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改善与成本控制 课程背景: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现场改善及控制浪费是制造型企业关注的焦点,生产现场管理的优劣直接体现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也是体现企业盈利重要环节。掌握生产现场改善的手法和工具识别现场管理中的浪费,最终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取倍增的利润。 现场管理是生产第一线的综合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系统合理布置的补充和深入。然而,生产现场常见的作业流程不畅、员工培训难开展、不良品的混入、安全隐患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的管理者们,对于如何实现高效的生产现场管理,许多管理者深感困惑—— 如何培养生产现场管理者的工作责任感? 如何优化现场管理流程及设备、场所设置? 如何运用5S以及目视管理改善生产现场? 如何处理生产人际冲突及规范安全管理? 如何有效控制好成本? 企业成本的高低,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建设超低生产成本的生产体系就变得刻不容缓了。 成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企业成本费用的节约与降低直接就等于增加收入、利润、甚至现金,其效益不言而喻,然而,以上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却每天都在眼睁睁地看着成本费用超标、失控而无奈…… 课程收益: ◆打破无改善空间的固化思维,全新接受世界及公司的改善观念; ◆树立明确的现场管理人员职业化意识,提升现场改善能力; ◆熟悉现场改善的基本思路并掌握现场改善技巧; ◆从改善的角度识别浪费以及通过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及降低成本; ◆清楚生产现场改善及减少隐性和显性浪费的重要性; ◆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现场改善不再是口号,而是实际的行动和看得见的改善效果; ◆熟悉生产成本的构成,树立强烈的成本意识及持续改善的目标; ◆掌握工厂成本管理实战技巧,为您的企业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行方案。 课程风格: 针对性:课程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大量采用讲师服务过的企业真实案例 实用性:培训突出实用效果,要求学员带管理的实际问题来,采用培训的各种方法进行现场精细化练习,最终汇总成成果 生动性:培训采用讲授、研讨、案例分析、游戏等多种形式,采用互动交流的培训形式,突出生动性。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生产型企业生产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拉长、储备干部、工段长等现场管理人员 课程方式:讲授+研讨+案例分析+游戏+互动交流 课程大纲 第一讲:现场工作改善认知与渗入 1. 时代带给我们的思考与挑战 2. 现场改善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3. 改善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4. 改善的误区——降低成本、关注流程、价值 5. 改善成功的两个必要承诺——效益、价值 6. 现场改善应用(浪费/效率/成本) 7. 通过降库存暴露问题 8. 现场改善的安全、品质、效率关系 9. 现场改善三大原则 1)三化原则——标准化、自动化、准时化 2)三现原则——现场、现实、现物 3)三“公”一“客观”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客观事实 10. 改善的八字诀——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正确使用改善工具) 视频分享:世界级企业的改善事例展示与案例分析 第二讲:现场品质改善 1. 产品质量零缺陷管理及巧妙应用 2. 零不良的原则(保证品质零不良的基础) 3. 防止品质变异的关键要素——标准化 4. 生产过程中品质控制及异常处理 5. 客户导向的品质目标管理 6. 品质管理的六个三认识 案例分享:典型实用的工具的正确使用 7. 品质成本管理 8. 设计质量与成本之关系图 9. 质量成本改进模式与效应 10. 引导所属员工树立质量意识 小组讨论:谁负责质量问题? 第三讲:现场改善之目视管理与消除浪费 1. 改善之与目视管理 2. 目视管理的水准 3. 目视管理的常用种工具 4. 彻底目视化管理的实施方法 5. 看板在不同企业现场中的应用 思考题:请结合工厂的实际,想一想工厂的哪些方面运用目视管理 6. 如何识别现场中的浪费 7. 创造价值和消除浪费 8. 工厂中常见的浪费及控制 9. 现场中常见的动作的浪费 视频分析:他们的现场需要哪些改善 第四讲:现场效率提升与改善 1. 认识真/假效率 2. 设备的可动率和运转率 3. 全员设备保养体制活动开展 4. 认识工序设备的真实效率 5. 实现“零”切换的操作要领和技巧 6. 现场生产标准化 1)认识和区分标准化和非标准化作业 2)建立并应用生产工序标准化 3)产距时间、作业顺序、在制品的标准化 7. 实现多工序操作 1)少人化与多技能员工 2)一人多机与一人多工序 3)多能工培养要点和技巧 8. 实现生产线平衡效率最大化 视频分享:某著名机械企业的改善现场 第五讲:工厂日常管理与制造成本的控制及消减方向 1. 做好时间管理是成本管理与控制 2. 质量成本控制 3. 库存量的降低(库存成本的控制与削减) 1)安全库存与经济订购量 2)库存分类与管理重点(减少材料的在线库存量) 3)库存周转率的计算 4. 降低人工成本(发掘潜在的过剩人员) 5. 无益工作的剔除(缩短交货期) 6. 采购成本的控制与削减(准时制采购) 7. 研发成本控制的原则和措施 8. 把多余的制度丢进垃圾桶(改变企业的日常习惯) 9. 全员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