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老师: 陈立冬 中基层管理综合能力提升、TTT、职业化素养、执行教练、有效沟通、团队建设 课程受众: 中基层管理人员、储备干部、团队负责人,班组长、基层员工
课程时间: 2天/(6小时) 授课方式: 案例体验+实战方法+录像观赏+角色扮演+提问互动+分组讨论+精彩点评 授课特色: 课前调研及个性化设计+课中系统知识及实操演练+课后做知识转化为绩效指导 课程背景: Ø 经常带着抱怨、消极、悲观的情绪,而工作动力不足? Ø 为什么有些人总觉得时间不够,忙忙碌碌,但结果却离目标很远? Ø 为什么有些人忙于琐事,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 Ø 为什么有些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在配合上不是很理想? Ø 为什么企业中缺乏必要的理解,沟通不畅,导致内耗? Ø 为什么在执行中,非黑即白,缺乏创新,不能有第三方案? Ø 为什么有些人固守经验,拒绝学习,止步不前? 课程收获: 使每一名学员面对工作和生活树立积极合作的心态,掌握个人领域成功和公众领域成功的方法,进而在组织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课程。 Ø 职场人应该有的角色意识 Ø 职场人应具备的心态素质 Ø 职场人应该有的行为习惯 Ø 职场人应该有的基本礼仪 课程大纲: 第一部 、团队协作及高效人士的七项管理法则 1. 什么是思维方式,什么是原则? 2. 七个习惯的概论 3. 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积极主动这个词如今经常出现在管理方面的著作中,它的涵义不仅仅是采取行动,还代表人必须为自己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理智可以或者战胜感情;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1. 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 2. 关心圈和影响圈 3. 心态的换框技巧 4. 问题到需求的转变控制情绪的根源 工具:情绪ABC理论,积极心态的塑造方法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以终为始的习惯可以适用于各个不同的生活层面,而最基本的目的还是人生的最终期许,它是以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的原则为基础的。所有的事物都有心智的即第一次创造,和实际的即第二次创造。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构想,然后付诸实现。 1. 目标管理SMART原则 2. 计划分解到可执行的5W2H方法 3. 目标计划管理跟踪工具--甘特图的应用 4. 计划管理的PDCA管理循环 工具:目标分解与制定的流程架构,行动方案的抒写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并非时间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即对生命的管理。当我们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他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要集中精力于当急的要务,就得排除次要事物上的牵绊,此时要有说“不”的勇气。 1. 重要与紧急 2. 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 3. 艾森豪威尔原理(时间管理四象限) 4. 帕累托原理(二八法则) 工具:时间管理工具的应用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作是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1. 人际关系的六种模型 2. 人际关系的情感账户 3. 双赢是沟通协作的基础 4. 寻找共赢的交叉点 工具:让情感账户沟通起来 习惯五:知彼解己——同理心沟通的原则 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学方面学到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1. 受人欢迎的沟通方式 2. 令人讨厌的沟通方式 3. 沟通中的人性智慧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在互赖关系中,综合效益是对付阻挠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的途径。助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相反地,阻力多半消极、负面、不合逻辑、情绪化、不自觉。不设法消除阻力,只一味增加推力,就仿佛施力于弹簧上,终有一天引起反弹。如果配合双赢的动机、同理心的沟通技巧与统合综效的整合功夫,不仅可以破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动力。 1. 聚焦目标,创造可能性 2. 敞开胸怀,博采众意 3. 团队的意义与特征 4. 团队角色的启示:尊重差异,协作互补 5. 避免本位主义 工具:尊重不同性格的人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1. 知识与智慧 2. 学历与学习力 3. 如何提升学习力 4. 成功与成长的关系 5. 自助成长于他助成长 6. 创造学习型组织 工具:提升学习力的学习方法 第二部分 、演讲沟通与表达能力 定义沟通 1. 沟通在企业中的重要意义 2. 案例分析: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对抗 3. 如何理解沟通的定义 4. 讨论:沟通是技术还是艺术? 5. 技术——沟通的六个步骤 6. 艺术——沟通中的人性五层次 7. 沟通六种渠道及工作中选择沟通渠道的原则 8. 影响沟通的三个因素 沟通必备四大心态 1. 沟通应具备的心态之一---聚焦目标、不忘初心 2. 沟通应具备的心态之二---正面积极、换位思考 3. 沟通应具备的心态之三---尊重、理解、接纳、包容 4. 沟通应具备的心态之四---信任欣赏、开放共赢 沟通要了解人性 1. 人都希望被肯定和赞同 2. 人都希望被认为出发点是好的 3. 人都希望对方和自己同频道 4. 共同点越多,感觉关系越近 5. 要想处理好事情,先处理好心情 6. 人类采取行动的两大动力: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 有效的演讲表达 1. 沟通前先做准备 案例练习:跨部门沟通前准备的5W2H法 2. 创造良好氛围 案例练习:创造氛围的时间线法 3. 倾听与复述的三层次 案例练习:你能否听懂对方话语背后的真正意图 教练技术的发问方法 案例练习:开放式发问、封闭式发问 4. 有效表达I-message 案例练习:同样一句话,换下说法,如此不同 有效表达的结论与内容 案例练习:如何能清晰地表达本观点? 调焦到你要的事情上 案例练习:其他部门配合度差,如何沟通改善? 第三部分 、职场人基本礼仪 1. 仪容仪表仪态 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 职场中着装的基本要求 职场中的站姿、坐姿 与领导同行时,站的位置与走的位置 2. 办公行为礼仪 握手的基本礼仪 递名片的基本礼仪 接待顾客时的基本礼仪 拜访客户时的基本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