳技术(可再生能源应用) 2、建筑围护结构低碳技术 3、建筑设备低碳应用 4、建筑设备低碳应用 5、建筑运营管理低碳技术 6、智能建造与新型工业化技术 7、建筑拆除及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 8、绿色种植技术 9、被动式建筑 五、低碳智慧建筑技术创新发展 1、物联网技术 2、数字孪生技术 3、数字挖掘技术 4、能源微网技术 5、大模型技术 六、建筑低碳标准规范 1、评估标准 2、设计标准 3、规范标准 3.1、智慧城市、设备联接管理与服务平台计划书要求 3.2、节能评估技术导则 公共建筑项目 3.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3.4、意愿建筑运行维护技术标准 3.5、…… 七、各省“十四五”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行动 1、国家和省级地区“十四五”时期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主要指标情况 2、国家和省级地区公开发布“十四五”期间绿色建筑相关规划一览 第八单元 交通低碳技术 一、低碳交通的概论 1、低碳交通的定义和重要性 2、低碳交通的发展现状 3、低碳交通工具的兴起 4、自行车共享的普及 5、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 二、低碳交通与低空经济 1、低空经济的概论 2、低空交通 3、低空物流 4、…… 三、低碳交通的各种政策汇总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2、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3、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 4、交通运输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度) 5、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6、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7、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8、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9、关于组织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申报工作的通知 10、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 四、低碳交通的技术梳理 1、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技术 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 3、节能减排技术、交通网与能源网融合 4、运输服务绿色环保技术 5、交通运输智慧化技术 6、高效化运输组织技术 7、绿色能源系统整合 8、低碳施工管理实施 9、低碳建设材料应用 第九单元 农业低碳技术 一、低碳农业的概论 1、低碳农业概念 2、低碳农业的核心特征 3、低碳农业的实现途径 4、低碳农业的发展潜力 二、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7日) 1、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利用 2、促进农业用水节约高效 3、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 4、加强畜禽粪肥还田利用 5、加强秸秆综合利用 6、加快农村生活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 7、推进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 8、提升农业生态价值,推动农业节能降碳 9、推行绿色循环 10、发展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 三、低碳农业的类别和项目 1、农业生产方式 2、农业资源利用 3、农业能源利用 4、农业碳汇建设 5、农业废弃物处理 6、农产品加工与流通 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 1、稻田甲烷减排技术 2、农田氧化亚氮减排技术 3、保护性耕作固碳技术 4、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技术 5、反刍动物肠道甲烷减排技术 6、畜禽粪便管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7、牧草生产固碳技术 8、渔业综合养殖碳汇技术 9、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 10、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后言: Q&A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