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以利动:孙子兵法的竞争博弈智慧》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前孙子者,孙子不能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 茅元仪 《孙子兵法》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一个传奇,古今中外,无数人顶礼膜拜。在这部书中,蕴含了无数制胜的谋略和秘密,后人对此会有很多疑问: ● 问题1:孙子说:兵以诈立 -- 不诈就不能战场取胜么? ● 问题2:孙子说:上兵伐谋 -- 伐交为什么会不如伐谋? ● 问题:3:孙子说:知彼知己 -- 知彼知己一定百战不殆? ● 问题4:孙子说:五事七计 -- 现代场景到底怎么运用? ● 问题5:孙子说:不可先传 -- 为什么还要传这本兵书? 军事组织是人类历史上效率最高的组织体系。兵法研究所提出的谋略之道、行动之法、攻守之宜、选将之理,不仅有助于政府的管理、企业的组织和商场的竞争,还有助于提高个人洞晓世事,练达人生的能力。阅读《孙子兵法》,体悟经营之道,可以为自己开启一个崭新的视界。 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中国的传统智慧——调和论——不同,《孙子兵法》是中国文化竞争博弈智慧的一个重要体现,学用辨证,道术未裂,具有很强的实用、实战价值。 《兵以利动:孙子兵法的竞争博弈智慧》课程,是专门为中高级管理者开设的管理素养提升核心课程之一,提供理论与实践的辩证。 【课程定位】 为组织战略贯彻创造共同语境 【四大基石】 课程基础理论的选用,决定了课程的应用边界和融摄力,决定了课程在实践场景中的落地 方向和落地程度。本课程以“文化-心理结构”、“管理的历史维度”、“系统思考”、“决策助推”为基础理论基石,保证了课程的高度、宽度、厚度和温度,方便中高层受众从中能获得观点的碰撞,中基层受众从中可学到知识和方法。
【五项收益】 ● 收益1:生存法则 -- 在国际政经地缘剧烈变动的时代重温兵法思维 ● 收益2:竞争思维 -- 在中国文化智慧底层逻辑当代辨证中把握博弈 ● 收益3:问题导向 -- 让所有学员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和方法离开 ● 收益4:内化训练 -- 促使兵家智慧与岗位经验相结合是课程的目标 ● 收益5:重构范式 -- 重构管理者应对当前不确定性环境的思维范式 【四个亮点】 ● 跨学科:管理实践、经济政策、文化逻辑、历史经验,助推“拓展视野” ● 跨文化: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助推“融会贯通” ● 重案例: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古今中外、言之有据,助推“借鉴创新” ● 重实操:底层逻辑、科学理论、实用方法、简单工具,助推“即学即用”
【课程对象】 1、组织机构中的中高级管理者 2、组织机构的中青年储备干部 【培训形式】 根据课程需求及教学协商,设计组合培训形式: ● 线下课程:通过定期安排的课程,系统学习 ● 教练助推:通过教练的助推引导,学练合一 ● 线上答疑:针对课程的相关问题,定时答疑 ● 定期复盘:根据教学的具体需求,组织复盘 【课程时间】 1-2天 (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认知破壁 -- 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 1、历史智慧 (1)痛点:智慧风险与不确定性 (2)起点:还至本处,愿乐欲闻 (3)支点: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2、职业素养 (1)不知不觉的“职业脱轨” (2)引人深思的“素养模型” (3)管理的挑战“没有新事” (4)竞争智慧是一种“负熵” 第二部分:见字如面 -- 孙子与《孙子兵法》 1、“孙子”其人 -- 三事 (1)齐人孙武 (2)吴宫教战 (3)柏举之战 2、《孙子》其书 -- 四最 (1)中国现存最早的一本兵书 (2)中国古代最好的一本兵书 (3)中国最入人心的一本兵书 (4)中国具有世界影响的兵书 第三部分:三常道 --《孙子兵法》与中国文化 1、常道一:一个天下 -- 久分必合(周期性) (1)三个特征 (2)两股力量 (3)三个中心 (4)两个周期 2、常道二:两个盲区 -- 文明早熟(两面性) (1)“一家”与“百家”共生 (2)“和谐”与“竞争”共存 3、常道三:两个辩证 -- 底层逻辑(系统性) (1)思维辩证--对立统一(兵阴阳) (2)行为辩证--时空时位(虚实论) 第四部分:六诡道 --《孙子兵法》与竞争博弈 1、诡道一:庙算 -- 因利制权 (1)“筭”的原则 (2)“筭”的条件 2、诡道二:全争 -- 战略结构 (1)伐谋:战略定位 (2)伐交:资源组合 (3)伐兵:胜于易胜 (4)攻城:为不得已 3、诡道三:击虚 -- 主攻方向 (1)避其实 (2)冲其虚 (3)夺其心 (4)致其虚 (5)镒称铢 4、诡道四:出奇 -- 战术手段 (1)案例辩证一:邓艾袭蜀 (2)案例辩证二:仁川登陆 (3)案例辩证三:诺曼底登陆 5、诡道五:齐勇 -- 组织保障 (1)选将、练卒 (2)愚兵、投险 6、诡道六:任势 -- 借力打力 (1)知势 (2)乘势 (3)造势 第五部分:大道至简 -- 职业素养精进的简化步骤 1、第一步:一条途径 -- 精进不迷路 2、第二步:三种境界 -- 自查有标准 3、第三步:十六字诀 -- 高人常提点 4、第四步:入手之处 -- 小心自求证 第六部分:《孙子兵法》原文导读 注:此部分内容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