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会议带来好效益》 【课程背景】 会议管理已成为组织效能隐形战场。麦肯锡调研显示:中层管理者每周参会超15小时,其中67%的时间消耗在目标模糊、角色混乱、执行缺失的低效会议中。高层决策无法落地、员工陷入会议疲劳、组织机会成本激增: l 问题1--目标模糊:以“信息同步”为名,实则议程散漫、决议模糊,行动 方向不明; l 问题2--角色混乱:决策者缺席、执行者无权发言、主持纯计时,权责错位议而不决; l 问题3--执行缺失:会议纪要有,行动追踪无、反馈无、问责无,相同问题重复讨论。 【课程收益】 l 收益1--重塑会议价值:建立“目标-过程-结果”闭环,缩短会议时长,释放 生产力; l 收益2--升级决策质量:运用场景化提升决议落地率80%以上,减少跨部门推诿摩擦; l 收益3--培养高效文化:成本意识与规则文化,将会议转化为战略落地与人才赋能场域。 【课程特色】 l 战训结合:重点章节匹配企业真实会议案例分析(课前采集); l 认知升级:会议效益=(决策价值×执行系数)/ (时间成本×情感损耗); l 工具产出:学员现场结合所学,共创产出可即时落地的会议管理工具包。 【课程对象】 中高层管理者、项目负责人、团队Leader 【课程时长】 1天 (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课程导入: 1、会议成本的觉醒:
案例:无规则会议模拟,组织沟通效率损耗
数据认知:企业会议成本评估(年度会议浪费账单)
痛点共识:小组票选“你认为,参加会议最痛的三个点是什么?” 2、课程大纲: 认清会议的本质,高效会议铁三角,五大高频会议场景 二、认清会议的本质: 1、重新定义会议价值: 案例:某科技公司晨会改革,释放2000小时/年 核心公式:会议ROI =(决策价值+执行效能)/(时间成本×情感损耗) 2、四类会议功能解码: 1)决策型会议(立项/评审):项目评估,决策矩阵 2)共创型会议(脑暴/复盘):群策群力,钻石模型 3)同步型会议(晨夕会):信息漏斗,性质差异 4)仪式型会议(庆功/启动):情绪价值,能量续航 互动诊断:小组用“会议价值四象限”评估自身会议需改善点 三、高效会议铁三角: 1、目标锚定: 工具实操:5W2H会议启动表(用户真实会议案例) 案例:将“讨论客户投诉”转化为“产出3项改进方案并分配责任人” 2、角色指定: 情景演练:跨部门资源协调会角色缺失 工具产出:四维角色责任卡(决策者/执行人/专业智囊/流程管家) 3、规则制定: 小组PK:为“马拉松式评审会”设计约束规则 工具应用:电子产品静默+100秒限时发言+决策号码牌 四、五大高频会议场景(依据用户企业特征,聚焦重点会议场景)
1、业务晨夕会——“15分钟”作战指挥部 痛点:目标性质偏差、流水账汇报、重点淹没、决策延迟 工具:三合一模板(客户动态/关键进展/风险预警) 产出:优化小组自身晨会流程(压缩至15分钟沙盘) 2、业务复盘会——从甩锅到挖掘根因 痛点:分析浮于表面、习惯回避责任、改进动作缺失 工具:五个维度挖掘根因(流程/人/机/料/法)+ 改进清单 案例:某消费医疗“复购率”复盘提升成果对比 3、问题解决会——48小时终结问题 痛点场景模拟:小组研讨,演绎“客户流失分析会”混乱现场 共创:①头脑风暴:群策群力,组织创新;② 决策矩阵:评估方案可行性/成本/时效 产出: ✔ 48小时行动方案(事项和标准,人和时间); ✔ 问题解决会标准流程 4、重大项目立项会——可研报告不是科幻大片 痛点:盲目乐观、风险隐藏、资源错配 工具:三棱镜评估法(市场价值/策略可行/风险预警) 核心场景模拟:红蓝对抗--模拟立项答辩会,挑战项目关键假设 5、跨部门协同会——打破责任界限盲区 沙盘推演:供应链断货“追责”会(设计职责空白陷阱) 工具:①RACI:四类责任主体; ②流程图标注:跨部门握手节点 产出: ✔ 部门握手协议表; ✔ 协同会议责任看板 五、课程总结 1、课程回顾:认清会议本质、高效会议铁三角、五大高频会议场景 2、落地规划:个人--会议升级行动计划表;部门--XX类会议操作标准1.0 3、结语:一场会议“看似普通”,但要切记“融会贯通”,一起“向会议,要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