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价值表达提高工作效率》 【课程背景】 “表达”能力不仅体现在公众演讲上,更贯穿于组织各类工作场景中。“表达”也不是高管和讲师的“特权”,而是所有岗位的“必备技能”和“加分利器”。无论是“工作汇报、跨部协同还是团队管理,个体对表达的态度和其能力的差异,也将决定工作效率和成果: l 问题1:认知误区--“表达“能力不是必须项,专心把事做好就可以; l 问题2:效率打折--“表达“不清晰,重点遗漏,对方理解偏差,影响工作进展; l 问题3:技巧缺失--“表达“效果差,不能有效识别场景和对象,合作壁垒,组织内耗。 【课程收益】 从想表达到会表达 l 收益1:激发沟通意愿--“酒香也怕巷子深“,激发全岗位人员通过表达为效率加持; l 收益2:沟通障碍扫除--认知表达的底层逻辑,让两个“会聊“的人高效双赢的沟通; l 收益3:沟通效率提升--有效识别对象,提供价值表达,巧妙化解矛盾,工作精准高效。 【课程特色】 l 实战性:50%课堂时间用于案例演练,直接对标“沟通表达“工作场景; l 系统性:从“表达-倾听-反馈”全链路拆解表达,以及沟通的底层逻辑; l 落地性:提供&共创“价值表达“话术模板和工具包,可训后落地应用。 【课程对象】 管理层、储备管理者、骨干员工,企业全员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 【课程大纲】
一、课程导入 1、一个关于“表达“的任务挑战:游戏互动--驿站传书 2、市场逻辑下的竞争: 案例:VUCA时代太“卷”,“酒香也怕巷子深”——那些被“埋没”的“人才” 身处职场,无论你是不是做业务工作,其实都离不开——“营销”自己! 4、课程大纲: 您需要提升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为你的职业生涯加持,为工作结果助力! 课程大纲:想清楚,说明白--双赢的沟通,听得懂,会反馈--同理心表达,两大核心模块 二、想清楚,说明白 -- 双赢的沟通 案例1:你身边那些“会聊”的人 想清楚(金字塔原理—学会结构设计),说明白(双赢的沟通—清晰传递,避免误解) 1、国人的表达习惯: 从生活案例看国人的表达和沟通习惯:1)好奇心、2)爱面子、3)安全感 2、决定表达效果的元素: 日常及工作表达,与人沟通,决定最终效果的各类元素 3、表达沟通理论1: 55387原则,演练:沟通语气练习;情景沟通游戏 – 话图1-3 4、表达沟通理论2: 乔哈里窗,沟通四象限,不同象限定义及典型示例 5、表达的技巧核心: 想清楚(金字塔原理—学会结构设计),说明白(双赢的沟通—清晰传递,避免误解) 1)表达方的三要诀;2)接收方的三要诀;3)说到听者想听,听到说者想说 三、听得懂,会反馈 -- 同理心表达 听得懂(有效辨识对象—3F倾听),会反馈(针对不同对象—同理心表达) 1、同理心表达得定义 一种高效的表达技巧,日常和工作中得沟通交流方式 2、同理心表达的两大步骤 两大步骤:辨识和反馈;同理心辨识的工具应用--3F倾听法 案例1:同理心的辨识练习 3、同理心表达的两个区别 1)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区别;2)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区别 4、同理心表达的两大准则 1)心情VS事情;2)态度VS立场;同理心反馈的工具应用--SBI反馈法
5、同理心表达反馈的四个分段 1)最低分:低效的反馈方式 2)低分:没错,但也不怎么对的反馈方式 3)高分:正确的反馈方式 4)最高分:高明的反馈方式 四、同理心表达反馈的四个分段练习 1、低效和没错的反馈方式 最低分反馈方式的定义和标尺;低分反馈方式的定义和标尺 案例1:最低分和低分反馈方式练习 2、正确和高明的反馈方式 高分反馈方式的定义和标尺;最高分反馈方式的定义和标尺 案例2:高分和最高分反馈方式练习 3、综合案例练习 案例3:结合同理心的四种沟通反馈方式,做综合练习 5、综合案例情景演练 演练:通过日常典型案例,用同理心方式进行分组演练,加强学员消化吸收 五、课程总结 1、课程回顾:想清楚,说明白—双赢的沟通;听得懂,会反馈—同理心表达 2、落地规划:储备管理—团队落地计划;骨干员工—个人落地计划 3、结语:会表达无处不在,同理心成就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