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销心理学》课程大纲   [ 课程背景 ] 自然科学(数学、物理)与精神科学(心理学)有着明显的分别。自然科学探讨的是物质的规律,看重本质、因果,精神科学发掘的是精神的力量,讨论的是信仰、期望。人的本性是精神,营销通过精神需求满足才能达到成交的可能。如果企图通过外力去营销客户,就是把客户当作物来对待,就远离了成交的本质。 课程专注于讨论营销背后客户的心理本性。正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作为营销活动的参与者,只有“理”了客户的心,才可能高效地达成成交。通俗地称为人的“心理开关”,包括个体和群体“开关”。 营销参与者需要学习这些“永恒”的“开关”,这些开关无处不在,并且不会随着社会的动荡而起伏。经典的心理实验对这些“开关”进行了提炼和总结。例如,倾听能够助人主动解决问题,强势更能满足客户对安全感的需要,示弱能满足客户的表现欲望,意识到层次较高的的客户获得理性才能能够更好合作,让营销和客户心理互相补充而达到均衡状态。 四个“开关”寻求上下级最低成本的互动,由内及外、由易到难、由小到大。课程既有真实的生活案例,又有激荡的现场论辩,最后把深刻的心理原理转化成具体的实操行动。   [ 课程特色 ] 1、体验:经典的生活、营销、历史案例,切身体会心理学在营销中的巨大威力; 2、提炼:基于心理学的4类经典模型分析,具体的行动指南; 3、升华:将西方心理科学与中国哲学结合,心术合一; 4、形式:用情景训练知识点,身临其境;   [ 课程对象 ] 营销业务参与者   [ 课程时长 ] 1天(6小时)   [ 课程形式 ] 讲师讲授为主,学员讨论为辅;视频教学,案例讨论,情景分析[ 课程大纲 ]
 引 言   营销为什么要了解心理学          1、案例:如何让猫吃辣椒?          2、课题:什么样的营销最有效          3、结论:激发消费者的自主自愿意识          4、应用:如何让大家开心自愿购买----体验感          5、升华:三大自驱力是营销三大抓手   模块一   倾听心理需求(营销活动中关注他人的根本需求)           1、案例:经典营销案例《卖房子的女人》           2、课题:如何关注人的深层需求           3、结论:营销即与客户达成心理成交的过程           4、应用:人的三类营销成交:产品成交、服务成交、心理成交   模块二   搞定难以成交的高手客户(示弱给与其机会达成成交)           1、思考:营销的机会和风险并存           2、案例:女性如何把皮箱放到行李架上?           2、课题:我的客户我做主-把期望变为现实           3、心理学研究:监狱实验(1971,斯坦福大学,津巴多)           4、应用:(1)示弱的五个步骤                   (2)示弱法的前提条件           5、进阶:认知失调模型促进“化敌为友”(1959,费斯廷格)           6、转化:鲜花为何会插在牛粪上? 模块三   搞定犹豫不决的客户(赋予其信心增强成交可能性)           1、案例:《中国机长》增强客户信心 2、课题:魅力营销如何做到 3、方法:语言唤醒-产品激励法给与信心           4、心理学研究:电击实验(1961,耶鲁大学,米尔格莱姆)           5、应用:(1)示威激发客户信心的行动步骤                   (2)提要求激发客户购买的执行力           附件1  课后行动计划 第一模块 实践:用关心三种安全感的方法,与客户沟通 衡量时间:1周内 衡量标准:对比以前过度关注目标的方式,观察效果变化 第二模块 实践:针对犹豫不决的客户用强势的方式沟通,促成成交 衡量时间:1个月内 衡量标准:绩效提高 第三模块 1、示弱激励能人 实践:与层次较高的客户沟通,求助其帮助你,进而营销 衡量时间:半个月至一个月内 衡量标准:使用示弱方法,激发自我承诺 2、一美元应对恃才傲物 实践:沟通的一位逆反心理的客户或者无理投诉客户,观察并情感深入 衡量时间:3个月至6个月 衡量标准:对比过度迁就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