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没有难找的讲师,职业讲师,商业讲师,培训师,讲师库-北京昭智教育

刘向明:超级面试官——高潜力人才的面试甄选

[复制链接]

          刘向明老师主页

超级面试官——高潜力人才的面试甄选
(6课时)
一、课程推荐
版权课程【国作登字-2021-A-01223287】本课程由管理作家刘向明主持开发,内容经由跨行业的种子用户,历时12年的检验。实践证明,本课程能教会学员,甄选和发现高潜力人才,用一句话评价本课程,是“慧眼识才,练就识人慧眼,躬行见贤思齐”。
二、课程背景
1.  应对模糊——万事通:在企业里,不可避免在存在着模糊任务、模糊角色和模糊成果。这些模糊因素,需要高潜力人才去应对。
2.  永续经营——千里马:高潜力人才的甄选标准,就是企业理念的人格表现。企业百年基业的愿景,需要千里马式的素质模型。
3.  识人慧眼——百宝箱:本课程提炼出了,针对高潜力人才的全面测试,面试官按图索骥,就能成为拥有识人慧眼的伯乐。
三、课程逻辑
1.  外显特征:高潜力人才有三个外显特征,高适应、高绩效、高成长。高适应是职业适应性广,高绩效是绩效水平高,高成长是成长迅速。本课程还列举了高潜力人才的内隐特征,让人才识别有章可循。
2.  内在根源:高潜力人才的卓越表现,都有内在的根源,内在根源包括认知模块、行为模式、人格特质、个人经历。本课程列举了高潜力人才的内在根源,让人才识别有的放矢。
3.  分层递进:选拔高潜力人才,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测试“有智慧”,即构成智慧的认知模块;第二步测试“有能力”,即构成能力的行为模式;第三步测试“无短板”,即会妨碍绩效的深层特质;第四步测试“有强项”,即会促进绩效的深层特质;第五步测试“有经历”,即会提升自我效能的经历。五步测试,见下面的示意图。
                              
四、课程收益
1. 识人慧眼——发现高潜力人才。通过学习,学员能掌握高潜力人力的五个内隐特征,即有智慧、有能力、无短板、有强项、有经历。课程传授针对这五个特征的甄选技巧,这能让学员拥有发现高潜力人才的识人慧眼。课程内容包括,6个认知模块、5个行为模式、4个障碍特质、4个促进特质、5个效能经历,24个测试
2. 见贤思齐——成为更好的自己。本课程的最大收益,是找到成为更好自己的路径。每个人都有成为更好自己的上进欲望,只是,何谓更好的自己,我们没有做过认真的思考。通过学习,学员能找到更好自己的标杆。课程练习,有4个在现场完成的小组练习、11个课后的自我练习、5个课后完成的效能课题
五、适合对象
HRBP、招聘经理、中层经理
六、内容目录
第一章 认知模块:智慧所包含的认知模块 (1课时)
第二章 行为模式:能力所包含的行为模式 (1课时)
第三章 障碍特质:会妨碍绩效的深层特质(1课时)
第四章 促进特质:会促进绩效的深层特质(1.5课时)
第五章 效能经历:会强化效能的个人经历 (1课时)
第六章 排除干扰:会误导面试的人际效应 (0.5课时)
七、课程进度
上午 9:00—12:00
第一章 认知模块:智慧所包含的认知模块 (1课时)
第二章 行为模式:能力所包含的行为模式(1课时)
第三章 障碍特质:会妨碍绩效的深层特质(1课时)
下午 13:30—16:30
第四章 促进特质:会促进绩效的深层特质 (1.5课时)
第五章 效能经历:会强化效能的个人经历 (1课时)
第六章 排除干扰:会误导面试的人际效应 (0.5课时)
八、课堂形式
分组学习,便于学员参与课堂练习
九、课堂练习
小组练习1:第一章的练习,认知模块的模拟测试
小组练习2:第三章的练习,障碍特质的模拟测试
小组练习3:第四章的练习,促进特质的模拟测试
小组练习4:第五章的练习,效能经历的模拟排序
十、内容大纲
前言 原理解析:为什么招聘高潜力人才
本章解答的问题:高潜力人才,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一 应对模糊:企业需要高潜力人才,去应对三种模糊
1.   任务模糊:未曾清晰定义的陌生任务,如开拓新市场
2.   角色模糊:不能明确分工的团队协作,如研究新课题
3.   成果模糊:没有量化标准的未来产品,如开发新产品
二 内隐特征:高潜力人才的内隐特征,四有一无 WASTE
1.  有智慧:拥有构成智慧的认知模块 Wise
2.  有能力:拥有构成能力的行为模式 Able
3.  无短板:没有妨碍绩效的深层特质 Shortcoming
4.  有强项:拥有促进绩效的深层特质 Talent
5.  有经历:拥有强化效能的个人经历 Experience
ü  本章的教学目标:看全局——让学员理解高潜力人才的意义
第一章 认知模块:智慧所包含的认知模块
本章解答的问题:面试当中,要测试哪些认知模块?
一.什么是智慧: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两种理性
1.   工具理性:效果、效率,以高效思维为手段
2.   价值理性:爱人、爱己,以人的福祉为目的
二.智慧包括哪些认知模块
1.   工具理性:思维活动的全面与深刻,思维逻辑性
2.   价值理性:成就对应的不自觉动机,思维利他性
3.   自我接纳:对自我特质的接纳程度,思维真实性
4.   反省心智:对自我思维的监控反思,思维自洽性
5.   认知好奇:对理性知识的探询动力,思维系统性
6.   广泛专注:意图专注迅速进入沉浸,思维成效性
l  小组练习1:逻辑思维的模拟测试
ü  本章的教学目标:测智慧——让学员掌握认知模块的测试技巧
第二章 行为模式:能力所包含的行为模式
本章解答的问题:面试当中,要测试哪些行为模式?
一.什么是能力
1.   能力的定义:主客一体的意图行为模式
2.   能力的要素:能力主体、能力客体、行为模式
二.能力包括哪些行为模式
1.   主体行为:跨情景的共同行为,能力的主体
2.   客体行为:对象性的差异行为,能力的客体
3.   突击行为:短时期的全力以赴,能力的宽度
4.   长期行为:不间断的日积月累,能力的高度
5.   系列行为:目标性的自我优化,能力的成果
ü  本章的教学目标:测能力——让学员掌握行为模式的测试技巧
第三章 障碍特质:会妨碍绩效的深层特质
本章解答的问题:高潜力人才,为什么能全面发展?
一 障碍特质:妨碍能力进步的心理特质
1.  因果清晰:障碍特质可以解释低绩效
2.  稳定特质:障碍特质可以预测低绩效
3.  障碍特质:困惑失察、失败预判、攀比接纳、管束依赖
二 困惑失察:什么特质会妨碍计划性
1.  妨碍表现,不能制定长远计划
2.  障碍根源,过程规划不严谨
3.  测试方法,景仰依据、名言局限
三 失败预判:什么特质会妨碍执行力
1.  妨碍表现,不能迅速投入工作
2.  障碍根源,成果预测不积极
3.  测试方法,任务探索、具体建议
四 攀比接纳:什么特质会妨碍合作性
1.  妨碍表现,不能广泛联络众人
2.  障碍根源,人际互动不亲和
3.  测试方法,人际视角、行为榜样
五 管束依赖:什么特质会妨碍责任心
1.  妨碍表现,不能改善工作行为
2.  障碍根源,行为缺陷不反思
3.  测试方法,困扰道歉、失误自省
l  小组练习2:障碍特质的模拟测试
ü  本章的教学目标:筛短板——让学员掌握障碍特质的筛查技巧
第四章 促进特质:会促进绩效的深层特质
本章解答的问题:高潜力人才,为什么有能力特长?
一 促进特质:促进能力成长的心理特质
1.  因果清晰:可以解释高绩效
2.  稳定特质:可以预测高绩效
3.  促进特质:长段思考、动作自觉、先验欣赏、冲动延迟
二 长段思考:什么特质会促进计划性
1.  促进表现,对工作过程的反复推演
2.  绩效优势,思考过程的自我检查
3.  测试方法,原则演化、决策复盘
4.  自我练习,主题重组
三 动作自觉:什么特质会促进执行力
1.  促进表现,对工作行为的主动探索
2.  绩效优势,行为动作的自我尝试
3.  测试方法,障碍定点、技巧要点
4.  自我练习,帧格剧本
四 先验欣赏:什么特质会促进合作性
1.  促进表现,对合作潜力的主动发掘
2.  绩效优势,他人价值的积极欣赏
3.  测试方法,代际预期,高手发现
4.  自我练习,极致预期
五 冲动延迟:什么特质会促进责任心
1.  促进表现,对工作过程的持续优化
2.  绩效优势,自我行为的主动改善
3.  测试方法,理性目标、积习改变
4.  自我练习,跨界略读
l  小组练习3:促进特质的模拟测试
ü  本章的教学目标:选强项——让学员掌握促进特质的优选技巧
第五章 效能经历:会提升效能的个人经历
本章解答的问题:高潜力人才,需要经受哪些历练?
一 什么是自我效能
1.   能力信念:对意图结果所需能力的内在自信
2.   结果信念:对能力实施所得结果的内在自信
二 哪些经历可以提高自我效能
1.  困境求助:通过求助他人,找到路径、超越极限
2.  弱点克服:通过定位弱点、开发方案、逐步改善
3.  过程预控:通过规划过程、逐步实施、实现成果
4.  挫败安抚:通过深度共情、展望机会、激励他人
5.  原型迭代:通过主题聚焦、持续迭代、精益求精
三 效能经历测试
1.  困境求助测试,识别、搜索、说明、感谢
2.  弱点克服测试,正视、尝试、加强、愉悦
3.  过程预控测试,规划、推进、调整、实现
4.  挫败安抚测试,共情、担当、认可、展望
5.  原型迭代测试,作品、改进、持续、杰作
l  小组练习4:效能经历的模拟排序
ü  本章教学目标:验经历——让学员掌握效能经历的验证技巧
第六章 排除干扰:会误导面试的人际效应
本章解答的问题:面试官会受哪些不自觉因素的影响?
一 人际效应:影响面试的四种人际效应
1.  桑丘效应:敌意泛化,追求自身安全,别人越弱我越安全
2.  斗牛效应:低阈应激,确保自身安全,投入战斗或者逃跑
3.  套娃效应:自证冲动,验证自我价值,和我相似就算优秀
4.  海绵效应:人际契合,补偿心理渴求,我和他越聊越投机
二 自我练习:面试官的自我练习
1.   成果回顾:调整认知顺序,实现理性识人
2.   图腾重塑:消除桑丘效应,修炼从容淡定
3.   好感解读:摆脱海绵效应,建设强大内心
ü  本章的教学目标:具慧眼——帮助学员提高对人际判断的觉察

使用道具

管理技能讲师|企业战略讲师|新媒体讲师|营销服务讲师|职场技能讲师|人力资源讲师|党政爱国讲师|财税金融讲师|生产管理讲师|其他类讲师|内训课程|讲师列表|公开课|

讲师库 | 讲师列表 | 账号登录 | 立即注册 | 网站地图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698 | 京ICP备2024062795号-1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