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敏捷组织转型与治理 课程背景: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压力。传统的仓筒职能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往往无法满足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导致企业在响应速度、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筒仓式结构和项目制管理模式,往往导致目标不一致、低响应速度和抗拒不确定性等问题,具体痛点包括: 冗长的决策流程与低响应速度:传统组织架构以层级管理为主,决策链条长、响应速度慢,尤其在面临突发市场需求时决策与产品交付往往滞后于外部变化,难以迅速调整和响应。 筒仓式结构限制协作效率:企业内不同职能部门相互独立,信息共享不畅,导致沟通摩擦大、协作成本高。各团队间的目标和优先级缺乏统一,资源分配和跨部门协作效率低。 项目管理缺乏持续价值驱动:企业仍然采用项目型管理模式,重视短期交付而忽略了长期产品价值。项目交付完结即停止投入,资源和知识难以在组织内持续积累,影响产品的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 数据驱动能力缺失,决策不透明:在传统管理模式中,数据应用不足,难以实时评估交付成效和项目的市场反馈。没有清晰的成效衡量和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治理和资源分配缺乏科学依据。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理解数字化敏捷组织的特质与治理方法,掌握如何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敏捷组织,提升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课程收益: ● 掌握依据团队拓扑设计适应性强、低摩擦的组织架构的方法,能指导优化团队架构 ● 学会在组织内建立高效的跨职能团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 练习敏捷组织产品研发迭代运作,指导团队优化敏捷开发 ● 明晰如何构建敏捷组织,能推动敏捷组织治理的实施 ● 学会评估组织的敏捷成效,返岗运用做出优化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管理者;产品理及研发部门的中高层人员;数字化转型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项目经理、科技组织管理人员 课程方式:建构主义+刻意练习+翻转课堂+行动学习+问题改善工坊 课程体系:
课程大纲 第一讲:科技型数字化组织 一、数字化转型中的常见组织痛点 1.筒仓式组织架构的4个弊端 ——目标不一致、抗拒不确定性、低响应速度、低产品质量 2.传统组织项目管理模式下的2个问题:低响应、高成本 小组研讨:学员分享自身企业转型中的痛点 二、产品型敏捷组织vs传统项目型组织 1.业务创造VS信息化工具的差异 2.演进流导向VS瀑布过程导向的差异 3.动态预算VS固定预算的差异 4.产品生命周期稳定团队VS资源池调动的差异 5.价值导向VS过程管理导向的差异 行业洞察:产品型敏捷组织与传统项目型组织在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对比 三、数字化敏捷组织特质 1.科技型对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应对:精益企业、敏捷组织 2.数字化组织需具备的4个关键特质 1)以客户为中心 2)快速响应市场 3)高质量交付 4)低摩擦运营模式 案例:某大型企业全敏捷组织转型应对策略 第二讲:设计数字化敏捷组织 一、面向业务价值的组织结构 1.以业务领域结构为主构建数字化组织原则 ——独立交付价值、高效协同、灵活与适应性、对成效负责 2.设计敏捷组织的考量 1)团队规模遵从邓巴数:5、15、150 2)“康威定律”在组织设计中的应用 ——组织设计的产品/服务等价于这个组织的沟通结构 3)灵活的团队结构设计与认知负载管理 ——内在认知负载、外在认知负载、相关认知负载 小组讨论:在实际场景中如何应用“逆康威定律” 二、以团队拓扑设计敏捷组织 1. 敏捷组织设计关键 1)做对的事:快速聚焦资源于高价值举措的决策团队 2)把事做对:快速做出重要的响应时,跨职能团队各方应如何合作 3)及时做对事:足够快速地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以谋求发展的能力 2. 数字化组织的团队拓扑结构 1)团队拓扑结构:最小化团队协同摩擦,减少组织上的耦合点 2)拓扑团队模型:探索、成立、采纳 3. 高效能组织的4种团队类型 1)价值流团队 职能:承担业务需求的快速响应和价值交付 适用场景:业务需求变化频繁的场景 2)平台型团队 职能:为价值流团队提供底层支持的团队,支持业务的稳定交付 适用场景:技术复杂度较高,需标准化和共享技术资源的场景 3)复杂型团队 职能:负责高复杂度系统或组件的专门团队,处理特殊的技术复杂性 适用场景:复杂系统或新技术引入处理的情况 4)赋能型团队 职能: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其他团队提升技能和能力的团队 适用场景:转型过程中团队需要提升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场景 4.高效能团队的3种交互模式 1)协作:两支团队在一起紧密地工作 2)服务:通过服务消费对方能力或者提供能力给对方,几乎不需要紧密协作 3)促进:帮助对方或者接受对方的帮助来扫除障碍 案例:某企业基于团队拓扑模型构建敏捷组织 第三讲:数字化敏捷组织治理 一、科技型组织划分的策略 ——融合团队4个划分方向 1.按领域划分 2.按平台划分 3.按客群划分 4.按创新划分 二、数字化敏捷团队的角色与人力配置 1. 业务领域团队与产品团队的角色配置 1)业务与科技融合的一体化团队 ——自研产品交付模式、供应商交付模式 2)业务领域与产品团队分两层 ——领域业务负责人、领域技术负责人、领域交付负责人、产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交付负责人 2.敏捷产品团队人力业界推荐配备 1)创新与业务拓展场景 ——自研为主配备、供应商联合研发配备 2)技术支撑场景 ——自研为主配备、供应商联合研发配备 案例:某企业的数字化团队角色配置案例 第四讲:数字化敏捷组织的产品研发交付模式 一、产品敏捷迭代交付模式 1. 需求采集 2. 迭代规划 3. 产品发布 4. 反馈优化 小组翻转课堂:设计并实施一轮迭代 二、敏捷组织文化重塑 1.从项目思维到产品思维的转变:产品思维与价值导向的关键 2.打造敏捷文化: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客户共情与快速响应 案例:某大型企业敏捷组织文化建设方案 小组练习:设计企业内部的敏捷文化宣传方案 【课程回顾、知识拍卖会、祝福、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