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员工融职导师培训·共创工作坊 培训师:鞠佳 课程背景: “新员工导师制”是运营商企业中一项普遍的制度计划,以资深老员工对新员工一对一的“传帮带”为纽带,培养人才。目前,青年新员工都是95-00后了,领导者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沿袭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愈发失效,需要升级思维、换位思考、有效激励,扮演的角色需要从一个管理者转变为教练员,像教练、导师一样进行启发式的引导,才能有效地带领青年团队,激发青年员工的兴趣热情。 那么,如何有效激励年轻人进行赋能?如何用青年人所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如何找到职场规则与个性彰显的平衡点?这需要导师们结合自我经验、进行辅导计划的共创,才能胜任组织赋予的职责,起到良好的“传帮带”效果。 学员对象:融职导师、骨干员工、部门主管、中基层干部 授课方式:案例讲解+场景模拟+实战演练+共创方案 背景导入:运营商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新形势和基层青年员工的沟通方式转变 开场小游戏:绩效目标-引导方式-人性激励-效果呈现 1. 传统的管理方式 VS 新型的教练角色扮演 2. 如何用年轻人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 3. 导师角色的扮演,需要培养哪些沟通实践能力? 4. 摸准人性的教练式引导技术,令组织管理事半功倍。 一、导师定位:通过激励层次模型了解新员工的各需求阶段 案例故事:从运营商基层员工小丽与王主管的日常沟通看问题 1. 理念的植入: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激励沟通认知模型 2. 从马斯洛层次低需求到高层次需求的渐进式延申 3. 导师视角:五个层次挖掘员工的内心需求激励 ü (1)辅导层次1:员工的新鲜感——基本需求 ü (2)辅导层次2:员工的适应感——安全需求 ü (3)辅导层次3:员工的归宿感——社交需求 ü (4)辅导层次4:员工的价值感——意义需求 ü (5)辅导层次5:员工的突破感——实现需求 4. 作为导师,关注新员工不同层次需求的具体动作5个‘发’ ü 动作1,发号施令:提供现实可操作、精准、实际的指令 ü 动作2,发现特点:为员工的特长兴趣匹配其适应工作场景 ü 动作3,发挥信任:创造融洽和谐的氛围通过组织引导员工 ü 动作4,发掘引导:针对性地培养员工帮助成长实现个人增值 ü 动作5,发展前途:从职业生涯长远角度为员工考虑成长路径 5. 图形模型:通过一张曲线图彰显融职员工在不同阶段的问题表现 ü 基本需求阶段:麻木的员工 VS 激情的员工 ü 安全需求阶段:平庸的员工 VS 熟练的员工 ü 社交需求阶段:玩乐的员工 VS 和谐的员工 ü 意义需求阶段:老油条员工 VS 自信的员工 二、指令传授:通过基本的教练指令达成员工高效精准的执行力 1.指令沟通到位的问题拆解 (1)案例:王主管对小夏的日常任务沟通障碍分析 (2)思考:何谓“有效的指令”? (3)真的是员工执行力差吗?作为上级的无意识沟通错误... (4)指令无处不在,每天的沟通中都需要教练者意识 2.心理学概念:‘知识的诅咒’与任务安排颗粒度 (1)从日常行为中发现各种现象 (2)本质:信息不对称+经验主义的偏差 (3)指令的定位明确:刻度+标识 3.任务精准执行的四大抓手剖析 (1)客观描述VS 主观描述 (2)数字量化 VS 模糊不清 (3)具体方法 VS 大而化之 (4)时间节点 VS 没有时间 4.提升新员工执行力的五大要素 (1)Specific-指向要明确 (2)Measurable-数值可衡量 (3)Attainable-场景具有现实性 (4)Relevant-高度相关联 (5)Time-bound-时间刻度 (6)情景演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工作任务的指令安排演绎 三、岗位匹配:通过对员工的个性掌握发挥其与岗位结合的特质 1.员工的个人特质探索与理解 个人职业兴趣,霍兰德(holland)职业模型植入 ü R,现实型——动手能力强 ü I,研究型——思考周密多 ü A,艺术型——创作表现好 ü S,社会型——人际关系溜 ü E,企业型——目标明确感 ü C,事务型——办事讲规则 2.MBTI员工职业特质匹配度考量 (1)个人特质的四大维度 ü 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实感(S),直觉(N) ü 我们作用世界的方式:外向(E),内向(I) ü 我们进行决策的方式:思考(T),情感(F) ü 我们适应环境的方式:判断(J),认知(P) (1)职业人的十六种类型细分 ü ISTJ型,ISFJ型,INFJ型,INFP型 ü ESTJ型,ESFJ型,ENFJ型,ENFP型 ü ISTP型,ISFP型,INTJ型,INTP型 ü ESTP型,ESFP型,ENTJ型,ENTP型 3.教练者全局视角:组织特征 + 岗位特性 + 群体性格 (1)导师不仅要对个人特质了解,更要了解组织岗位特征 (2)组织岗位是一种群体性格,会影响到个人特质 (3)三种典型的岗位导向 ü 以结果为导向的岗位——市场部/销售部/前端部门 ü 以过程为导向的岗位——财务部/行政部/后端部门 ü 以素质为导向的岗位——研发部/党务部/客服部 (4)小组研讨分享:你所在部门/岗位的属性,职责有些什么特征?对员工的风格塑造?下属员工的性格/特点/性别/,有些什么优势或不足? 四、导师沟通:通过积极正向的沟通反馈引导新员工自发探索 1.使用NLP式的教练沟通技术 (1)故事:美国教练添·高威,从体育界到企业界 (2)教练沟通法则——与00后员工的有效沟通方式 ü 多使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对方自主的思考 ü 引导对方从自己内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ü 循序渐进的思考,比直接讲道理更有效 ü 同样的答案,与其你说出来,不如让对方说出 ü 人们愿意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 2.情景演绎:传统行政指令与教练引导反馈的区别对比 ü 命令式 vs 商谈式 ü 问题式 vs 方法式 ü 否定式 vs 肯定式 ü 单选式 vs 多选式 ü 直接式 vs 间接式 3.语言鉴定模式,案例拆解 ü 情景1:客户真是太过分了,我不能忍受那样的要求…… ü 情景2:任务太重了,没有人协助我,我觉得很委屈…… ü 情景3:这项计划很棘手,他们还这种态度,我很不满…… ü 情景4:他态度越来越差,而且很不专业,我拒绝…… ü 情景5:同事们总爱背后说事,我与他们处处都合不来…… 融职导师的辅导计划共创撰写 一、面谈计划:制定导师与徒弟的面谈沟通流程 (1)初步认识计划撰写 u 通过个人简介初步了解 u 澄清导师或学徒的期望 u 澄清项目的目标、角色和过程 u 确认成功的辅导关系的标准 (2)面谈沟通计划撰写 u 确定将来会谈的大致安排 u 确定将来会谈的地点、频率、时长等 u 如何取消、推迟或其他选择?(如有必要) u 确认每次会谈的间隔时间如何沟通 u 选择可以接受的联系时间 u 选择最好的方式:电话、邮箱、短信或微信等 u 承诺沟通信息的保密性 (3)长期计划撰写 u 探讨学徒可能的职业兴趣和问题 u 设定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 u 确认可行的行动计划 u 确认最终的行动计划 u 设定项目中的每个阶段的目标 二、辅导计划:撰写导师对徒弟具体任务辅导计划流程 (1)辅导资源的筹备计划 u 标准操作文件 u 工作指导书 u 辅导期计划一览表 u 单项辅导任务记录单 u 准备好设备、工具及材料 (2)辅导目标的确立 u 回顾辅导期的整体目标 u 本次辅导要达到的目标 u 思考学员提出的问题 u 思考辅导的步骤 u 演示将要辅导的内容 u 思考如何启发学员解决问题的策略 (3)某一次辅导任务的撰写总结 u 本次任务的辅导要点(举例说明,撰写例子) u 任务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u 可能发生的问题,解决方案 u 关键任务是? u 完成时间是? u 评估标准是? 情境演练,小组共创:扮演教练角色,帮助员工基于现实的问题,进行分析、研讨、模板化、头脑风暴,由小组共创,最终创新找出一系列可能的解决方法,并赋值评分决策。 三、整体统筹:长周期的导师辅导整体流程安排设计 (1)三方的预期收益 u 组织角度的收益 u 导师角度的收益 u 学徒角度的收益 (2)各类文件的成型提交 u 流程图:辅导新员工整体流程计划 u 师徒匹配的意见倡议原则 u 辅导计划本岗位一览表 u 单项任务辅导记录表 u 辅导前检查清单明细 u 被辅导者评估表样例 u 导师评估表样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