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与任务分解——优秀职场人的筑基之路 【课程背景】 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Druker)曾指出:“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 在卓越的企业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正在成为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能够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经成了个人获取成功的主要标志。而卓有成效的基础在于自我管理。”这是世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Druker)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精神遗产。 对于个人来说,自我管理是迈向成功大门的前提。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几分才华,而且工作量实在不少,却又看不见太多成果,那么你很可能缺少自我约束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培养和提升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基础。 因此:具备了自我管理的意识、能力和技巧,加上自己持之以恒的实践修炼,参训者将会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动作、职业行为和职业模式,加速从“业余选手”向“职业选手”的转变,实现企业团队由“游击队”向“正规军”的进化,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管理者和企业共同成长、共荣共赢。 本课程是讲师根据学员培训需求、管理者的管理基本技能而专门设计的课程。综合了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的精髓,既展现了当代企业管理前沿理念,又结合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中国企业的管理特征,使管理者能够实现“知行合一”的跨越。 【课程特色】 1.能够兼顾干货内容与形式演绎,保持较高现场满意度与返聘率 2.专业眼光犀利:快速诊断企业现场管理问题原因,及时捕捉学员学习过程中的障碍点 3.用相声演绎课程:短小的比喻直击管理难点,用有故事的模型烙印各种知识框架和逻辑 4.实践为王:问题导向(带问题来上课,带着思路或方法回,用案例编辑整个课程 【课程对象】企业管理者、储备干部及需要提升相应能力的企业员工 【课程时长】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自我管理的本质 1、 自我管理要对绩效负责 1)绩:任务结果 2)效:效率效能 2、自我管理的目的 1)组织战略目标 2)部门绩效目标 3)个人行动目标 4)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 3、自我管理的五步骤 1)评估意愿 2)评估能力 3)展开实践 4)精准目标 5)及时反馈 4、自我管理的任务情境干预方式 1)意愿低、能力低 2)意愿高、能力高 3)意愿高、能力低 4)意愿低、能力高 演练:基于任务情境的自我能力盘点 二、 责任的自我管理 1、面对任务我们会如何应对? 1)自我觉察 2)结果导向 3)扩展选择 4)能力与责任 2、三脑原理对自我管理的启发 1)安全脑:本能呆、打、逃 2)情绪脑:尊重、认可、信任 3)思考脑:高流明创造力、合作 3、人的四种思考方式,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1)认知力 2)自觉力 3)想象力 4)良知力 4、自我管理中责任的两大障碍 1)推诿 2)抱怨 5、自我管理的责任视角 1)关注圈:无能为力的事件 2)影响圈:对未来有影响的事件 3)掌控圈:力所能及的事件 6、自我管理的责任思维转换 1)不要因为无能为力的事情影响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7、自我管理责任背后的问题 1)SEE--观念 2)DO---行为 3)GET--结果 8、自我管理责任的转换工具 1)我现在做什么改善现状! 案例:责任是否能传递 演练:责任转换行为表 三、任务分解的基石——事实 1、是什么让任务事实不明确? 1) 人的表达与逻辑偏爱具体还是笼统? 2) 眼见是否一定为实? 3) 常见思考模式的误区 2、弄清任务事实的核心工具:牛眼法 3、如何从任务事实中把握关键? 1) 您关注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2) 关注焦点可以区分、细化吗? 3) 事实细节是否有主次之分? 4) 怎样选择适当的思维技巧并确定最佳解释? 4、挖掘任务事实的步骤 1) 遇到的笼统任务或问题—问题的定义 2) 逐件剥离并单一化 3) 单一任务具体化—WNYW 4) 任务事实的重要性排序 5) 针对某一任务的分析与应对起点 四、任务分解的工具——任务计划分析 1、 计划目标确定与分析 1) 任务目标图 2) 目标分解的加乘法 2、 任务计划分析的作用 1) 预判变化,自我改善 2) 分解任务,落实方案 2、任务计划分析的应用条件:落实方案 3、任务计划的核心工具 1) 问题/机会 2) 预防/应急 3) 促进/利用 4、任务计划中使用的标准或关键步骤是什么? 5、辨别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与机会 1) 专家法 2) 鱼骨图 3) 头脑风暴法 6、发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7、怎样预防(促进)问题(机会)的核心要素 研讨案例:洛德酒厂的酿酒任务如何分解? 练习:任务计划分析工作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