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没有难找的讲师,职业讲师,商业讲师,培训师,讲师库-北京昭智教育

陈建光:品牌形象塑造与管理

[复制链接]

          陈建光老师主页

品牌形象塑造与管理
课程背景: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过载、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消费者每天面对海量品牌信息的轰炸,品牌认知门槛不断提高,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数字化媒介的碎片化与用户行为的多元化,使得品牌建设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广告投放,而是贯穿于产品、内容、体验、社交和危机的全链路管理。许多企业尽管拥有优质产品与技术积累,却依然面临“有产品无品牌”“有用户无粉丝”“有流量无信任”的困境,品牌价值难以有效传递,用户情感连接薄弱,甚至在危机面前不堪一击。
在实际运营中,企业普遍存在品牌定位模糊、缺乏差异化记忆点;IP化运营能力不足,难以形成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用户体验触点分散,未能形成沉浸式、可感知的价值传递;口碑传播缺乏系统设计,用户自发分享动力不足;危机预警与响应机制缺失,一旦发生舆情极易陷入被动。这些问题不仅导致营销资源浪费,更阻碍品牌长期价值的积累与变现。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方法论与实战工具,帮助企业构建清晰、一致、可持续的品牌形象体系。课程将围绕品牌价值提炼、IP化内容建设、多触点体验设计、认知加速传播、联合营销与口碑打造、危机公关机制等六大模块,提供从策略到执行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从“产品导向”到“品牌驱动”的转型,最终在用户心智中建立强大、信任、具感染力的品牌形象。
课程收益:
1. 建立系统品牌认知框架:深入理解品牌资产四维模型与用户心智规律,掌握品牌价值提炼与定位的核心逻辑,摆脱经验主义,构建科学品牌战略思维。
2. 掌握品牌IP化方法论:学会运用“五力模型”与“四步法”,从文化挖掘到商业变现,系统掌握IP人格设定、内容矩阵构建与体验落地策略,提升品牌文化感染力与用户情感连接。
提升全域品牌体验设计与触达能力:掌握触点原子化拆解、五感渗透、生态融合等工具,能够设计可感知、可参与、可延展的沉浸式品牌体验,实现用户认知深度渗透。
3. 构建品牌认知加速与信任体系:学会运用“认知速度公式”与四维冲击策略(暴力传播、信任爆破、生态寄生、社交裂变),快速建立用户信任与记忆,提升品牌传播效率与效能。
4. 掌握联合营销与口碑传播实战技巧:依据“4C原则”与联名筛选矩阵,设计多层次品牌合作;通过打造Wow Moment、设计社交货币与降低分享阻力,系统激发用户自发传播,构建品牌口碑生态。
5. 建立危机预警与公关应对机制:识别八大公关误区,掌握“三度法则”与事前排雷、组织协同、舆情管理等实操方法,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实现品牌声誉的有效守护与修复。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高层或管理人员、公关或品宣部门人员
课程方式:课堂讲解+案例教学+实战演练+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游戏活动
课程大纲
第一讲:品牌建设的新变化与新痛点
一、品牌建设的新环境
1. 市场内卷导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品牌差异化需求强烈
2. 从“冷企业”到“热人格”的情感需求转变
3. 用户需求从卖产品到文化认同、情感共鸣转变
4. 从单一的体验向五感沉浸式体验需求转变
5. 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数字化媒介重塑了传播路径
6. 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风险成几何式增长
二、文旅行业的品牌痛点
1. 有资源无品牌:品牌定位模糊,缺乏差异化记忆点
2. 有活动无IP:文化挖掘流于表面,IP孵化能力不足,无法形成可持续的内容生态
3. 有传播无影响:传播依赖传统渠道,社交裂变与口碑营销薄弱
4. 有流量无留量:用户体验设计单一,触点分散,难以实现多维感知与情感连接
第二讲:品牌价值与定位
一、品牌资产诊断四维模型
1. 符号层:Logo/色彩/VI识别等
2. 产品层:核心专利/技术壁垒
3. 文化层:组织文化/价值观等
4. 关系层:用户情感连接强度
二、品牌价值五步蒸馏法
步骤1:品牌资产扫描——品牌基因双螺旋模型:分离“基因”与“枷锁”
1)“不变”的基因:需强化的核心竞争力
2)“可变”的枷锁:基因在外部的表现形式
步骤2:价值萃取——提炼可迁移资产
1)技术资产:专利行业领先度,升级为信任背书
2)文化资产:用户情感共鸣强度,转化为新叙事IP
3)场景资产:使用场景不可替代性,延展至新生态位
案例:华为5G通信技术遥遥领先,从通信设备迁移到手机
步骤3:战略对齐——明确战略/业务方向
1)高关联度:新业务是旧业务的自然延伸
2)中关联度:技术同源,市场不同
3)低关联度:跨界突破,价值观念升维
步骤4:核心价值——提炼价值主张
1)基础价值(Functional):新业务解决了什么新问题?(性能、功效、效率)
2)情感价值(Emotional):让用户产生什么感觉?(信任、自豪、愉悦)
3)社会价值(Social):如何帮助用户表达自我?(身份、圈层、价值观)
步骤5:主张淬炼——打造一句话口号
工具:SMART原则
1)Simple(简单):易于理解和记忆
2)Meaningful(有意义):对用户有切实价值
3)Authentic(真实):源于品牌基因,能被验证
4)Repeatable(可重复):适合在各种渠道传播
5)Timely(适时):符合当下时代精神和用户需求
案例:制造业-波司登品牌价值更新为“温暖全世界”
互动:提炼公司不变的核心品牌基因,以及需要移除的内容,推出品牌价值主张
三、品牌定位理论与品牌内核构建
1. 核心原则
1)心智厌恶混乱
2)心智缺乏安全感
3)心智难以改变
4)心智崇尚聚焦
2. 如何在心智中实现差异化?
1)成为第一
2)关联定位
3)对立定位
4)抢占特性
5)专家定位
第三讲:品牌IP孵化与运营
一、IP孵化“五力模型”
1. 文化挖掘力
2. 形象设计力
3. 故事创作力
4. 商业变现力
5. 传播推广力
二、IP孵化四步法
1. 文化挖矿:从文化、历史传说、非遗技艺中提取核心元素
2. 人格化定位:赋予IP性格、爱好、背景故事
3. 内容矩阵构建:围绕IP开发短视频、漫画、条漫、周边故事
4. 体验式落地:将IP融入动线、文创产品、沉浸式演出
三、品牌IP化运营三板斧
1. 内容生产:不卖货,只提供有趣、有用、有情感的内容
2. 社群运营:将用户转化为粉丝,建立有归属感的社群
3. 商业衍生:通过授权、联名、衍生品实现价值变现
案例分析:《长安十二时辰》IP如何赋能西安文旅
案例分析:三只松鼠(动漫IP)、米哈游(游戏IP宇宙)
互动环节:为一座古城或一个产品品牌策划一个IP人格设定(包含人设、核心故事和一款周边产品创意)。
第四讲:品牌体验触达
一、触点革命: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贯穿
1. 问题诊断:传统企业触点分散
2. 重构策略:触点原子化拆解
案例:三一重工物理触点(门店)、数字触点(APP)、人际触点(研发博士)直达客户
二、认知渗透:构建沉浸式价值传递
1. 痛点:用户对新技术无感
2. 五感渗透法
——通过原子化触点互动,直达客户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案例:大疆如影(2024)线下体验店设置“风暴测试台”
三、生态融合:打破业务孤岛
1. 能力中台化:将核心能力封装为可调用模块
案例:美团配送系统开放给买菜/买药等业务
2. 场景寄生虫策略
案例:超级APP生态构建:某社交APP以聊天这一高频触点为基础,逐步植入支付、小程序、内容服务等新业务入口,最终形成完整的数字生活服务闭环。
四、数字化体验:虚拟预演现实
L1:产品数字分身
案例:格力空调AR能耗模拟器
L2:流程可视化
案例:三一重装设备全生命周期追踪
L3:虚拟生态构建
案例:海尔“元工厂”用户定制生产线
五、体验重构特征
1. 可感知:技术价值转化为五感体验
2, 可参与:用户应成为体验共创者
3. 可延展:单点体验需赋能生态
六、终极心法:新品牌体验是用户心智的实体操作系统,需同时满足
1. 功能层:解决问题效率>旧体验
2. 情感层:创造超越期待的惊喜时刻
3. 意义层:提供身份认同的价值标签
案例:敦煌文旅的品牌形象触达
第五讲:品牌认知构建
一、品牌认知建立
1. 认知加速因素
1)冲击强度:信息新颖性、情感共鸣度、与旧认知的冲突程度、呈现方式的震撼力
2)触点密度:接触频率、渠道多样性、场景相关性、信息重复度
3)信任背书:来源权威性、专业可信度、社会认同度、关系亲密度
二、四维认知冲击
1. 暴力传播层:三饱和冲击集体记忆
1)时间饱和
2)空间饱和
3)感官饱和
案例:美团外卖上市传播(2015突围)
2. 信任爆破层:构建可验证证据
1)技术信任:可视化极限测试
2)用户信任:万人众测计划
3)权威信任:第三方认证植入
案例:工厂直播革命,用户远程监工(海尔定制冰箱生产全程可观看)
3. 生态寄生层:劫持高频场景
1)宿主场景:用户每日必经触点
2)寄生入口:新业务强制曝光
3)认知捆绑:形成条件反射
案例:支付宝从支付到生活
4. 社交裂变层:设计传播爆点
1)高复制:极简视觉符号
2)强变异:用户可二创
3)深附着:绑定社会情绪
三、终极心法
——新认知建立本质是对用户记忆的暴力覆盖,需在18个月内完成4次强冲击
1)价值冲击:战略聚焦,如峰线=登峰精神
2)感官冲击:媒介饱和,90天内用户接触≥18次
3)心理冲击:信任爆破,用可视化证据击穿质疑
4)社交冲击:模因裂变,赋予用户社交收益
互动:根据公司目前的品牌形象和未来的新目标形象,制定出品牌焕新的路径规划
第六讲:品牌联合营销与口碑营销
一、联合营销的“4C”原则:
1. 互补性(Complementary)
2. 一致性(Consistency)
3. 协同性(Cooperation)
4. 中心性(Core Value)
二、联名对象筛选矩阵
1. 用户重合度
2. 品牌调性匹配度
3. 资源互补性
4. 目标一致性
三、联名合作深度模型
1. 浅层(产品层):推出联名款产品
2. 中层(体验层):共同打造快闪店、主题航班
3. 深层(内容层):共同出品微电影、共创内容IP
成功案例:瑞幸×茅台(酱香拿铁)——“天花板”联名的得与失
成功案例:优衣库×KAWS——街头文化与大众消费的完美结合
失败案例:某些生硬联名为何引发负面口碑?
互动演练:各组为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品牌策划一次联名活动。
四、打造卓越体验,创造口碑原动力(让用户“有得说”)
1. 超越预期(The Wow Moment)
案例:胖东来,极致的售后服务
2. 解决痛点(The Relief Moment)
案例:特斯拉,早期通过OTA空中升级,远程修复车辆故障、增加新功能。
3. 塑造“可视”身份(VisibleIdentity)
案例:星巴克猫爪杯:产品本身成为社交货币,拥有它并晒图成为一种身份象征。
案例:lululemon瑜伽裤:穿着它不仅是运动,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
五、设计分享动力,激发传播意愿(让用户“愿意说”)
1. 提供社交货币(Social Currency)
案例:瑞幸×茅台“酱香拿铁”,购买并分享这杯咖啡。
2. 绑定情感与价值观(Emotion &Value)
案例:鸿星尔克“破产式捐款”的事件,精准绑定了“爱国”、“支持国货”、“善有善报”的公众情绪。
3. 设计利他动机(AltruisticMotivation)
案例:许多知识付费课程,会设置“分享给好友,免费听”或“三人成团享优惠”的机制。
六、降低分享阻力,提供传播工具(让用户“容易说”)
1. 一键分享工具(One-ClickSharing)
2. 创造可传播的内容与话题(TalkableContent & Hashtags)
3. 设计推荐奖励机制(ReferralPrograms)
七、放大口碑声量,管理与引导(让声音“被听见”)
1. 聚合与展示(Aggregate &Display)
2. 与KOC合作(Key Opinion Consumer)
案例:故宫文创:如何将600年故宫IP化,年轻化,通过口碑营销成为现象级文化品牌。
第七讲:危机公关守护企业的品牌声誉
一、危机公关的八大误区
误区一:沉默是金
误区二:白日一删尽
误区三:身正不怕影子斜
误区四:尽善尽美
误区五:法不容情
误区六:避重就轻
误区七:“转危为机”
误区八:御驾亲征
二、事前排雷:危机公关之提前防控
1、潜在危机扫描与排雷
2.业务流程危机扫描
3. 营销流程危机扫描
4. 员工行为危机扫描
5. 利益相关方危机扫描
6. 敏感节点危机防控
三、拆弹:将舆情风控植入业务流程中
1. 客诉快速理赔机制
2. 营销话术审核机制
3. 客户话术审核+AI拦截机制
4. 风险行为公关前置
四.建立危机公关的应对组织架构
1)建立一把手领导的高效决策机制
2)建立跨部门的危机公关协调委员会
——品牌公关、法务、客服、人事+相关业务部门
3)建立通畅的舆情传递通道
——舆情月报、周报、日报,直达最高层
4)建立合理的危机处理奖惩规则
5)建立全员危机公关应对机制(统一口径、统一出口、全员引导)
五、危机公关“三度法则”
1. 速度:黄金三小时
2. 态度: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3. 温度:以情动人
案例解析:胖东来服装褪色事件处理分析
六、品牌修复:转“危”为“机”的关键一跃
1. 借危机促重构
案例:植入自清洁基因:美团透明厨房策划
2. 借危机促形象
案例:胖东来被网红曝假玉石事件,催火胖东来“玉石银行”
3. 借危机促粘性
案例:老乡鸡:发现卫生问题可兑终身8折卡(27万条“找茬”,整改率91%)
4. 借危机促升级
案例:推动产品更新换代:瑞幸财务造假后以生椰拿铁、酱香拿铁破圈重生
5. 借危机促转型
案例:阿里巴巴借物流投诉推动菜鸟系统由传统物流向智能物流转型
互动:梳理公司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建立隐患清单、排雷,拟定危机公关计划

感谢大佬赞赏

使用道具

管理技能讲师|企业战略讲师|新媒体讲师|营销服务讲师|职场技能讲师|人力资源讲师|党政爱国讲师|财税金融讲师|生产管理讲师|其他类讲师|内训课程|讲师列表|公开课|手机版|

讲师库 | 讲师列表 | 账号登录 | 立即注册 | 网站地图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698 | 京ICP备2024062795号-1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