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与运营 课程背景: 在全球“双碳” 目标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光伏电站、风电站、储能电站作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板块,凭借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成本的持续下降,已步入高质量、高增长阶段。然而,新能源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技术迭代快等特点,使得传统融资模式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各地区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亟需借助产业投资基金整合资源,发挥自身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吸引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和工程技术建设企业入驻,打造新能源产业链集群,实现产业本地化发展。 为帮助金融与能源领域从业者深入理解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运作逻辑,掌握投资策略与管理方法,特开设本课程,助力产业投资基金高效运作,推动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课程收益: ● 掌握3类基金组织形式选择依据及合伙人(GP/LP)结构设计要点 ● 学会运用NPV/IRR等工具评估光伏/风电/储能项目财务效益,精准识别4类投资风险 ● 精通投资协议3类核心条款(股权/收益/风控)谈判策略及3种创新交易结构设计 ● 熟悉基金4种退出方式(IPO/转让/并购/清算)选择策略及最优退出时机判断依据 ● 掌握投后管理2大核心(数据监测指标体系构建、战略/技术/市场/融资4维增值服务提供)方法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投资经理、项目经理、分析师;能源行业发电企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工程技术建设企业的战略发展部人员、投资管理人员;政府相关部门负责新能源产业规划与招商的工作人员;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从事新能源产业招商与运营管理的人员 课程方式:理论讲授+政策解读+案例研讨+小组模拟+沙盘推演+实地考察 课程结构: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理论与政策环境解析 第一讲: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 一、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定义与分类 1. 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概念 2. 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与传统投资基金的区别与联系 3. 不同类型基金在新能源产业中的应用场景 1)私募股权基金 2)产业引导基金 3)创业投资基金 二、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意义 ——基金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1)国家能源安全 2)产业升级 3)绿色发展 案例分析:关于中国绿色碳会基金对于清洁能源发展的推动效应分析 第二讲:新能源产业政策解读 一、国家“双碳”政策导向与产业规划 1. 国家“3060”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业相关政策解读 2.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讲解 3. 国家在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 二、地方新能源扶持政策分析 1. 不同地区的地方特色扶持政策 1)补贴政策 2)税收优惠 3)土地政策 重点地区:新疆、内蒙古、江苏 2. 利用政策优势进行投资布局 1)农林大省聚焦秸秆生物质发电,山区布局林业废弃物能源化项目 2)争取地方在用地、补贴、审批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3)联动地方产业链 第三讲:新能源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一、新能源产业市场发展现状 1. 多项全球及我国核心数据盘点 1)光伏电站、风电站、储能电站的装机规模 2)发电量 2. 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3.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二、区域新能源资源优势与投资潜力 1. 不同地区太阳能、风能、储能资源分布特点 2. 区域资源开发潜力评估 素材:地理信息数据 案例分析:甘肃酒泉绿电基地如何利用绿电大通道发展光伏、风电和储能的路径探讨 第二部分: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与投资策略制定 第一讲: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架构设计 一、基金组织形式选择 ——不同基金优缺点分析 1)有限合伙制基金 2)公司制基金 3)契约制基金 案例分析:开弦基金在绿电新政策下对于地面光伏发展的利与弊分析 二、基金合伙人结构规划 1. 基金普通合伙人(GP)、有限合伙人(LP)的角色定位与职责分工 2. 优化资金资本结构 ——吸引政府引导基金、金融机构、产业资本等不同类型合伙人 第二讲:基金募集与资金管理 一、金募资渠道拓展 1. 政府资金 2. 银行理财 3. 保险资金 4. 高净值个人 案例分析:某企业成功募资案例分享 二、基金资金运作模式 1. 基金资金募集、投资、管理、退出的全流程运作模式 2. 资金管理关键环节的操作要点与风险控制措施 1)解资金托管 2)账户管理 3)财务监控等 第三讲:投资策略制定与项目筛选 1. 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的细分投资方向 1)分布式光伏 2)海上风电 3)新型储能技术 2. 产业链上下游投资机会 1)光伏组件制造 2)风电设备研发 二、新能源项目投资评估标准 1. 建立技术可行性 2. 市场前景 3. 财务效益 4. 政策合规性 案例分析:新政策下关于江苏工商业储能投资收益的经济性评价 第三部分:新能源产业投资项目实操与风险管控 第一讲:新能源项目投资价值评估 一、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1. 光伏、风电、储能项目核心技术原理剖析 2.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对项目投资价值的影响 3. 各技术要素评估方法 1)技术专利 2)研发团队 3)技术合作 二、项目财务效益测算 1. 项目收益预测与成本分析 财务指标依据:运用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投资回收期 2. 项目财务可持续性评估 评估依据:电价补贴政策、碳交易市场等 第二讲:投资协议谈判与交易结构设计 一、投资协议关键条款协商 1. 关键条款分析 ——投资金额、股权比例、投票权、分红权、回购条款等 2. 谈判策略 1)聚焦政策红利与资源匹配,明确电价基准、补贴分摊等核心条款 2)借助第三方评估数据增强议价力,灵活设计合作期限与收益分配模式 3. 风险防范 1)核查项目合规性(用地、环评等),预判电价波动与政策变动风险 2)通过协议约定不可抗力条款,投保能源险对冲设备故障等损失 3)建立动态风险监测机制 课堂互动:通过模拟谈判场景,让学员实践投资协议核心条款的协商技巧 二、投资交易模式创新 1. 常见交易模式适用场景与优缺点 1)增资扩股 2)股权转让 3)联合投资 2. 创新交易结构设计方法 1)基金+项目公司:“分层持股+资源联动”结构 2)产业并购基金:“对赌+分期交割”模式 第三讲:投资风险识别与管控 一、新能源产业投资风险类型分析 1. 政策风险(补贴退坡、政策调整) 2. 技术风险(技术迭代、设备故障) 3. 市场风险(电价波动、供需变化) 案例分析:2017年-2024年以来新能源项目投资的政策、技术、市场变化分析 二、投资风险防控策略制定 1. 风险管控的主要方法 1)风险分散 2)风险对冲 3)风险转移 案例:通过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利用金融衍生品对冲市场风险 2. 风险放空策略 1)制定风险应急预案 原则:“分类响应+分级处置” 2)建立风险预警与监控机制:搭建“指标监测+智能预警”系统 第四部分: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投后管理与产业整合 第一讲:投后管理体系构建 一、项目跟踪与监督机制 1. 建立项目运营数据监测指标体系 关键指标:发电量、设备利用率、成本控制等 2. 定期撰写项目评估报告 工具:方法/节点盘点 3. 进行项目跟踪:现场检查、会议沟通等 二、投后增值服务提供 1. 为被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方法与途径 动作:战略规划、技术升级、市场拓展、融资支持等 2. 增值服务对提升项目价值与投资回报的重要作用 案例分析:安徽某“四网合一”清洁能源融合项目的投后管理分享 第二讲:新能源产业链集群打造 一、新能源企业招商策略 1. 目标区域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 2. 常见的招商策略解析 1)招商引资政策设计 2)合作模式创新(如共建产业园、技术合作) 二、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 1. 多类型企业协同合作模式 1)设备供应 2)工程建设 3)技术研发合作 2. 产业链集群作用 ——对降低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案例分析:二连浩特2535MW特大型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分析 第三讲:基金退出机制与案例复盘 ——基金退出方式选择 1. 不同退出方式的优缺点与适用场景 1)IPO上市 2)股权转让 3)并购重组 4)清算退出 2. 选择最优退出时机与方式的策略 1)退出时机:行业政策红利期、项目现金流稳定且估值高位时 2)退出方式 a通过IPO实现股权增值退出 b向战略投资者协议转让 c借助资产证券化盘活项目资产 d项目成熟期以资产出售兑现收益 3)策略要点 ——提前规划退出路径,匹配项目生命周期,兼顾政策变化与市场流动性 成功案例分析:国内外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成功退出案例解析 案例研讨:总结基金运作全流程的核心要点与成功关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