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结构化思考与表达》 主讲:李朝杰老师 6课时 课程背景: 一、工作与生活中,您是否遭遇过如此尴尬的时刻? 1. 别人滔滔不绝说了很多,你却完全抓不住重点…… 2. 汇报工作时被领导问:你究竟想说什么…… 3. 为了项目报告熬了几个通宵,却换来大家茫然四顾的眼神…… 4. 为客户做了上百页的PPT,信息量巨大,但客户却不买账…… 没有要点、杂乱无章的思路往往缺乏说服力,降低组织运营效率,上述情景中,如果当事人可以熟练运用结构化思考与表达,问题往往可迎刃而解。 二、什么是结构化思考? 结构化思考是指在面临任务和问题时能够紧紧地围绕核心,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全面地进行思考,并能够重点突出、条理分明、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 结构化最早由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顾问芭芭拉·明托《金字塔原理》提出,可用于与他人交流、写作、思考问题,甚至是解决企业问题的方方面面,全员普及更可以通过统一的思维和语言标准提升整个组织的思考质量和速度。 课程收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能够: 1.在写作中理清思路,比如工作报告、撰写方案 2. 在沟通中条理清晰,比如演讲、日常交流 3. 在思考中提高效率,比如难题的分析和解决 4. 在企业内部统一表达格式,提升沟通效率 课程对象: 各级管理者,员工 授课方式: 1.脑转动体验:讲授理念、搭建模型、案例分析、研讨交流 2.心感动体验:游戏体验、影音观摩、故事思维、感受分享 3.手行动体验:工具传授、现场演练、点评反馈、课后计划 课程大纲/要点: 第一讲、理念 1.结构化是一种思维体操 2.结构化助力表达清晰 Ø 讨论:案例分析 第二讲、要求 1. 结论先行:开宗明义,一句话说明重点 1)适用的范围 2)结论为目标服务 3)结论的形式 Ø 案例:政府工作报告,麦肯锡咨询报告等 Ø 演练:修改标题,换成结论形式 2. 上下对应:结论和理由之间能互相印证 1)理由的两种类型 2)结论和理由的关系 Ø 演练:根据报告绘制思维导图 3. 分类清楚:支撑结论的理由,分组归类 1)分成三点 2)受众理解 3)不重不漏 Ø 演练:结合具体案例提炼归纳 4. 排序合理:支撑结论的理由,排列有序 1)时间顺序 2)结构顺序 3)程度顺序 Ø 演练:梳理自己的演讲稿/书面报告/PPT 第三讲、进阶 1. 两种路径 1)自上而下回答疑问 ①明确结论 ②设想问题 ③回答问题 2)自下而上总结提炼 ①收集信息 ②归类分组 ③提炼结论 Ø 演练:梳理自己的演讲稿/书面报告/PPT 2. 开头结尾 1)开头SCQA讲故事 2)结尾总结和呼吁 Ø 演练:梳理自己的演讲稿/书面报告/PPT 第四讲、应用 1.演讲 2.写作 3.PPT制作 Ø 案例:优秀作品剖析 Ø 演练:案例修改 [本大纲版权归老师所有,仅供合作伙伴与本机构业务合作使用,未经书面授权及同意,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