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没有难找的讲师,职业讲师,商业讲师,培训师,讲师库-北京昭智教育

顾雪峰:知行合一的思维方式与决策艺术

[复制链接]

          顾雪峰老师主页

知行合一的思维方式与决策艺术
授课对象:各级管理者与各类专业人员
课程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
1.     借鉴心学古老智慧,增强国人文化自信;
2.     知行合一,遇到问题时有清晰的分析解决思路;
3.     不忘初心,坚守本心,遇到难题时养成不断思考创新的习惯;
4.     从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修炼,不断完善个体勇猛精进;
5.     懂得对问题的区分,从而聚焦自己的精力;
6.     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避免本位主义,寻求最优决策;
7.     懂得区分问题发生的层次,学会面对难题要到更高层次寻求对策;
8.     懂得把问题向机会转变,养成转阴为阳的思维习惯;
9.     学会准确挖掘原因的技巧,避免误判的方向性错误;
10.  提高处理问题的准确度,减少尝试性错误,提高预见度;
11.  提升预防和应变思维,养成制定后备计划和权变计划的习惯;
12.  避免负面思考,远离负面情绪,面向积极和可能;
13.  更好地运用经验,处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并做出决策;
授课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简报、实战模拟演练、情景教学
课程纲要:
课程引入:稻盛和夫的思维模式与心学的知行合一
1.     稻盛和夫的传奇人生与哲学思想
2.     稻盛和夫的偶像:王阳明
l 心外无物
l 知行合一致良知
一、        心学何谓心外无物?
1.     地图并不等于实际的疆域
2.     思维方式由信念、价值观和经验构成
3.     稻盛和夫的信念:正念
l 稻盛和夫思维公式
人生·事业的结果=思维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热情)×能力
l 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
l 王阳明的信念:心学
4.     稻盛和夫的价值运用
l 工作的价值解析
l 创造、增添、转移工作价值
l 用价值推动行为
5.     思维艺术的经验部分
l “快速思考“VS.“慢速思考”
l 感性思维与拍脑袋决策
l 理性思维与批判式思考
l 常见的逻辑谬误
二、        心学何谓致良知
1.     良知就是本心
2.     追求本心的黄金圈
3.     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
l 遵从本心
l 追寻良知
l 利己利他
4.     问题的效果导向思考
5.     何谓问题的状态导向
l 责任推脱
l 负面情绪
6.     何谓问题的效果导向
l 目标导向(盯住想要的)
l 上归类(从更高层次着手)
l 系统思考(小心牵一发动全身)
7.     太极图阴阳转换
l 大阴转小阴
l 小阴转小阳
l 小阳转大阳
8.     问题解决的焦点
l 关注未来而非过去
l 关注效果而非原因
l 关注积极而非消极
l 关注方法而非困难
三、        知行合一致良知
1.     知行合一就是解决问题,致良知就是不忘初心
2.     共赢就要寻找第三选择
3.     目标是现状与理想之间的落差
l 描述现状目标务必客观
l 目标设定可以向上兼容
l 现状目标要换角度考虑
4.     客观就是所有主观的叠加
l 自省之心:第一身自我角度看问题
l 利他知心:第二身换位思考看问题
l 理智之心:第三身抽离智慧看问题
l 和谐之心:第四身系统平衡看问题
5.     逻辑层次与问题层次思考及降维解决
l 外物:环境层次的问题应对
l 笃行:行为层次的问题应对
l 进步:能力层次的问题应对
l 信念:价值层次的问题应对
l 身份:角色层次的问题应对
四、        三思而行 — 乐观地设想、悲观地计划、愉快地执行
1.     乐观地设想
l 我们是否有明确的目标?
l 未来我们的可能性是什么?
l 是否具有我能行的信念
2.     悲观地计划
l 风险和困难仔细考虑过吗?
l 行动计划可行合理吗?
l 风险的预测与评估
l 机会成本的影响
l 碰到困难怎么办?
l 备案与应变计划的拟定
3.     愉快地执行
l 面临诱惑的抉择
l 说到能做到了吗?
l 做到时刻自省吗?

使用道具

管理技能讲师|企业战略讲师|新媒体讲师|营销服务讲师|职场技能讲师|人力资源讲师|党政爱国讲师|财税金融讲师|生产管理讲师|其他类讲师|内训课程|讲师列表|公开课|手机版|

讲师库 | 讲师列表 | 账号登录 | 立即注册 | 网站地图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698 | 京ICP备2024062795号-1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