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朱国丰 国家人社部中国劳动保障报法律事务中心劳动关系专业顾问 人社部就业指导中心专业讲师 中国政法大学劳动法援助律师 常年主持《中国劳动保障报》--“员工关系360”、“答疑解惑”栏目;为人社部《劳动和社会保障 法规政策专刊》、《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多家杂志撰文。主持编写《HR进阶指南》等人力资源法务实战型书籍。 国内顶尖的劳动法与员工关系管理专家,劳务派遣转型管理实战专家,著名培训师。 曾经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工作,专注于员工关系管理、规章制度设计、劳务派遣转型、社会保险实务、离职员工处理等法律实务,在员工群体性事件处理、跨区域劳动法律治理、用工项目改革等领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国家劳动法规政策,主持参与多家企业用工项目改革,顺利帮助企业解决多种劳动纠纷。 先后服务的企业有:中国电子、中国联通、通用(中国)、LG化学、松下电器、中国移动、中国邮政、太古中萃集团、胜利油田、中外运、中国建设、国家电网、江汉油田、中国机械设备集团、中国人寿、中国医药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海南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南方航空、中国一汽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成都电力公司、甘肃电力投资、山西电力、河南许继集团、三精药业、哈药集团、哈尔滨啤酒、航天科工集团、湖南烟草、山西焦煤集团、中铁建、大唐集团、塔塔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首都机场、中国国际人才中心、中国化工集团、卡夫食品、欧莱雅、沃尔沃、山东临工、山东龙大、新华联集团、韩美药品、人民日报、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诺基亚、等多家单位的劳动法专业顾问。 【授课经验】 作为常年活跃于人力资源法务培训第一线的专家,在近500场的授课中,朱老师通过企业HR能够听得懂的语言,从法理逻辑入手,结合亲自处理的大量实战案例进行分析,使学员在幽默、轻松的氛围里理解法律、掌握政策,具有很强的授课感染力。现场学员通过案例探讨、答疑互动,受益匪浅。 【主要课程】 1、《规章制度设计与问题员工处理实务》 2、《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劳务派遣与养老保险改革》 3、《社会保险法解读与企业社保成本控制》 4、《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与劳动合同签订技巧》 5、《新法律体系下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预防暨规章制度、协议文本设计》 6、《工伤保险条例权威解读与工伤风险处理实务》 7、《用工模式转型设计与劳动用工十大风险及应对方略》 8、《劳务派遣转型及业务外包实务研究》 9、《多元化用工模式优劣比较及成本控制》 10、《考勤、加班、假期管理及员工调岗风险防范》 【最新课程及项目介绍】 劳务派遣转型、《调整用工方案》设计及实施指导 1、劳务派遣用工比例构成的深入解读; 2、实现劳务派遣用工比例下降的“两个方向、四个方法”; 3、能否以集团公司的用工总量为统计口径,计算10%的劳务派遣用工比例? 4、企业没有进行调整用工方案备案及降低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的法律责任; 5、调整用工方案制定的原则、思路、目标、路径是什么? 6、业务外包是不是劳务派遣转型的唯一出路?用工调整是不是“一包就灵”? 7、什么是“假外包、真派遣”?如何加以区分? 8、实现业务外包,企业必须回答哪三个问题? 9、业务外包过程中,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务派遣员工的意愿引导和风险控制应注意哪些? 10、外包公司的选任原则及平稳用工考量; 11、劳务派遣公司能否自我转型?转型成外包公司的难点有哪些? 12、业务外包过程中,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如何计算? 13、为什么说管理理念的转型是用工单位能否做好外包的关键? 14、如何通过转变用工方式,帮助企业完成短期化用工的成本优化? 15、如果企业不能实现劳务派遣员工的批量转正(直接签订劳动合同),那么还有其他哪些选择? 16、无法实现外包的业务,怎样完成劳务派遣人员的分流? 17、如何在满足现有用工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员工的平稳过渡? 18、劳务派遣用工形式还能否继续使用?怎样使用新的规则? 19、“三性”岗位确定的方法及五个步骤; 20、怎样通过制度建设实现“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否“同福利”?如何防范操作中的误区? 21、企业劳务派遣转型中,应当避免群体性纠纷、历史性矛盾集中爆发,切忌用工调整“一刀切”; 22、调整用工的组织准备、文件准备有哪些注意事项? 23、调整方案制定后,如何做好实施前的谈判准备? 24、企业确定分流调整对象的原则?哪些人做业务外包?哪些人留用劳务派遣?哪些人适用其他用工方式? 25、劳务派遣员工或者(和)劳务派遣公司不配合,用工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哪些?怎么应对? 26、调整用工的时间选择和方式选择? 27、如何通过文件签署实现用工调整合法合规? 28、外包后人员的管理方式应对如何调整? 29、今后劳务派遣公司的选任原则? 30、调整用工方案是否应当经过职代会讨论表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