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模块 | | |
| 1. 电力安全心理学的研究背景 1) 电力 生产事故的例外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物质环境因素和人的因素 2) 电力安全生产的大环境、大背景:案例分析:国内某电厂的安全生产经典案例 2. 安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1) 电力安全管理的冰山理论 2) 心理学、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 |
| 1. 心理活动与电力生产安全 1) 认知与电力生产安全 ü 感觉与电力生产安全 ü 视觉与电力生产安全 ü 听觉与电力生产安全 ü 知觉与电力生产安全 ü 错觉与电力生产安全 ü 幻觉与电力生产安全 ü 想象与电力生产安全 ü 思维定势与电力安全 ü 案例分析:某发电企业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2) 情绪情感与安全 ü 心境与电力安全 ü 激情与电力安全 ü 应激与电力安全 ü 恐惧与电力安全 ü 热情与电力安全 ü 注意力与电力安全 ü 意志品质与电力安全 ü 责任感与电力安全 ü 案例分析:某电力企业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2. 电力生产安全心理学理论 1) 事故致因理论 2)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 3. 习惯性违章心理的分析 1) 行为后果期望过高 2) 不良文化氛围影响 3) 能力估计过低 4) 能力估计过高:逞强心理、帮忙心理、冒险心理、自负心理、骄傲心理、松懈心理 | |
| 1. 事故案例分析: 某电厂“3.29”“6.29”全厂对外停电事故 2. 事故案例分析: 某热电“12.28”人身死亡事故 3. 事故案例分析: 某110KV变电站“6.08”恶性误操作事故 4. 事故案例分析: 35KV河道变电站人身触电死亡事故 5. 事故案例分析: 麻痹酿成的生命警示 | |
| 1. 方法一:个性心理分析法 1) 孔雀型性格员工的安全管理 2) 老虎型性格员工的安全管理 3) 树熊型性格员工的安全管理 4) 猫头鹰性格员工的安全管理 2. 方法二:四阶段安全管理法 1) 热情高涨初学者的安全管理 2) 憧憬幻灭学习者的安全管理 3) 有能力但谨慎执行者的安全管理 4) 独立自主完成者的安全管理 3. 方法三:正面的词语 1) 供电企业常用的五十句“负面”词语 2) 负面词语化解为正面词语的基本方法 4. 方法四:站班会的管理 1) 站班会的队型 2) 站班会的员工状态察觉 3) 站班会的气氛调节 4) 站班会的士气激励 5) 站班会的内容要求 5. 方法五: 安全管理到“家” 1) 员工全家福的妙用 2) 与员工家属的良性互动 3) 员工安全认知的动力 4) 把班组打造成“家”的氛围 6. 方法六:改善认知模式:意义换框法 1) 负面的意义与正面的意义 2) 意义换框的四大原则 3) 意义换框的实战演练 7. 方法七:修身法 1) 亚心为恶 2) 修身先修心 3) 修心先修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