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题讨论
1. 主题一:为什么员工质量意识淡漠?
2. 主题二:为什么各部门对质量工作配合性差?
3. 主题三:为什么出货终端领导签字就可以放行?
4. 主题四:为什么经常发生特采与让步接收?
5. 主题五:为什么只能依赖检验来保证质量?
6. 主题六:计件工资如何保障质量?
7. 主题七:为什么制造过程频繁变更?
8. 主题八:为什么产前有执行首件但批量不良照旧发生?
9. 主题九:为什么订单评审阶段都没问题而正常生产阶段尽是问题,而且80%均是重复性问题?
10. 主题十:如何才能从事后救火转变为事前预防?
11. 生产效率低下,有时加班赶货,有时待料休假,非正常作业;
12. 生产品质不稳定,过程不良率居高不下,甚至造成客户频繁退货及内部抱怨;
13. 生产进度落后,要交货的还没加工,而暂时不交货的却生产出来造成现场库存;
14. 紧急加单或临时订单调整太多,生产计划变更频繁,导致生产过程失控;
15. 没有进行订单评审和根据生产特性接单,产能不均衡也不稳定,生产负荷波动性大;
16. 订单变更及技术变更频繁,导致订单生产过程失调,致使生产瘫痪;
17. 计划部门的生产计划与销售部门的销售计划不同步,致使产销不能一体化运营;
18. 物料计划与生产计划不能协调同步作业,物料进度经常延迟供货,生产处于被动;
19. 实际生产能力未达到预定的标准生产能力,计划产能不能与有效产能相吻合,只能靠加班或延长加班时间完成订单;
20. 组织协同能力差,遇到问题后互相推诿扯皮现象严重,无法形成组织合力及确保步调的一致性,导致时间浪费严重,产生严重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