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课程背景: 当前,我国危险化学品行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与安全监管双重强化的关键阶段。随着化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危险化学品从 生产、储存、运输到使用、废弃的全链条风险点不断增多,各类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国家层面不断完善法规体系,从《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到各类专项标准的更新迭代,对企业的合规管理提出了更细致、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三同时”制度、重大危险源管控等硬性规定,倒逼企业提升管理能力。 然而,多数企业在实际运营中仍面临诸多痛点: 一方面,对GHS体系、危险货物分类等基础标准理解不深,SDS编制不规范、安全标签使用错误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源头管理存在漏洞;另一方面,存储场所设计不合规、运输环节风险防控薄弱、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现象频发,特别是跨国经营企业还需应对国内外标准差异带来的挑战。此外,员工操作不规范、职业健康防护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风险。 本课程立足法规要求与企业实践,通过系统解读核心标准、剖析典型事故案例,从危险化学品分类、标签管理、仓储设计到全流程运营管控,全面覆盖全生命周期关键环节。结合跨国公司成熟经验与实战练习,助力企业打通从合规管理到风险防控的全链条,有效解决标准应用混乱、场所设置不合规、应急能力不足等痛点,帮助企业构建科学、系统的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实现安全与效益的平衡。 课程收益: ●学会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标准的核心要求,包括《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关键条款,以及GHS体系、危险货物分类等标准规范,能精准把握合规管理的重点 方向。 ●掌握化学品危害分类、SDS及安全标签的编制方法,通过实践练习可独立完成合格的化学品标签制作,从源头规范危险化学品的基础管理。 ●掌握危险货物包装要求、运输环节的供应商管理及车辆检查要点,明确采购、运输危险货物时需考虑的安全因素,提升物流环节的风险防控能力。 ●学会危险化学品使用与储存场所的安全设计规范,包括通风、防爆、应急设施设置等要求,能结合《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进行合规性规划与日常运维管理。 ●掌握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的管理要点,包括重大危险源管控、应急处置方案制定及职业健康防护措施,可结合跨国公司实践经验优化企业自身管理体系。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厂长、营运经理、车间主任和生产主管;EHS总监、EHS经理、安全主管和安全工程师;技术经理、工程师、工程经理、项目经理和技术员,仓库管理者,化学品使用操作人员,实验室操作员 课程方式:理论讲解+案例解析+互动+练习 课程大纲 导入:化学品经典事故剖析和思考 案例:天津瑞海公司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案例:印度博帕尔联合碳化物公司“12·3”异氰酸甲酯泄漏事故 第一讲:化工/运输企业合规通关——掌握危化品法规解读与落地实操技能 一、中国EHS法规的构架及效力等级 ——我国化学品管理体系 ——中国主要化学品名录 二、关于化学品法律法规的解读 政策解读: 1)《安全生产法》对化学品管理的具体要求详细解读 2)《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关键要求的解读 3)《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617》关于危险货物分类的解读 4)《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617》关于危险货物包装的解读 1. 危险货物相关的应急处置管理法规要求 要求一:明确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与备案 要求二:强化应急处置培训与演练 要求三:规范应急处置资源配置与动态管理 要求四:事故信息报告与协同处置义务 2. 化学品相关的建设项目的“三同时”要求 1)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2)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 3)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二讲:车间/实验室管理通关——掌握危化品分类、GHS应用与标签制作能力 一、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特点 1. 物理危害类别 2. 健康危害类别 3. 环境危害类别 2. GHS规范的核心解读 GHS规范全称:《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3. 制定GHS的目的 1)统一全球化学品分类与标识标准 2)保障人类健康与环境安全 3)提升化学品信息传递效率 4)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 4. 危险货物的分类 1)爆炸品(如炸药、雷管) 2)气体(压缩、液化或溶解气体) ——易燃气体(如氢气、丙烷)、有毒气体(如氯气、氨气)、非易燃无毒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氧化性气体(如氧气) 3)易燃液体(如汽油、乙醇) 4)易燃固体、自燃物质、遇水易燃物质(如硫磺、白磷、金属钠) 5)氧化性物质与有机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过氧化苯甲酰) 6)毒性和感染性物质(如氰化物、医疗废弃物) 7)放射性物质(如铀、钴-60) 8)腐蚀性物质(如硫酸、氢氧化钠) 9)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如石棉、锂电池) 5. 制定GHS的目的 1)统一全球化学品分类标准 2)降低化学危害风险 3)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 4)促进化学品安全管理 讨论:为什么需要GHS 解析:中国GHS的发展路径 二、中国GHS的发展路径(按阶段) 1. 国际接轨初期(2003-2010年) 2. 分部门试点推进(2011-2015年) 3. 体系整合与协作深化(2016-2021年) 4. 全面实施阶段(2022年至今) 三、化学品GHS分类 分类一:物理危害(共16类) 分类二:健康危害(共10类) 分类三:环境危害(共2类) 四、GHS适用范围和原则 1. 涵盖物质与混合物 2. 全生命周期管理场景 3. 全球多行业应用 4. 科学性与证据驱动 5. 统一性与兼容性 6. 可操作性与信息透明 实施中的关键挑战 1)中小企业执行难 2)动态更新要求 3)国际差异协调 五、SDS说明 讨论:为何需要SDS(SDS的重要性) 1. SDS的要素 1)化学品标识与危害信息(第1-2章) 2)防控与操作指南(第5-8章) 3)应急与监管数据(第4、13-15章) 2. SDS编写与使用的常见问题 1)数据准确性争议 2)多语言版本管理 3)动态更新要求 六、化学品标签 1. 化学品标签要求 1)标签必备要素 2)标签格式规范 3)特殊场景附加要求 2. 企业责任与执行要点 1)动态更新义务 2)多语言标签 3)监管与处罚 练习:制作一份合格化学品标签 第三讲:物流/仓储风险防控——掌握危险货物采购运输全流程管控技能 一、危险货物的分类和管理实践 讨论:什么是危险货物? 1. 危险货物和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差异点 1)定义范围不同 2)分类标准不同 3)适用范围不同 4)标识与包装要求不同 2. 危险货物的管理特点 1)分级分类管理 2)全流程许可制度 3)严格包装与标识规范 4)多部门协同监管 二、危险包装的分类和测试要求 1. 危险包装的分类原则 原则一: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中的规定进行分类 原则二:考虑包装内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原则三:考虑包装的强度和密封性 原则四:考虑包装的标识和标签 2. 危险包装的分类划分 1)根据化学品的危险性质,将危险包装分为不同的类别 2)根据包装的材质和结构,将危险包装分为不同的类型 3)根据包装的容积和重量,将危险包装分为不同的等级 4)根据包装的防护性能,将危险包装分为不同的级别 三、危险货物的过程管理 1. 危险货物在不同运输模式的供应商管理 1)资质审核与备案 2)协议签署与责任划分 3)全流程动态监控 4)应急管理协同 2. 危险货物在不同运输模式的供应商选择标准 1)合规资质完整性 2)历史操作经验 3)设施设备先进性 4)应急响应能力 案例: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日常检查和装卸车检查的最佳实践 练习:如果采购一个危险货物并运输到公司使用和存储,需要考虑的安全因素有哪些? 第四讲:仓储合规设计与运维——掌握《危化仓库储存通则》落地技能 政策解读:强制执行!《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全文发布,2023年7月1日实施! 一、包装化学品使用/储存场所的安全设计必考虑的维度 1. 防火防爆布局 2. 通道与出入口管理 3. 泄漏防控设施 二、包装化学品相关应急设施的设置 1. 应急洗眼与淋浴设施 2. 泄漏应急装备 3. 消防系统配置 三、包装化学品使用/储存场所的通风与空调 1. 防爆通风系统设计 2. 温湿度与防冷凝 四、包装化学品使用/储存场所的防爆设置要求 ——电气防爆等级匹配 危险化学品仓储设计和日常运维实践 1. 合规仓储设计 2. 堆垛高度限制 3. 定期校准气体报警器 4. 人员培训与应急演练 练习:如何考虑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安全设计来合规存储危险化学品(危险货物)? 六、化学品的管理 练习+模拟演练:选择一个危险化学品,模拟泄漏时的应急处置方案? 第五讲:全链条管控落地——掌握从研发到废弃的危化品管理与职业防护技能 一、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要素 要素一:研发与生产阶段风险评估 要素二:生产工艺中识别 要素三:废弃阶段的闭环管理 二、化学品使用的安全要求 要求一:操作规范 要求二:专业人员培训 要求三:工程的严格控制 要求四:防护装备 要求五:存储与使用环境管控 三、化学品的废弃物安全管控及环境管控要点 1. 分类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2. 防泄漏与二次污染控制 3. 合规转移与末端监管 四、危险化学品相关作业的职业危害类型 类型一:急性中毒 类型二:慢性健康损害 类型三:燃烧爆炸 类型四:腐蚀性损伤 类型五:高温高压风险 类型六:生物性危害 五、防护要求 1. 工程控制与工艺优化 1)密闭化操作:采用自动化设备、负压反应装置减少暴露 2)通风系统:局部排风与整体换气结合,确保作业区气体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 2. 安全联锁装置:高温/高压设备设置自动切断阀和泄压装置 3. 个体防护装备(PPE)分级管理 六、法规与标准支撑 国内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GB30077) 国际参考:OSHA的HAZCOM标准(化学品危害沟通)、欧盟REACH法规的风险评估要求 1. 职业病分类 分类一:按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以中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为例) 分类二:按致病因素类型 分类三:按行业或作业类型关联性 2. 职业危害及防护要求 职业危害一:化学毒物暴露(有机溶剂、重金属、有毒气体) 对应的防护要求:工程控制、个体防护、作业规范 职业危害二:物理性危害(噪声、高温、振动) 对应的防护要求:噪声防护、工程降噪、个人防护、高温防护、环境控制、个体措施、振动防护 职业危害三:生物性危害(病原微生物、生物毒素) 对应的防护要求:隔离与消毒、个体防护、免疫预防 职业危害四:工效学与心理压力(重复性劳损、职业倦怠) 对应的防护要求:人机工程优化、健康管理、心理干预 3.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接触限值控制 1)明确法定限值与分级管控要求 2)实施动态监测与工程控制措施 3)超标应急响应与整改 4. 工作场所职业病的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 1)危害信息书面告知义务 2)警示标识设置规范 3)岗前与定期培训强化意识 5. 职业健康监测要求 1)职业健康体检分阶段覆盖 2)健康档案终身追溯管理 3)监测结果分析与干预 6. 化学类职业病危害防护PPE配置要求 1)分级配置与适用场景匹配 2)呼吸防护设备专项要求 3)PPE维护与使用监督 练习:选择某高危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内容探讨? 案例:著名跨国公司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实践经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