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成果商业转化管理体系》课程大纲 一、课程名称:《科研成果商业转化管理实务》;又名:《科研成果商业转化管理体系》 二、课程目的:
- 提升认识: 增强参训领导对科研成果商业化的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其在推动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 理论掌握: 掌握科研成果商业化的基本理论、流程、方法和策略,包括成果识别、保护、评估、转化和商业化管理等。
- 技能培养: 培养参训领导在科研成果商业化过程中所需的管理、沟通、谈判和风险控制的实际操作能力。
- 创新驱动: 激发创新思维,构建持续创新机制,通过科研成果商业化持续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
- 实战准备: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提升应对实际科研成果商业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的能力,以及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三、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参训人员能全面掌握科研成果商业化的关键知识点和流程设计。
- 技能目标: 参训人员能熟练运用相关工具和策略进行科研成果的识别、评估、保护和转化策略制定。
- 实践目标: 参训人员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研成果商业化策略,完成从科研到商业转化的全过程,并能有效管理整个过程。
- 创新目标: 参训人员能积极探索科研成果商业化中的新模式、新思路和新策略,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
四、适合人群:科研院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五、课程时间:2天12小时 六、课程大纲: 第一讲 研成果商业转化管理体系概览 1. 科研成果商业转化的重要性 o 1.1. 对企业战略的推动作用 o 1.2. 对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 科研成果商业转化管理体系的定义与构成 o 2.1. 管理体系的定义 o 2.2. 管理体系构成要素 第二讲:构建科研成果商业转化的组织结构 1.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o 1.1. 灵活高效原则 o 1.2. 目标导向原则 2. 关键岗位与职责 o 2.1. 成果识别与转化负责人 o 2.2. 项目管理团队 o 2.3. 市场分析与商业评估团队 3. 全作机制建设 o 3.1. 内部协作机制 o 3.2. 外部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o 3.3 外部合作管理标准:ISO56003 第三讲:科研成果的识别与保护 1. 科研成果的识别 o 1.1. 成果识别的方法与步骤 o 1.2. 成果的可商业化评估 2. 知识产权保护 o 2.1. 知识产权的分类与申请 o 2.2. 知识产权的维护与运用 o 2.3. 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ISO56005 3. 知识产权经营 o 2.1. 专利策略 o 2.2. 专利布局 第四讲:科研成果的评估与转化 1. 成果的价值评估 o 1.1. 成果评估的方法与工具 o 1.2. 成果评估的实践案例分析 2. 成果的转化策略 o 2.1. 成果转化模式的选择(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创办企业等) o 2.2. 成果转化的运营管理 o 2.3. 成果转化中的风险管理 第五讲:科研成果的商业化管理体系 1. 建立成果商业化团队 o 1.1. 团队组建与职责分配 o 1.2. 团队成员的能力提升 2. 制定管理流程与制度 o 2.1. 商业化流程的优化设计 o 2.2. 制度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3. 持续创新与效益分析 o 3.1. 成果商业化过程中的持续创新机制 o 3.2. 成果商业化的效益评估与分析 第六讲:科研成果商业转化流程和操作手册 1. 流程设计与优化 o 1.1. 成果识别流程 o 1.2. 成果评估与商业评价流程 o 1.3. 技术转让与许可流程 2. 操作手册编制 o 2.1. 手册的功能与意义 o 2.2. 操作手册的结构与内容 第七讲:管理支撑系统 1. 财务管理与预算控制 o 1.1. 成果转化财务模型 o 1.2. 预算控制与成本管理 2. 信息管理系统 o 2.1. 成果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o 2.2. 数据管理与保护 3. 风险管理与法律支持 o 3.1. 风险识别与评估 o 3.2. 风险控制策略 o 3.3. 法律支持与知识产权保护 第八讲:绩效管理与持续改进 1. 评价指标与绩效评价 o 1.1. 科研成果商业转化的关键绩效指标(KPI) o 1.2. 绩效评价模型与方法 2. 案例研究与分析 o 2.1. 成功案例分享 o 2.2. 失败案例剖析与教训 3. 持续改进与创新 o 3.1. 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与迭代 o 3.2. 创新机制的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