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效能管理 课程背景: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科技型组织的研发效能管理成为了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然而,许多组织在实施研发效能管理时面临诸多挑战,如软件交付质量与稳定性的提升空间、效能度量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研发效能平台的普及率低等问题,具体包括: 效能评价标准不清:传统模式下研发效能缺乏科学的度量体系,无法全面反映团队和个人的工作质量;决策数据缺失:研发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薄弱,管理者难以从数据中获得决策依据,导致效率低下;协作与资源配置不合理:各团队之间协作不畅,资源配置往往依赖经验而非数据支持,难以优化流程。 本课程聚焦于数据驱动的研发效能管理,系统介绍如何通过构建和应用度量指标、优化协作流程、实现敏捷研发等手段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通过构建系统的效能指标、场景化决策视图,以及高效的协作机制,学员将能够为团队建立持续改进的研发管理体系, 以科学、透明、以场景为中心的效能管理体系提升科技能力,引导业务发展。 课程收益: ● 学会基于场景与价值流构建度量指标,返岗能优化符合团队的效能指标体系 ● 明晰系统化建立数据驱动的数效能管理框架,能推动组织效能提升治理 ● 学会敏捷迭代运作,通过数据驱动指导团队改进敏捷研发流程 ● 掌握效能改进和反馈机制的建设方法,推动团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科技型管理者、研发经理、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产品经理、以及希望通过数据提升研发效能的管理人员 课程方式:建构主义+刻意练习+翻转课堂+行动学习+问题改善工坊 课程体系:
课程大纲 第一讲:数据驱动的研发效能成为行业趋势 一、行业趋势 1.数据驱动成为研发治理的行业趋势 2.数据驱动提升研发效能管理中的核心价值:资源效率优化、工程能力提升、业技融合 二、科技型组织的效能(案例分析) 1.DORA的4KM:流动效率、部署频率、变更失败率、平均修复时间 2.Google的《DevOps转型投资回报率》效能的关键目标 ——高价值、高响应力、高吞吐量、高质量 三、数据驱动效能管理「4+4+1」框架 ——4大关键指标、4大核心能力、1大组织运营机制 案例:某科技企业数据驱动研发治理的案例 第二讲:以场景为核心构建效能度量体系 一、以场景为核心构建效能度量 1.用户画像的分类 ——高层管理者、职能管理者、项目管理者、实施团队、质量管理者 2.场景识别 ——痛点归因及机会点识别确定度量关键点 3.度量指标规划 1)价值类指标 2)效率类指标 3)产能类指标 4)质量类指标 5)全面体系指标 案例:某科技型组织的研发效能度量指标设计实践 二、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度量管理视图 1.管理层:价值交付、研发能力、团队资源 2.团队管理者:交付产出、研发能力、人员管理 3.质检团队:健康度审视、改进成效、风险问题 小组研讨:效能数据度量在团队中的实际应用痛点及改进建议 第三讲:提升数字化效能管理四大核心能力 一、业务与科技融合提升协作能力 1.需求划分层次管理 1)专题需求:可商业决策 2)特性需求:可产品规划 3)故事需求:可研发交付 案例:某企业的需求分层管理案例 2.可视化研发过程协同 1)画流程:基于价值流端到端看板设计与协同 2)定规则:明确节点规则 3)日更新:联动更新、价值流动 演练:小批量价值流动协同沙盘 二、敏捷迭代开发提升研发交付能力 ——敏捷开发迭代交付运作 1)迭代前交付运作 2)迭代中交付运作 3)迭代收尾交付运作 小组翻转课堂:练习并输出运作核心运作流程 三、以效能度量评价提升组织效率的能力 1.驱动效能提升的3种途径 ——研发工具驱动、团队赋能驱动、效能目标驱动 2.建立数据驱动的效能管理机制 1)组织牵引、团队自驱的效能改进策略 2)管理层、部门到团队落地的效能管理机制 案例:某科技企业的效能度量平台与管理骨干能力建设 四、以成熟度牵引团队成熟度的能力 1.产研团队成熟度模型评估-6个维度 1)产品规划纬度 2)团队治理纬度 3)敏捷运作纬度 4)交付协作纬度 5)产品运营纬度 6)技术工程纬度 2.以成熟度为标尺评估提升能力-3级标准 ——基础级别、进阶级别、优秀级别 第四讲:研发效能的推广运营机制 一、度量运营的三根支柱 1.领域专家组:专业赋能 2.度量运营团队:推广反馈 3.度量平台:数据服务 二、赋能骨干能力建设 1.各级效能负责人:团队交付负责人、领域交付负责人 2.专属咨询小队:辅导落地方式 小组研讨:效能度量推广与运营常见挑战与应对策略 【课程回顾、知识拍卖会、结业、祝福、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