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职业化素养的七个习惯 课程背景 ------------------------------------------------- 许多单位都有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我们学过那么多的管理技能课程,还是解决不了的团队执行力问题?” “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下降该怎么办?” “为什么学了创新课程解决不了员工的创造力问题?” “为什么员工不够敬业?始终以被动的姿态工作,积极性低。” “一线员工没有理想,怎样教育才管用啊?” “为什么学了很多时间管理课程,我还是没有时间?” “为什么试图在单位机构中“安装”素质模型、能力模型,或者企业文化模型都无法获得成功?” 团队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负面情绪会不断积累、心中的担忧得不到化解,人际关系的沉淀,制度的僵化,首先表现在心态上,进而延展到员工能力提升缓慢,投入度下降,质量下降,组织内部效能下降,进而影响团队整体的业绩表现。这就像是一场瘟疫,会在员工中间传播,无为、被动、死板、僵化、消极等等的情况就会严重桎梏组织的效能,要想让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就必须让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工作的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焕发活力,基业长青。 课程收益 ------------------------------------------------- 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理论模型,使人能够由内而外的从自身习惯改变和养成做起,进而更好的解决工作生活中的低效能问题。本次培训中我们将借用史蒂芬·柯维的习惯学说,培养和塑造员工良好的职业心态和职业行为,当然好的意识和行为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需要培养养成习惯,习惯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习惯是练出来的!习惯是干出来的!习惯是从认识和纠正行为做起的。 课程不再沿用传统授教式的讲解简单的互动方式,而是使用案例解读和沙盘竞争的新颖模式,让学员在现实的案例讨论和选择中体会新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态度类的课程效果的检验是看培训结束后,员工工作行为的改变,与其说是改变,不如说当同样场景出现的时候,员工会不会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容忍、接受或转换……这是态度类培训的效果,当然选择最后的结果是学员有了不同以往的判断,会做出更有利于组织和个人的行为。课程中不但将这些态度潜移默化的传递,而且还能够让员工朝着好的方向改变。 技能类的课程培训效果的检验是实践、操作、重复、分辨,更高的要求是知道流程、明确方法,甚至知道如何做的更好。 本课程30%态度,30%是知识,40%是技能。 课程时长: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新员工、企业员工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总结分享+讲师讲授 |
课程大纲 ------------------------------------------------- 时 间 | | | | 1、课程导入: •从职业成功讲起 •习惯养成的三大核心因素 2、积极主动 •案例一:方案修改 •影响圈与关注圈:重点放在影响范围 •四大积极主动的职场心态 3、以终为始 •案例二:编写简报 •目标管理三部曲 •能力提升四部曲 4、要事第一 •案例三:忙碌不堪 •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及其特点 •80/20法则 •如何养成工作中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 | 5、双赢思维 •案例四:助理危机 •六种人际关系模式 •情感账户 •双赢思维解决跨部门协作问题 6、知己解彼 •案例五:对上沟通 •如何通过沟通增进你与他人的情感账户余额 •通过了解对方的沟通风格因人而异的采取沟通策略 7、统合综效 •案例六:材料涨价 •统合综效的精髓是1+1>2 •团队的意义 •创造第三种选择 •工作中的创新思维应用 8、不断更新 •学习是不断更新的源动力 •自我更新的方向:提升智商、提升情商、提升逆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