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宝典 【课程背景】 比尔‑盖茨曾经 说过:“如果把我最优秀的20名雇员拿走。那么微软将会变成一个不起眼的公司。”在一定意义上招聘工作是企业经营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众多企业却忽略了招聘这一环节,更不用说招聘中的细节问题,其结果是一方 面企业招到人才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有的企业盲目招人,将不合适的人放在不匹配的岗位上,不但造成人力资源成本浪费,同时对企业的战略规划与业绩造成了致命影响,那么,一个企业到底应该如何招聘到合适的人选呢?企业用人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必须要明白一点,即人才招聘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招聘需求分析,到招聘计划制定再实施,其中招聘渠道选择决定了人才到位的成功率和招聘成本,精准的简历筛选方法可有效提升招聘成功率,高效的面试技巧可更加准确的了解应聘人员全方位的能力,所以招聘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并非简单的面试,掌握招聘全方位的技巧方法可极大提升招聘成功率。   【课程内容】 1.    人才招聘概述; 2.    企业用人原则与用人标准; 3.    招聘需求分析; 4.    招聘流程与简历筛选技巧; 5.    面试流程与面试技巧; 6.    招聘效果评估; 7.    人才甄选-测评技术; 【课程收益】 Ø  能够明白企业用人原则与用人标准; Ø  学会如何做招聘需求分析; Ø  掌握面试流程和简历筛选技巧; Ø  学会面试中常用的技巧; Ø  学会如何分析招聘效果; Ø  掌握多种人才测评技术;   【适合对象】 企业各级管理者,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 【授课方式】 Ø  专题讲解 Ø  案例分析 Ø  互动教学 Ø  多媒体 Ø  定向引导 Ø  课堂研讨; 【授课时间】 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 第一部分 人才招聘概述 |  |  |  |  |  |  |  | 1.      战略方面目的; 2.      经营方面目的; 3.      人员结构目的; |  |  |  |  |  |  |  | 1.      招聘规划; 2.      招聘方法; 3.      招聘测评; |  |  |  | 1.      人力资源部工作范畴; 2.      用人部门工作范畴; | 
         【课程大纲】 | 第二部分 企业用人原则与用人标准 |  |  |  | 1.      业绩能力强; 2.      自我管控能力强; 3.      有格局; 4.      自我学习; |  |  |  | 1.      穷人; 2.      国际国内的卖家; 3.      竞争对手的中坚力量; 4.      军人; 5.      优秀学生; |  |  |  | 1.      以主动营销为代表的文化; 2.      以细致服务为代表的文化; 3.      以权威技术为代表的文化 |  |  |  | 1.      营销团队; 2.      技术团队; 3.      管理团队; 4.      运营团队; | 
           【课程大纲】 | 第三部分 招聘需求分析 |  |  |  | 1.      岗位分析; 2.      团队分析; 3.      企业文化分析; |  |  |  | 1.      人才市场; 2.      同行之间交流; 3.      工作经验判断; |  |  |  | 1.      内招与外招的选择; 2.      全职与兼职的分析; 3.      招聘信息发布的形式选择; 4.      甄选程度; 5.      招聘力度; Ø  案例:华为公司招聘案例 |  |  |  | 1.      内部招聘 Ø  内部招聘优缺点; Ø  内部招聘条件; 2.      外部招聘 Ø  外部招聘优缺点; Ø  外部招聘渠道选择; 3.      不同渠道适合招聘的人群分析 Ø  案例:宝洁公司内部招聘原则; | 
 【课程大纲】 | 第四部分 招聘流程与简历筛选技巧 |  |  |  |  |  |  |  | 1.      招聘计划制定 01    招聘时间确定 02    招聘成本计算 03    …… 2.      招聘计划实施 01    拟定招聘计划; 02    发布招聘信息; 03    应聘者受理; |  |  |  | 1.      软硬兼顾技巧 01    软性硬性条件; 02    筛选技巧; 2.      识破伪装技巧 3.      软件条件鉴别技巧 4.      甄别谎言技巧 5.      简历筛选工具 | 
                 【课程大纲】 | 第五部分 面试流程与面试技巧 |  |  |  | 1.      职位认知不清; 2.      非能力要求; 3.      没有标准; 4.      以个人好感为原则; |  |  |  | 1.      第一印象偏差; 2.      相似性偏差; 3.      晕轮效应; 4.      对比效应; 5.      填补位置压力偏差; |  |  |  |  |  |  |  | 1.      问问题方式 01    开放式; 02    封闭式; 03    假设状况; 04    肯定澄清; 05    细分证实; 2.      不宜录用的人 3.      优秀的面试特点 | 
     【课程大纲】 | 第六部分 招聘效果评估 |  |  |  | 1.      应聘比; 2.      录用比; 3.      招聘完成比; |  |  |  | 1.      录用合格比; 2.      基础合格比; 3.      录用合格比与基础合格比之差; |  |  |  |  |  |  |  | 1.      招聘成本 01    直接成本; 02    间接成本; 2.      成本效用评估 01    招聘总成本效用; 02    招募成本效用; 03    选拔成本效用; 04    人员录用效用; |  |  |  |  | 
         【课程大纲】 | 第七部分 人才甄选-测评技术 |  |  |  | 1.      履历分析; 2.      工作分析表; 3.      笔试; 4.      心理测试; 5.      面试; 6.      竞争力排名 7.      会议式结构化面试 |  |  |  | 1.      高级人才招聘思路; 2.      5种人才引进方法; 3.      高级人才引进要素; 4.      高级人才引进岗位说明书; |  |  |  | 1.      选择岗位; 2.      制定标准; 3.      罗列标准榜样; |  |  |  | 1.      价值需求测评定义; 2.      价值需求分类 01    社会型人员; 02    家庭型人员; 3.      价值需求测评方法; Ø  现场互动练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