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思维——斯坦福设计思维方法论 课程背景: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竞争对手的涌现、技术更新换代、AI时代的来临等。这些挑战使得企业需要更加敏锐地洞察用户需求,通过创新思维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以用户为中心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企业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和升级,以满足用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只有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企业才能跟上市场的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是,往往真实现象是: 1、战略层面上做了很多创新的项目,投入巨大成本后,真正投入市场却惨淡收场? 2、年轻的员工有创新的意愿和点子,但却没有机会和技术能力在公司里真正落地? 3、前端一线员工和市场最紧密,却和后台技术部门的思维理念常有矛盾,影响团队协作? 4、企业的资源多种多样,但想要开辟出创新的、有价值的业务路线却无从下手? 5、创新被视为企业的价值观之一,需要所有员工践行,但又缺少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评估手段? 基于以上问题,开发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思维——斯坦福设计思维方法论及训练》课程,帮助企业年轻的储备干部、各部门核心骨干员工们掌握来自斯坦福和美国硅谷的设计思维创新方法论,并在培训现场带领学员们真实的实施如何从0-1产生创新方案,并且基于企业的真实现状,开展热烈的讨论和案例拆解,训练商业化思维,真正帮助企业产生有价值的创新项目和模式,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课程收益: 1、重塑以用户为核心的3大创新思维理念 2、改变原有的固化思维,培养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思维意识 3、深度体验用户的多种真实场景,掌握5大用户洞察能力,形成可研究的用户画像 4、探索设计思维在商业化市场的应用 方向思路,并在课程现场开启尝试项目路演汇报训练 5、掌握企业创新能力培养的4大步骤和实施注意事项 6、掌握企业创新项目从1迭代到100的3大工具和方法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年轻的储备干部、中基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营销团队、客户服务团队、技术及研发团队、项目团队、产品经理、人力资源团队等(企业高层管理除外) 课程方式:理论讲授+案例讲解+工具练习+互动解析 课程模型:
课程大纲 第一讲:认知重构——设计思维的源起与核心价值 一、设计思维的来源和发展 1.设计思维的来源: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 2.来自全球顶尖设计创新公司IDEO的咨询方法论 3.设计思维在全球企业中广泛应用 1)设计更能打动人心的新产品/技术 案例拆解:大疆、P&G 2)创办无人超越的新服务 案例拆解:宜家、海底捞 3)打造新颖可持续的新模式 案例拆解:广发银行、美团 二、设计思维的价值锚点 1.传统思维vs设计思维:打破经验主义困局 2.三要素驱动创新 1)以人为本 2)技术可行 3)商业可持续 OH卡反思:识别自身思维定式的局限性 第二讲:思维跃迁——设计思维的底层逻辑与模型 一、设计思维的核心 讨论:为什么要摒弃固有思维、经验主义思维,而采用设计思维? 以人为本的创新本质:从“产品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 1.固化思维 2.经验主义思维 OH卡反思:日常工作中自己是否存在这类问题? 二、设计思维三要素 要素一:以人为本 案例拆解:云鲸的崛起 要素二:技术可行性 案例拆解:Ecoflow正浩创新的移动储能 要素三:商业可持续性 案例拆解:Uber与打车软件 三、设计思维的模型 1.大脑结构决定的创新方式:发散和收敛 2.双钻六菱形的设计思维模型图 第三讲:方法论解码——设计思维四大核心步骤 第一步:共情用户 1.用户的定义 2.用户画像 练习:以同组伙伴为参照,制作一份用户画像 3.同理心地图 第二步:定义问题 1.重新定义问题的好处 2.每次只解决1个问题 3.问题需让团队达成共识 第三步:头脑风暴 1.自由联想法 2.逆向思维法 3.强制关联法 第四步:设计原型 1.确定原型的方式 2.找到测试的用户 3.快速迭代 视频分析:给老年人制作一个出行工具? 第四讲:实战工坊——设计思维的深度应用与迭代 讨论:设计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一、共情用户的5种方法 1.桌面研究 2.体验法 互动游戏:盲人早茶 3.观察法 小组练习:观察日记训练 4.问卷调查 落地工具:问卷调查表模板 5.用户访谈 练习:利用AI制作一份用户访谈大纲 二、定义问题的方法 1.5why法 2.HMW经典句式 ——How might we……? 3.好问题的三要素 要素一:宽窄合适 要素二:痛点和场景明确 要素三:解决情感需求 练习:确定3个你想解决的问题 三、头脑风暴的方法 1.头脑风暴的7大原则 2.头脑风暴的方法 1)给大脑热身 2)叠叠法 3)刺激物法 案例拆解:Dysonv12 四、设计原型的方法 1.MVP的核心价值和好处 1)节省成本 2)提前踩坑 3)快速迭代 2.MVP的实施方法 1)需求分级法:确定MVP的“最小功能集” 2)验证路径设计:从“假设”到“数据”的闭环 3)原型设计技巧:用“低成本工具”快速落地 4)用户获取策略:精准触达“种子用户” 3.原型的制作类型 1)概念原型 2)功能原型 3)体验原型 练习:利用所提供的物料分小组共同制作一种原型设计方案 第五讲:成果转化——创新方案的商业验证与呈现 一、迭代设计思维的方案 1.从第一性原理考虑 案例拆解:埃隆马斯克&SpaceX 2.阿里巴巴的JavelinBord标枪实验板 练习:使用JavelinBord设定第一轮的创新方向 二、精益创业画布及验证 1.画布九宫格的九个要素 1)核心问题 2)目标用户 3)独特卖点 4)解决方案 5)用户渠道 6)收入模式 7)成本结构 8)关键指标 9)竞争壁垒 案例分析:滴滴的精益创业画布 2.假设清单 1)可行性 2)需求性 3)可持续性 3.假设验证 三、创新方案内部BP路演发表技巧 1.产品概念电梯测试 电梯测试:商业逻辑的“最小可行验证” 2.采用精益创业画布结构化描述产品商业模式 一句话设计:用户群体+核心问题+独特方案+差异化结果 3.采用“四问法”分析产品可行性 第一问:用户需求是否真实存在? 第二问:解决方案是否具备差异化? 第三问:商业模式是否可闭环? 第四问:团队是否具备执行能力? 案例练习: 1.用电梯法测试法在30秒内快速表达产品概念 2.通过精益创业画布等征求内外部成员对产品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