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质量规划与质量赋能管理》 课程简介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由于产能过剩以及产品同质化而引发的恶性经营状况,大部分企业都生存在“内卷”的旋涡中不能自拔,从而倒逼企业进入了价格拼杀的“白刃战”,以此来维持度日如年的艰难困境。 市场不会因为我们的困难而发生自主性地改变,能改变的唯有我们自己,既然大家都已经内卷成风,而时下当“内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的时候,我们要么伸手拥抱,要么淘汰出局。对此, 张小强导师的建议是:与其随大流跟风主义卷价格互相自残,倒不如主动升级“内卷”频道,上升至卷质量、卷技术、卷品牌,最终到卷思维、卷认知,从而主动迎变求变,卷出高度,破局重生。 作为企业的质量管理者及质量从业者,我们更应该打破传统的只能依赖检验和严重依赖员工责任心等途径才能取得质量的守旧模式,主动突破“内卷”当下事后救火的质量管理的困局,重新出发,建立以事前预防为导向的质量管理机制,以年度质量规划为起点,总结过去,设计未来,系统性地打造企业自身的质量画像,输入高质量经营顶层规划,夯实推进过程质量赋能,输出客户满意的产品与服务,从而助推企业找到“内卷”破局的突破口。 如果您也有同样的质量思维与认知,请您携团队一同走进张小强导师的《年度质量规划与质量赋能》课堂,共同探讨您想要的质量答案与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 1、全面复盘年度质量经营与质量管理中的损益点; 2、重新定义质量运营与质量管理的逻辑; 3、培养质量管理者年度质量目标设计与实现过程规划的能力; 4、赋能质量从业者达成年度质量指标的方法与工具; 5、输出企业自身的质量画像; 6、掌握年度质量主题活动策划与设计的模型; 7、对标学习共享行业质量标杆案例; 8、搭建年度质量成本架构与质量利润率评价; 9、设计年度企业质量管理推进的通路与路径; 10、打造持续提质降本增效的精益质量文化。 适合对象 制造型企业的总经理、厂长、质量管理者、生产管理者、SCM供应链管理者、市场及商务、研发设计、技术工艺、质量体系专干等相关联职能管理者。 课程结构 《年度质量规划与质量赋能管理》 | | | | | | 1. 质量1.0 --- 质量检验(依赖检验) 2. 质量2.0 --- 质量制造(生产制造) 3. 质量3.0 --- 质量设计(前端设计) 4. 质量4.0 --- 质量流程(流程防错) 5. 质量5.0 --- 质量经营(战略导向) 6. 质量6.0 --- 质量文化(形为习惯) | | | 1. 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2. 客户需求的实质是什么? 3. 如何做到组织目标统一? 4. 如何达到行为规则统一? 5. 如何持续创造质量效益? | | | 1. DLII的“质量五层防护线”助力共同成长! 2. IBM的“质量合伙人”强基工程! 3. 江苏某企业的“质量同盟军”源头预防! 4. 广东某企业的“质量地图”支撑发展! 5. 广东某企业的“质量钥匙”创收效益! | | | 1. 质量目标与达成率? 2. 客户需求输出质量? 3. 设计研发质量? 4. 技术工艺质量? 5. 供应商采购质量? | 6. 生产制程质量? 7. 物料产品流通质量? 8. 售后及服务质量? 9. 质量成本利润率? 10. 经营及管理质量? | | | 1. 构建质量管理四大定位 2. 搭建质量管理七大功能 3. 夯实质量管理五大职能 4. 规划质量管理四个阶段 | | | 1. 市场销售质量目标设计与赋能 2. 研发设计质量目标设计与赋能 3. 技术工艺质量目标设计与赋能 4. 采购供应质量目标设计与赋能 5. 生产制造质量目标设计与赋能 6. 仓储物流质量目标设计与赋能 | | | 1. 年度质量主题活动策划的主轴 2. 年度质量主题活动策划的依据与支撑 3. 年度质量主题活动实施的路径 4. 年度质量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方法 5. 年度质量主题活动成果评价与收益 | | | 1. 市场销售端质量赋能的五个应用场景 2. 研发设计端质量赋能的五个应用场景 3. 技术工艺端质量赋能的五个应用场景 4. 采购供应端质量赋能的五个应用场景 5. 生产制造端质量赋能的五个应用场景 6. 仓储物流端质量赋能的五个应用场景 7. 品控质管端质量赋能的五个应用场景 8. 经营输入端质量赋能的五个应用场景 | | | 构建企业自身【质量画像】 1.
头部:质量战略与目标 2. 左手:质量设计与研发 3. 右手:质量供应与生产 4. 左脚:质量成本与价值 5. 右脚:质量效益与利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