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有效推行QCC-品管改善圈活动”-课程简介 |
|
【参加对象】各部门主管、工程师、技术员、基层班组长及骨干员工 |
【温馨提示】:本课程可为企业提供内训,欢迎来电咨询! |
【培训讲师】龚举成老师 著名企管专家 实战派精益生产大师,涉及的领域有精益生产、成本压缩、班组长、3Q7S、TWI、IE、TQM、TPM、QCC、TS16949、精益采购 |
【讲师简介】◆ 中南大学工学学士,清华大学EMBA ◆ 曾任上汽集团生产部经理,精益改善导师 ◆ 上海财经大学MBA商学院 特邀讲师 ◆ 携训网、前沿讲座 特邀嘉宾 ◆ “培训前沿”生产物流类十强讲师 ◆ “中华讲师网”500强讲师,生产管理类十强讲师 ◆ 10年生产质量管理经验,7年咨询培训经验 |
【课 时】1-2天,6小时/天 |
|
经济危机、微利时代企业竞争,质量是命脉,效益要优先。在全球竞争的大环境下,各企业无不卯足全力,运用各种手法追求更卓越的质量与效益,以稳固根基。其中最快速且最容易达到“全员参与”与“全员改善”的方法,首推“品管圈活动(QCC)”。 日本能从二战后的废墟上迅速崛起,屡创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独创的品管圈(QCC)活动。到1966年4月,日本就有超过10,000个品管圈,每个圈平均节约2.4 万元,整体改善达20多亿美金。 然而,国内企业对品管圈的认识比较薄弱,也不系统,针对这一现状,实战派精益生产专家龚举成老师定期举办QCC品管圈专题培训,结合国内企业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成功经验,进行案例分析,现身说法,通过各项改善主题的发表,让国内企业深层次地领会品管圈活动的流程,作用及内涵,使之推行得更长久,为企业、员工自身带来真正的效益。 本次培训课程您将观摩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典范,见识到科学的QC统计手法、团队精神的展现、锲而不舍的问题解决精神与脑力激荡的成果。最重要的是您将发现「现场管理」的成功秘诀原来就在品管圈的点滴改善中。 |
|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常常感到困惑:企业规模大了,员工多了,利润反而降低了。实践证明,企业内部运作管理中40%的成本源于管理和产品的过失及浪费,员工缺乏改善意识和改善方法,缺少改善的动力。调动每一个员工的自动自发精神,激发员工的改善和创新意识,从企业管理的细节挖掘目标利润,没有不赚钱的企业。 ◆QCC品管圈活动,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针对企业中已发生的问题以及寻找尚未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使圈员(中、低阶干部)掌握熟练的改善手法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有效提升竞争力及塑造团队运作的方法; ◆QCC强化基层员工品质观念,投入少、见效快,更可持续改善。提升公司竞争实力的最佳方法; |
|
◆帮助企业培训更加优秀的QCC品管圈人员,建立正确的QCC应用概念,了解如何灵活应用统计方法于制程控制当中,及时的发现异常,并加以改善,从而达到减少变异并控制成本的最终目的。 ◆能够通过QC 8步骤进行问题解决; ◆能够灵活应用 QC工具; ◆灵活应用QCC手法,帮助企业实时侦测到异常状况,迅速做出改进的对策。 ◆熟练的掌握并运用QCC方法,帮助企业有效的降低不良率,提升产品品质,从而达到真正降低成本,提升制程品质的目的。 |
|
| | | | | | 第一部分:质量基础知识 1. 你不可不知的质量意识 ◇奇迹!!---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的故事 2. 质量的定义 3. 世界品质管理发展阶段 4. TQM的定义和基本思想 5. 为什么要推行QCC品管圈活动 6. 品管圈(QCC)可以给企业带来什么? 第二部分:认识QCC品管改善圈 1. QC小组概述 Ø 什么是QC小组 Ø QC小组的组建程序 2. QCC活动的目的、作用、特点、宗旨 3. 品管圈活动的目标 4. 品管圈推行效益 5. 企业推行QCC成果展示 6. 品管圈活动的要领 第三部分: 如何组织圈会活动 1. QCC的精神 2. QCC的组织架构 3. 品管圈的组成程序、步骤和方法 4. QCC圈会岗位职责 ² 圈长的角色与职责 ² 辅导员 Ø 角色认知 Ø 任务 5. 如何开好圈会 ² 四种圈会的实施作法 ² QCC圈会的问题点 ² 圈员不发言的原因 ² 主持圈会的要领 6. 品管圈活动推行成功的关键要素 第四部分: QCC活动的开展步骤 1. 什么是问题,问题的冰山模型2. QCC问题类型3. QC小组类型及其特点4. 如何选择改善课题5. QC活动开展的步骤:8步骤(或10步骤)Ø 现状调查的要领及注意事项Ø 设定目标的步骤、原则和方法Ø 原因分析的要点,如何确定要因 Ø 如何制定有效对策并实施对策 Ø 效果检查的目的和方法 Ø 如何将改善措施进行标准化并进行推广 Ø QCC活动总结 Ø 统计工具在各个阶段的应用; 6. QCC活动案例分析与应用 第五部分:QCC活动改善成果的发布、评审与激励1. QCC发表会2. QCC成果的整理和发布3. 评审QCC成果的方法4. 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体系5. 总结与打算6. 优秀QCC成果分享分享Ø 国内优秀QCC成果 第六部分: QC质量工具应用与实践 1. “三现”原则和5-Why改善展开方法2. PDCA(戴明循环法)3. 80/20法则 4M1E4. 新旧QC七大手法Ø 柏拉图Ø 特性要因图Ø 直方图Ø 亲和图Ø 系统图法Ø 控制图 | 讲解,讨论, 案例分析: - 模拟圈长演练 - 模拟QCC圈会 - 识别流程练习 - 收集问题演练 - 描述问题演练 | l 如何建立品管圈 l 实施QCC的目的 l 明确QCC的任务 l 掌握QCC圈会的组织技巧 l 掌握QCC流程 l 学会识别问题 l 找出问题真因的技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