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健康与安全 课程背景: 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企业是职业病防治的第一主体责任方。职业病培训教育主要是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职业病知识的普及和针对本企业有职业危害的岗位进行讲解以及防治的方法。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是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宣传主题。职业病是悬在我们无数劳动者头上的一把利剑,但我们的劳动者大多对职业病不是很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不了解职业病,不知道预防职业病的措施,如果再遇到不良企业有职业病危害的企业那就是对劳动者巨大的威胁。所以,职业病培训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职业病培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普及职业病知识,要让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有职业病防治的认识以及防范措施。也是为了让跟多的人认识到职业病,关注职业病。我们的劳动者都对职业病有了解,明白了暂时的利益是换不回健康的,不会再在职业病危害不达标的环境中作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才会得到真正的消除。 课程收益: Ø 了解职业卫生健康的基本知识,预防职业伤害; Ø 掌握针对识别出的职业卫生危害因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避免职业卫生伤害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生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视频演绎+案例研讨+角色扮演+讲师点评+管理工具+实战模拟。 课程模型:
课程大纲 第一讲: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1. 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1) 国家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 2) 企业对安全生产的相关职责与义务 3) 相关岗位对安全生产的职责和要求 2. 安全教育培训现状问题 第二讲:职业健康安全与职业病基本知识 1. 职业病基础知识: 1) 职业病对员工的身体危害 2) 职业健康 3) 职业健康的起源和定义 2. 职业健康分类 1) 职业健康的标准和技术标准规范可划分为两大类 2) 职业病与职业健康概述 3) 职业病的危害与职业健康 3. 职业伤害与职业病 1) 职业病定义及特点 2) 职业病分类 3) 职业病的种类与防治 4) 职业病的防治 4.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1)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 2)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3) 职工伤亡事故报告与处理 4) 工伤保险 5. 相关法规要求 1) 我国的法规体系 2) 《职业病防治法》控制要求 3) 职业健康管理 4) 职业健康管理原理 5) 职业卫生管理要素 第三讲: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1.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 化学因素 2) 物理因素 3) 生物因素 4) 其他有害因素 2. 职业危害识别 1) 听力伤害 2) 呼吸伤害 3) 手部伤害 4) 眼部伤害 5) 高处坠落 6) 高温伤害 7) 放射性辐射 8) 微波辐射 9) 温热环境 3. 讨论: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 4. 如何预防职业伤害——常用PPE选择 第四讲:企业生产场所的职业健康管理 1. 现场作业环境监测 2. 项目危害评价 1) 现场职业危害暴露类型 2) 现场暴露限值 3) 化学品卫生标准 4) 空气污染物取样 5) 个体接触差异性 5. 主要分析方法 6. 粉尘环境 1) 粉尘污染现状 2) 粉尘的分类与危害 3) 粉尘的控制与防护 4) 粉尘作业者的自我防护与保健 7. 噪声环境 1) 噪声污染源 2) 噪声的危害 3) 噪声的防治技术 4) 噪声作业者的自我防护与保健 8. 毒物环境 1) 毒物污染种类 2) 毒物的呼吸道、眼、皮肤损害 3) 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劳动防护 4) 毒物作业者的自我防护与保健 9. 高温作业环境 1) 各类高温作业环境 2) 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3) 高温作业劳动防护 4) 高温作业者的自我防护与保健 10.辐射环境 1) 各类辐射源 2) 各类辐射对健康的危害 3) 辐射的防护技术 4) 辐射作业者的自我防护与保健 11.职业健康监测与监护基础知识 1) 职业健康检查 2)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 3)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 职业危害辨识与告知 5) 职业健康培训 6) 职业健康保护 12.现场作业的控制方法 13.健康风险常用控制方法 1) 眼部/面部保护 2) 呼吸保护 3) 噪声 4) 各声级分贝值对照表 5) 噪防护设备 6) 各部门劳动保护 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劳动保护 8) 女职工劳动保护 14.室内空气质量 15.环境空气质量 16.职业健康事故应急管理 第五讲:如何应对安全监督检查 1.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2.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 3. 职业危害因素监控 4. 职业危害因素上报 5. 职业健康档案准备 6. 职业健康检查实施 7. 异常情况告知 注:课程具体内容,将根据授课学员对象或企业需求不同进行调整,以最达最佳学习效果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