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没有难找的讲师,职业讲师,商业讲师,培训师,讲师库-北京昭智教育

邓涵兮:课程传递价值—培训师课程系统开发

[复制链接]

          邓涵兮老师主页

《课程传递价值—培训师课程系统开发》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业化的加速发展,企业管理已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快速转型。在转型过程中,提 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是必然的趋势,企业必须更加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在美国,一般的公司都拿出企业销售收入的5%用于员工的培训工作;像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每年用于员工培训和领导发展的费用都达到了 80亿元。
   加强企业培训,关键在于增加企业的“造血”功能,培养内部讲师,挖掘内部潜力,发挥内部讲师 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因为企业的内力永远大于外力。众多知名企业的实践证明,内部讲师在带动员工学习积极性、有效开展知识管理、降低培训开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首要要懂得培训流程是必须!人力资源每年要外请老师,要选择培训机构、选择老师、调研员工需求、评估训后效果等,面对众多的工作,就要求人力资源具备众多能力 。而建立企业自己的培训系统、培养自己的培训师队伍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人才匮乏瓶颈最有效的方法,建立了完善的培训系统和培训师队伍,企业就有了属于自己生产人才的“兵工厂”。你可以随时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生产需要的人才。
而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你有多少培训师队伍,而是你的培训师队伍有多少“产出“,你的培训师的“产出”的是精品还是次品。企业文化是靠培训传播和传承的。对于培训师而言,你存在的价值不是你讲课有多厉害,而是你的思想是否能够引导企业,员工积极向上,创造辉煌。培训师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学员三大收益】 
l 轻松掌握培训师必备的课程开发研究技巧;
l 能够独力完成商业水准课程大纲、课件与PPT的开发;
l 开发的课程能与企业情况紧密结合,并能得到参加学员和领导的支持;
l 将内容设计与演绎得更加实效生动,有效牵动每位参加学员的心弦;
l 摆脱思维的束缚,激发心灵能量;
l 不用再担心培训过程,原来培训效果可预见也有能力设计;
l 借助自己的培训技能获得职业生涯的高速成长。
【企业三大收益】 
l 全方位提升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整体水平与实战能力;
l 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企业独有的课程库和素材库;
l 规范完善企业培训管理体系,有效留住经验和优秀人才;
l 培训内容不再停留于表面与形式,直指问题核心与提升工作绩效;
l 有效缩短员工成长周期,快速复制企业精英提升效益;
l 建立全员参与支持的学习型氛围和企业文化,打造长青树企业
【学习对象】
l 企业培训经理、内部培训师、中高层管理人员等企业相关培训负责人
【本课程时间】
l 基础普及班3天(18课时)            
l 强化训练班5天(30课时)
【企业内训师】系列课程
l 《TTT培训师培训实战技能提升》4—5天(初级)
l 《演示管理与视觉化沟通》1天(中级)
l 《精美ppt制作技巧》2天(中级)
l 《打造一流的企业培训体系》2—3天(中级)
l 《演讲者智慧训练》1—2天(专项修炼)
l 《课程传递价值—培训师课程系统开发》3—5天(高级)
【培训方式】
l 精讲理论:上升哲学思想;
l 案例解析:回归问题本质;
l 工具演练:还原工作关键;
l 能力测评:效果科学检核;
l 分组竞赛:体验团队学习;
l 视频模拟:挖掘独特风格;
l 原理剖析:探寻动机真相;
l 心理建设:激发心灵潜能。
【课程大纲】
一级目录:(时间安排)
  
培训章节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
第一部分
课程导入(团队建设)、培训公约
3
本节为课程融入训练及准备部分
第二部分
课程核心 ---核心保证效果
3
本节为培训师课程开发前的基础
第三部分
确定需求 ---无问题不培训
6
本节为需求了解及课程受众分析部分
第四部分
破题命名 ---画龙点睛之笔
3
本节为课程开发前课题确定及命名方法
第五部分
制定大纲 ---左脑逻辑构建
6
本节为课程框架,逻辑思维建设
第六部分
点滴成材 ---右脑形象构建
3
本节为培训课程开发的素材选择及构成
第七部分
综合演绎
3
本节为课程开发后的试讲、修改、完善及演绎
以上课程共24个课时(4天),6课时/天
课程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导入、培训公约
l 团队建设(融冰活动)
l 小试锋芒:3分钟演讲
l 培训公约
第二部分:课程核心 ---核心保证效果
1、课程设计开发六大现状
2、用中心点把控方向
l 学员为中心   
l 培训不等于演讲
3、 用理论来构造体系
l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l 德鲁克、科特勒
l 13大类102个细分领域
4、 用经验来引起共鸣
l 做自己     
l 实战经验,而非纸上谈兵
5、用时效来保持新意
l 应景     
l 新意
6、用工具来保证效果
l 培训的道、术、法、器
7、运用企业管理工具
l 基础管理   
l 增进工具   
l 创新工具
第三部分:确定需求 ---无问题不培训
1、课程开发三大类型:
l 超市、大杂烩、量身定做
2、课程开发五问
l 背景
l 学员
l 目标  
l 内容
l 方式
3、  企业内训三大特点
l 类别杂、时间短、要效果
l 无问题不培训
l 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企业实际需求     
l 培训需求=解决问题
4、需求确定问题转化四大工具
l 剥洋葱     
l 层分法     
l 鱼骨图
5、需求寻找七大通路
l 面谈沟通法   
l 行为观察法   
l 资料数据收集法
l 问卷调查法   
l 小组讨论法   
l 自我分析法
l 重大事件分析法
6、需求分析现场演练
l 座谈法     
l 问卷调查     
l 电话沟通
第四部分:破题命名 ---画龙点睛之笔
1、著名培训师的课程名称分析
l 余世维     
l 曾仕强
2、  四大课程命名模式
l 模型量化法   
l 以小见大法   
l 问题悬念法   
l 中规中矩法
3、  课程名称四大细节
l 反映出课程目的与价值  
l 课程名称要具体
l 课程名称有吸引力        
l 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4、不同课程的命名法
l 员工类   
l 营销类   
l 人力资源类   
l 生产类   
l 团队类
l 课程现场拍卖会:我的课程我做主
第五部分:制定大纲 ---左脑逻辑构建
1、对策性鱼骨图制作,对策=大纲
l 对策型鱼骨图课程开发技巧
l 现场演练:课程大纲制作演练《如何提升执行力》
2、课程的金字塔结构分析
3、呈现课程大纲的四大逻辑结构
l 时间,举例《企业文化建设》
l 空间,举例《新员工成长》
l 对比,举例《赢在执行》
l 心智模型,举例《360度领导力》
4、思维导图制作课程大纲
l 解密思维导图
l 思维导图制作技巧
l A中心点   B线条   C色彩   D文字   E代码
l 思维导图制作课程大纲
l 现场训练:《有效沟通》《时间管理》《目标管理》
l 现场展示与发布
2、3小时即兴脱稿授课的设计大纲
l 临时任务,没时间做课件怎么讲课?
l 如何在课程现场迅速整理解决方案?
l 由同一个内核演变出15分钟至2小时的不同课程
3、标准化培训大纲设计
l 普通员工也可15-30分钟研发一门标准化课程
l 课件与培训师的分离,任何课程随时都有备选讲师
l 企业内部培训课件的备案与标准化管理
第六部分:点滴成材 ---右脑形象构建
1、素材四大境界
l 从“YES”到“哇塞”
l 信手拈来,通俗易懂  
l 生活中来   
l 新数据应用
l 企业经典细节案例   
l 精彩演绎故事
2、七大素材库建立
l 课堂、生活 、交换 、闭关 、电视 、网络 、企业
3、 信手拈来三字经训练
第七部分:综合演绎
1、全脑课程设计模式
l 四种课程表达模式
l 清楚、沉闷型   
l 混乱型   
l 刺激、好玩型  
l 卓越型
l 全脑培训方法应用
l 理性了解与感性表达
2、效果深化八大方法
l 演讲法优缺点分析与演练
l 问答法优缺点分析与演练
l 示范教学法优缺点分析与演练
l 个案研讨法优缺点分析与演练
l 角色扮演法优缺点分析与演练
l 视频教学法优缺点分析与演练
l 游戏体验法优缺点分析与演练
l 头脑风暴法优缺点分析与演练
3、培训史五代课件
l 文字罗列法   
l 图标表现法   
l 图文呈现法
l 图模呈现法   
l 声像呈现
分析:苹果CEO乔布斯的PPT制作秘密
4、课件设计六大技巧
l 入门   
l 原则   
l 制作   
l 设计   
l 演示   
l 资源
5、板书配合
6、开课前准备
l 预演未来
l 成功预演   
l 百炼成钢
l 培训教材
l 学员手册制作   
l 讲师手册制作   
l 教案编写
l 培训教具使用
l 课程安排技巧
l 时间  
l 场地  
l 组织团队
l 音乐
l 培训师资格
l 短期靠包装   
l 长期靠内涵
7、课程考评标准: 效果评估
l 制约培训效果四大瓶颈
l 确保培训效果
l 营造环境
l 硬环境   
l 软环境
l 做好评估
l 反映评估   
l 学习评估   
l 行为评估   
l 结果评估
l 态度评估
------------------------------------课程大纲结束、以下无内容-----------------------------------

邓涵兮老师的相关内容

使用道具

管理技能讲师|企业战略讲师|新媒体讲师|营销服务讲师|职场技能讲师|人力资源讲师|党政爱国讲师|财税金融讲师|生产管理讲师|其他类讲师|内训课程|讲师列表|公开课|

讲师库 | 讲师列表 | 账号登录 | 立即注册 | 网站地图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698 | 京ICP备2024062795号-1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