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力 • 课程精彩演绎与互动控场(中阶) (3天版) (配置表达沙盘训练) 一、课程背景 当内训师踏上讲台,他们常常会发现实际的课堂环境与自己事先设想的截然不同,经常遭遇以下挑战: Ø 自己倾注大量时间精力准备的课程,学员却并不买账; Ø 一旦站上讲台,可能会遭遇大脑空白、手脚哆嗦、声音颤抖; Ø 在讲台上,可能会不停地来回走动、手不知如何摆放、频繁做小动作; Ø 授课时,声音可能过于柔和,缺乏力度,语速忽快忽慢,没有节奏,语音音调平缓,缺乏感染力; Ø 教学中,思路跳跃、逻辑混乱,现场听众云里雾里,一脸茫然; Ø 教学方式过于依赖讲授,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既难以被理解,又缺乏吸引力; Ø 教学过程中,无法与学员有效互动,无法有效营造学习氛围,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Ø 对于学员的提问和遇到问题的学员,内训师往往不知道如何有效应对,这让他们感到相当挫败。 Ø 结束课程时,草草收尾,缺乏渲染力和感染力,无法激发学员的后续行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师要把课程精彩地互动演绎,并有效掌控现场,专项的学习和训练是不可缺少的!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演练,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明晰教学策略,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内训师的课程演绎及互动控场相关方法和技巧,以增强课程的演绎效果,改善学员的学习体验,提高课程的教学成效。 三、课程特色 (一)内容针对性强。本课程明确区分了职业讲师与内训师的不同需求,内容设计完全贴合内训师在企业内部教学场景中的需求,非常适合内训师学习。 (二)内容简单实用。课程内容根据内训师实际教学需要的标准而设置,避免了过于专业的、无用的标准和内容,易学易用。 (三)形式工具多样。课程配备了相应的指导训练工具,部分模块甚至可以利用表达沙盘游戏进行模拟训练,从而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四)以练代学。课程将通过大量的现场练习,帮助学员现场体验并掌握各项技能的要点和技巧,确保技能的真正内化。 四、课程对象 内训师、业务骨干/专家、项目负责人、中基层管理者 五、课程时长 3天,6小时/天 六、授课形式 互动讲授(40%)+个人/小组演练(40%)+小组研讨(20%) 七、课程人数 40人左右 八、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角色认知力—清晰认知彼此 (一)自我认知 1、内训师的一个核心职责 案例:老师傅如何教徒弟编码? (1)岗位经验萃取与传承的两个动作 (2)岗位经验萃取与传承的四种方式 2、内训师的双重意义价值 (1)内训师之于个人 (2)内训师之于组织 (二)对象认知 1、成人学习培训特点 思考:与未成年人相比,在日常学习培训中,成年人有哪些差异? (1)功利性强 (2)记忆力差 (3)经验性强 (4)专注力差 2、现场教学应对策略 小组研讨:针对成人学习培训的特点,教学如何应对? (1)应对功利性强:两大原理+一个策略 (2)应对记忆力差:一个原理+一个策略 (3)应对经验性强:三大主张+一个策略 (4)应对专注力差:两个原则+一个策略 小结测试:总结并检验内训师的角色与价值、成人学习特点与应对策略 第二单元:课堂自信力—从容驾驭课堂 (一)紧张处理 主题表达:指定主题组内演绎呈现 1、找按钮—启动身体之匙 2、戴眼镜—聚焦心灵之眼 3、编程序—设定心智之式 现场练习:紧张处理 (二)风格管理 互动游戏:双手十指交叉 1、认知指南针:认识甄别行为风格类型 (1)认识四大行为风格 (2)甄别四大行为风格 2、知己指南针:了解调整自我风格类型 (1)认识四大授课风格 (2)调整自身教学状态 3、解彼指南针:了解适应学员风格类型 (1)认识四大学习风格 (2)调适学员学习状态 沙盘练习:风格管理沙盘推演 (三)授课准备 思考:授课之前,做哪些准备? 1、备学员:两大维度 2、备课件:三个步骤 3、备教室:五个方面 现场训练&分享点评:自选课程,研读课件并画出课程整体架构图 第三单元:讲台表现力—尽显专业风范 (一)台风呈现 小组研讨:讲台台风的关键要点有哪些? 1、镜子一:形象呈现五要素 (1)讲台外形呈现四要点 (2)讲台身法呈现两要点 (3)讲台步法呈现两要点 (4)讲台眼法呈现三要点 (5)讲台手法呈现三要点 小组PK:小组上台PK形象呈现讲授 现场练习:单人/双人手法训练 登台练习:登台五步训练 2、镜子二:投影呈现四妙招 3、镜子三:板书呈现三要点 (二)声音呈现 现场挑战:气息控制大比拼 1、音箱一:音量三阶训练 2、音箱二:语速评测训练 3、音箱三:重音停顿训练 4、音箱四:语气语调训练 沙盘表达训练:卡牌训练-声音呈现 小组PK:小组代表上台PK 第四单元:语言表达力—精准传递要点 (一)理性表达—结构化 案例分析:这个小学算术题你能讲清楚吗? 1、一个模型:训练理性表达的框架结构 2、一个结构:训练理性表达的流程结构 3、四种逻辑:训练理性表达的推进逻辑 4、三类串词:训练理性表达的过程衔接 工具:理性表达训练结构指引图 沙盘表达训练:卡牌表达训练-理性表达结构化 小组PK:小组代表上台PK理性表达结构化 (二)感性表达—形象化 现场挑战:“人生”你讲的明白吗? 1、数据:让表达从单薄到厚实 2、对比:让表达从无感到震撼 3、示例:让表达从抽象到具体 4、类比:让表达从晦涩到通俗 5、故事:让表达从抗拒到接纳 工具一:情理交融表达T型格 工具二:感性表达训练结构指引图 沙盘表达训练:卡牌表达训练-感性表达形象化 沙盘表达训练:卡牌表达训练-情理交融的表达 小组PK:小组代表上台PK情理交融的表达 第五单元:内容演绎力—精彩演绎内容 (一)开场演绎 视频:短视频是如何开场的? 1、破学员与讲师之冰 (1)介绍名字的联想三法 (2)介绍背景的三种方式 2、破学员与学员之冰 3、破学员与内容之冰 (1)导入课程的六大技法 (2)预告课程的两支喇叭 AI助力:借力AI设计自我介绍、开场导入 工具:开场演绎训练结构指引图 现场训练&分享点评:自选课程,设计并训练演绎课程开场 小组PK:小组代表上台PK开场演绎 (二)过程演绎 故事:驴落枯井 1、挖坑 (1)两个环节 (2)八种方法 2、填土 视频教学:罗振宇的讲课技法 (1)两个环节 (2)四种方法 3、夯实 案例:《课程精彩演绎与呈现》 (1)两个环节 (2)五种方法 AI助力:借力AI设计互动教学活动 现场训练&分享点评:自选知识模块,设计并训练演绎模块教学 (三)结尾演绎 现场演示:新员工培训中某课程的结尾 1、理性总结 (1)理性总结的四种形式 (2)理性总结的两种方式 2、行动激发 (1)行动激发的一个模型 (2)行动激发的两种方式 3、感性升华 (1)感性升华的两要素 (2)感性升华的三要点 AI助力:借力AI设计课程收场的口诀、金句等 工具:收场演绎训练结构指引图 现场训练&分享点评:自选课程,设计并训练演绎课程结尾 小组PK:小组代表上台PK结尾演绎 第六单元:互动引导力—全面引发交互 (一)互动教学方法 小测试:连连看 1、知识测试法 案例:课堂上这样的知识测试如何? (1)知识测试法的三种常用题型 (2)知识测试法的两个实施要点 2、主题研讨法 思考:主题研讨法的适用场景和实施要点 (1)主题研讨法的两个适用场景 (2)主题研讨法的七个实施要点 3、案例教学法 案例:那些年,热播的电视普法节目 (1)案例教学法的两种常见类型 (2)案例教学法的两个使用场景 (3)案例教学法的四个操作要点 4、角色扮演法 案例:那些年,春晚令人印象深刻的节目 (1)角色扮演法的三类角色 (2)角色扮演法的两大使用场景 (3)角色扮演法的三大操作要点 5、演示教学法 案例:那些年,少有的令人期待的课程 (1)演示教学法的三种形式 (2)演示教学法的四个实施步骤 6、实操练习法 案例:那些年,我们做过的练习册 (1)实操练习法的两种类型 (2)实操练习法的两个使用场景 (3)实操练习法的三大操作要点 (二)互动教学技巧 1、提问技巧 小测试:提问连连看 (1)提问两类别 (2)提问五步法 (3)提问四要点 2、激发技巧 思考:互动过程中,现场无人回应如何处置? (1)激发四步骤 (2)激发两要点 3、反馈技巧 思考:现场交互后,讲师如何反馈? (1)反馈四步骤 (2)反馈两要点 4、点评技巧 思考:现场交互后,讲师如何点评? (1)点评三方式 (2)点评三步骤 AI助力:借力AI设计提问的问题 现场训练&分享点评:现场组织学员展开提问、反馈、点评技能训练 第七单元:意愿激发力——深度唤醒热情 (一)动机激发模型ARCS之A:引发注意 思考:教学如何引发注意? 案例:高公路的设计与建造 1、方法一:感官刺激 2、方法二:激发探究 3、方法三:设置变化 (二)动机激发模型ARCS之R:引发关联 思考:教学如何引发关联? 案例:如何表白成功率更高? 1、方法一:挖掘需求 2、方法二:预告内容 3、方法三:告知收益 (三)动机激发模型ARCS之C:赋予自信 思考:教学如何赋予自信? 案例:游戏和平精英的新手入门“特训岛” 1、方法一:设置“最近发展区” 2、方法二:设置“心流通道” (四)动机激发模型ARCS之S:赋予满足 思考:教学如何赋予满足? 案例:教培机构的钢琴、舞蹈等艺术类培训的营销设计 1、方法一:成果显性化 2、方法二:收获显性化 总结思考:关联自己的课程,思考并罗列动机激发的具体举措 第八单元:氛围营造力—精心构筑氛围 (一)要素一:讲师要“亲和” 思考:讲师如何实现“亲和”? 1、亲和修炼之幽默三心法 2、亲和修炼之鼓励五要点 (二)要素二:学员要“参与” 思考:如何促使学员“参与”? 1、学员参与的三大目标 2、学员参与的两种形式 (三)要素三:机制要“激励” 思考:如何实现机制“激励”? 1、机制激励的两种方式 2、机制激励的五个建议 (四)要素四:环境要“适宜” 思考:如何实现环境“适宜”? 1、环境适宜之“视”:现场布局 2、环境适宜之“听”:音乐设置 3、环境适宜之“触”:教具准备 总结思考:关联自己的课程,思考并罗列氛围营造的具体举措 第九单元:课堂掌控力—强力掌控现场 (一)掌控注意力 案例分析:高速公路/心电图/注意力曲线带来的启示 1、掌控注意力的两个策略 (1)调配刺激度:一张心电图 (2)掌控节奏感:90-20-8法则 2、掌控注意力的三心技巧 (1)借助功利心 (2)激发好胜心 (3)唤起好奇心 (二)掌控时间 1、授课时间管理的三个要点 2、互动时间管理的四个要点 (三)掌控场面 1、五类学员问题的解答 结构化研讨:五类学员问题如何解答? (1)个别性问题的解答 (2)不明型问题的解答 (3)思考型问题的解答 (4)不知型问题的解答 (5)挑战型问题的解答 2、六类课堂状况的处置 群策群力:六类课堂状况如何处置? (1)喋喋不休状况的处置 (2)窃窃私语状况的处置 (3)不再投入状况的处置 (4)频繁进出状况的处置 (5)讨论跑题状况的处置 (6)现场争辩状况的处置 工具:掌控场面要点查检表 现场研讨&分享点评:课堂掌控研讨,分享总结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