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网红企业家——企业家IP形象的塑造 课程背景: 当流量枯竭撞上信任危机:企业家IP已成企业的决胜关键 2025年TikTok用户单条内容停留时间仅1.4秒,流量成本同比暴涨300%;消费者对传统广告信任度跌破18%,却有72%用户愿追随真实的企业家账号。这不是营销变革,而是商业生存权的重构——当算法吞噬流量,当用户手握放大镜审视品牌,企业家个人IP正从加分项蜕变为企业呼吸机。 在当下,社交媒体迎来人格化传播的全新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早已从单纯的产品比拼,升级为品牌人格的较量。然而,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家IP时面临诸多痛点:要么企业家形象模糊,难以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要么内容创作缺乏策略,无法形成传播力;要么缺乏危机公关机制,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舆情危机。 本课程针对这些问题,以实战为导向,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沉浸式的实战演练,构建起一套从IP定位、内容创作到传播运营、危机处理的完整体系,助力企业打造独具魅力的网红企业家 IP,破解品牌传播难题。 课程收益: 1. 深入理解网红企业家的成功秘诀:掌握网红企业家崛起的底层逻辑和IP特性要求,推动个人品牌与企业共同成长。 2. 精准定位企业家IP形象:运用四维定位法则,从战略、特质、用户需求及风险维度精准塑造独特且具吸引力的企业家形象。 3. 高效产出有影响力的品牌故事:通过“四五六七”内容创作法则,快速产出既能体现品牌价值又能引起受众共鸣的故事。 4. 建立专业的IP公关机制和团队:搭建体系化的IP公关机制并学会线下形象打造,确保品牌形象一致性和专业性。 5. 实现多重商业效益:利用低成本获取流量、提升品牌溢价、增强危机管理能力、吸引人才和提高企业估值,将企业家IP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高层或管理人员、公关或品宣部门人员 课程方式:课堂讲解+案例教学+实战演练+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游戏活动 课程大纲 第一讲:认知破局——网红企业家IP的时代必然性与价值内核 一、网红企业家崛起的时代背景 1. 技术革新:社交媒体崛起为主流媒介 2. 经济环境:市场内卷与品牌差异化需求 3. 社会文化:从“冷企业”到“热人格”的情感需求转变 二、网红企业家的IP特性要求 1. 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 2. 塑造真实且独特的个人形象 3. 强化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三、网红企业家的价值贡献 价值1:低成本穿透流量铁幕 ——企业家IP是唯一自带信任的流量导管 案例:东方甄选董宇辉离职当日股价暴跌12%,印证人格资产价值 实战案例:某机械厂老板抖音展示车间技能,海外询盘激增173%,外贸团队裁员70%仍增长。价值2:高溢价打破内卷死局 1)用户愿为“人格认同”支付30%以上溢价 案例:蔚来车主复购率超60%,李斌“用户企业”人设贡献过半权重 2)数据铁证:带企业家IP的众筹项目达成率高出4.7倍 价值3:抗周期守护企业生命线 ——风控本质:IP是危机时的信任急救包,比千万级公关预算更有效 案例:俞敏洪“教师情怀”人设,让新东方在教培寒冬中3个月转型重生,市值回升68%。 价值4:强吸附重构商业生态 ——生态法则:当企业家成为行业符号,产业链资源将向引力中心自动汇聚 案例:雷军IP为小米生态链节省90% 品牌教育成本,吸引500+供应商主动让利合作;带动小米SU7上市首日订单破5万台,省下数亿元广告费。 四、网红企业家是把双刃剑 1. 树大招风:言行受到高度关注和监督 2. 分散精力:面临业务管理与内容创作压力的平衡 3. 一损俱损:绑定个人形象与企业品牌的关系 案例:趣店创始人罗敏因校园贷历史导致预制菜业务遭抵制 第二讲:精准锚定——企业家IP的四维定位方法论 一、企业战略评估的四种类型选择 1. 技术壁垒型 2. 用户规模型 3. 业务扩张型 4. 稳健发展型 二、个人特质测评 1. 性格特征的两个维度 1)管理风格:强势、温和、亲切 2. 从三个类型判断核心能力 1)专家型:技术能力、专利证书、学历职称 2)统筹型:管理能力、思想见识、战略远见 3)权威型:身份背景、行业履历、决策风格 3. 价值观评估的六个维度 1)利他精神 2)长期主义 3)创新能力 4)韧性指数 5)诚信底线 6)兴趣爱好 访谈演练:创业至今最后悔的决策及应对措施?办公室悬挂什么字画?为什么?——通过应激场景问题触发真实反应,避免预设答案 三、目标用户需求 1. 圈层文化契合:公众的角色投射 2. 情感需求满足:公众的情感满足 案例:爱国情怀,任正非的技术自主 3. 社交货币价值:公众的社交话题 案例:网红话题,罗永浩的率性不装 四、风险系数评估 1. 言行风险:言行可控性 2. 家庭风险:家庭成员和自身背景有敏感身份 3. 政治风险:所在行业或个人涉及政治敏感性 互动:运用企业家形象定位画布,提炼人设标签 第三讲:内容爆破——“四五六七”法则打造有人格穿透力的品牌故事 一、故事挖掘的四条黄金矿脉图谱 1. 创业史 2. 产品观 3. 价值观 4. 生活态 二、内容筛选的五力漏斗 1. 真实性 2. 独创性 3. 话题性 4. 价值性 5. 故事性 三、精炼创作的六大爆破点 1. 逆袭叙事链:激活奋斗共鸣 公式:低谷标签→关键转折→巅峰时刻→普惠价值 案例:雷军故事线 2. 技术信仰体:构建专业权威 公式:反常识洞察+极致细节+用户收益可视化 3. 危机应对录:强化信任背书 公式:勇于担当+超常规处理+转“危”为“机” 案例:罗永浩“真还传”的还债脱口秀 4. 圈层破壁记:制造社交货币 公式:文化梗/秀+行为艺术+流行观点 案例:曹德旺“美国工厂”奥斯卡效应 案例:梁建章古装COS引爆文旅圈 案例:马云: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5. 未来预言书:输出战略思想 公式:趋势判断+解决模型+行动倡议 6. 日常灵光集:塑造真实人设 1)日常素材:开会、出差、年会、公司周年庆等 案例:任正非排队打出租车 2)节点素材:程序员节、父亲节/母亲节、3.8女神节等 案例:雷军程序员节请苍井空 四、跨平台引爆的七大矩阵 1. 抖音 标杆案例:雷军工厂跑酷视频 2. 视频号 标杆案例:刘润年度演讲片段 3. LinkedIn 4. 小红书 标杆案例:马斯克的母亲:梅耶马斯克 5. 微信 标杆案例:任正非的经营理念 6. 微博/头条 标杆案例:周鸿祎日常热点评论 7. 书籍 标杆案例:腾讯传 互动:提炼并筛选出本公司领导人的精彩内容 第四讲:体系护航——IP公关团队搭建与全链路传播机制 一、打造专属的人格化内容团队 1. 专属性 2,多面性 3. 敏锐性 4. 人格化 二、建立跨平台的快速传播机制 1. 原始内容的创作:挖掘、提炼、整理、拆解 2. 传播矩阵的安排:七大矩阵的选择与内容匹配 3. 传播效果的监测:全网监测传播效果,如粉丝增长数、互动率、传播覆盖量 4. 故事传播公式:痛点共鸣+反常规行为+可视化结果 案例拆解:任正非机场排队打车 三、建立高效的危机公关协同机制 1. 早发现 1)事前预警+预案 2)7*24小时舆情监控 3)建立危机事件分级机制 2. 早隔离:黄金三小时战时响应 1)媒体声明 2)传播截流 3)正向引导 3. 早修复 1)主动担责 2)韬光隐晦 3)角色转型 4)公益焕新 第五讲:场景落地——线下场景中的企业家IP形象增效策略 一、公众演讲制造话题 1. 内容埋点 案例:董明珠“格力掌握核心科技” 2. 视觉凸显 案例:乔布斯黑色高领衫/周鸿祎红色T恤(红衣教主) 3. 行为仪式 案例:雷军发布会小跑登场 操作工具:视觉锤-语言钉审计表 二、媒体采访主场打造 1. 主体发言的准备 2. 采访QA的准备 3. 媒体记者的场控 4. 敏感话题的预案 三、危机处理逆转乾坤 1. 超常规担责 2. 以情动人 3. 话题把控 4. 舆情引导 案例:罗永浩“鲨鱼皮”事件退款650万,转化率反升23% 第六讲:长效生长——企业家IP的长期维护与创新迭代逻辑 一、内容创作与持续更新 1. 保持适当的曝光频率 2. 不断有新的观点和思想推出 二、抢占时代和热点 1. 始终引领行业的趋势 2. 持续参与热点话题 三、与战略同频共振 1. 保持对企业战略推进的动态更新 2. 成为公司对外战略的最权威发布者 四、与粉丝共创共成长 1. 根据业务发展触达更多的粉丝 2. 邀请粉丝参与公司话题 五、与新媒体共舞 1. 保持对新媒体的持续热衷 2. 善于利用最新媒体渠道和技巧 全流程实战演练: 1. 定位分析:提炼所在公司企业家的角色标签 2. 内容创作:以一个峰会论坛活动为主题,分组撰写发言稿、微博、抖音、小红书文案 3. 平台运营:根据企业家的定位,制定不同媒体平台的运营方案 4. 传播策略:根据企业家定位,制定实现IP目标的传播策略 5. 危机应对:以预设的危机事件制定应对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