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良资产风险处置环境与方式 |
一)、不良资产市场相关各方构成与角色 1.资产管理公司 2.银行等金融机构 3.债务人及股东 5.不良资产投资者 6.中介机构 7.政府债务重组 | 二)、不良资产市场交易渠道与模式 1、债权清收 2、债务重组 3、债转股(政策性/商业性) 4、拍卖 5、招标 6、债权定向转让 7、诉讼 8、破产 9、租赁 10、资产证券化 11、重组 12、证券承销和上市 案例分析 |
|
风险评估=正确的(分析过去+判断今天+预测未来),达到“三知” 不良资产处置实践与机会把握 1.要有信心 2.把握宏观形势、经济周期和政策 3.懂行业 4.准确判断资产性质 5.有毅力 6.关注细节 7.借助外力 | 银行不良贷款成因+识别与分析 1.银行定位不当 2.业务能力欠缺 3.敬业精神不够 4.道德因素 5.金融犯罪 6.资信调查 7.项目技术 8.投资前景判断 9.政策变化 10.抵押物状况 11.债务人经营状况 12.债务人法律状况 13.资金缺口与断裂 14.贷款对象选择 15.虚假清收等 案例分析 |
|
商业银行是一个集“多种风险密集型叠加”的特殊行业。包括: 《1》资金风险密集型 《2》信息密集型 《3》技术密集型 《4》控制风险密集型 贷后管理坚持: 风险控制之上的“三防一保”经营理念 1、防信用风险; 2、防市场风险; 3、防操作风险; 以“确保“预期效益指标 风险识别 =正确的(分析过去+判断今天+预测未来) | 对外是风险调查+分析 对内是风险识别+控制 授信风险:防范+控制+驾驭 坚持尽职调查: 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 贷后信用风险细分为: 《1》形式风险 《2》实质风险 贷后“实质风险”管理的三个核心点 1、风险识别度 2、风险偏好度 3、风险容忍度 客户是第一性,产品是第二性 案例分享 |
| |
信贷资产架构 1、“正常类授信客户”的贷后监控 2、“问题类授信客户”的贷后监控 3、贷后监控的强化手段---风险经理监控 信贷管理的全周期管理 1、调查期 刚进入的新企业 2、观察期 审查+审批 新进入在半年以内的企业 3、信用期 主流客户+优质客户 4、预警期 企业有潜在不良迹象 5、压缩期 主动从总额度上压缩到合理范围 6、退出期 主动从个别企业中退出 7、清收期 有明显不良迹象的被动退出 风险预防的“内容+流程” 1、贷款审查 公司经理+风控经理 2、客户经理 第一责任人 3、支行长首席客户经理 最终负责人 企业的“软资产”是潜在“水分”的根源 案例分享 | 1、上医治未病 贷前看出来 其未兆易谋 未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2、中医治欲病 贷中审出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3、下医治已病 贷后查出来 企业问题补救 “三关”都未看出来 出事露出来 贷后监控的核心 1、看得出 2、进得了 3、审得准 4、管得住 5、控得紧 6、还得上 7、退得净 1、票据业务 2、流动资金贷款 3、固定资产贷款 4、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 5、存货动产抵质押贷款 6、中小企业小额授信 7、现行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薄弱环节 各类贷款的控制点 调查环节+操作环节+风控环节 |
|
授信业务贷后管理工作的5个核心点 1、明确条线管理职责,促进贷后管理工作 2、落实第一责任人,把好风险识别第一关 3、落实行动计划,化解问题类贷款风险 4、严格审查,加大贷后管理工作力度 5、严格风险过滤,加强重点客户风险管理 贷后信用风险“计量+评价” 1、评价贷前调查的真实性 2、分析贷中审查的正确性 3、评估贷后监测的可控性 企业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异风险点 | 授信业务贷后管理工作的5大措施 1、梳理完善授信贷后管理流程 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主动退出机制 3、建立贷后管理工作评价考核机制 4、充实培养有信贷业务经验的贷后管理人员 5、积极推进贷后管理IT系统建设 信贷资产的风险测算 看经营 看管理 看信用 看关联企业看担保 |
| |
1、加强风险监控 风险预警 a)风险预警信号的核心 “三个”提高 1、未来的问题 预见能力 2、明天的问题 判断能力 3、今天的问题 分析能力 | 2、专业团队的风险识别七步法 1、监测客户 2、控制条件 3、履约保障 4、货款跟踪 5、早期预警 6、及时催收 7、危机处理 实地调查+企业报表监测分析 案例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