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创新管理》课程大纲 一、课程名称:《技术创新管理》 二、课程目的: · 掌握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定量度量方法。 · 理解和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同角色的责任和作用,以及他们如何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 学习并应用技术创新战略、领导和团队构建、创新文化和环境的知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推动和管理技术创新。 · 通过技术创新的案例学习,理解和应用创新管理理论和工具,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 三、课程目标: · 学员能够理解并运用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理论。 · 学员能够规划、执行和控制技术创新项目,同时还能量化和评估创新的结果。 · 学员能够在组织中提倡和建立支持创新的文化和环境,推动创新观念的普及和应用。 · 学员通过案例学习和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个人或团队的创新能力。 四、适合学员: · 对技术创新感兴趣、希望了解和掌握科技创新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科研人员、技术管理者。 · 在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教育机构等机构从事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 希望对组织的创新能力进行提升、优化和转型的企业领导和管理者。 五、课程时间: 标准版:2天12小时;精编版:1天6小时 六、讲师介绍: 2011中国知识管理人物、2013中国创新贡献奖、2019中国创新杰出贡献奖 前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中心液晶所所长、资深高级研究员 集团首席知识管理专家、创新管理本部总监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签约讲师--《知识管理》 、 《创新管理》课程主讲 多所大型央企研发机构、军工研发机构 咨询顾问、客座教授 长期辅导代表客户:中国航空、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核工业、中国电子 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航发、中国商飞、中国移动 七、课程大纲: 1、技术创新概述(2小时) 1.1创新的本质 1.1.1发展趋势:新技术革命与中国经济转型 1.1.2基本概念:根本、渐进、突破、颠覆 1.1.3创新本质:创造深刻而独特的知识 1.2技术创新的分类 1.2.1技术创新分类: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 1.2.2技术创新合作管理: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1.2.3技术创新管理架构:四四模型 1.3创新管理体系 1.3.1创新管理国际标准:ISO56000-56008九标准 1.3.2创新管理模型:从产生意图到价值实现 1.3.3创新管理体系:创新管理七大模块 1.3.4新型研发机构:创造力管理 2、技术创新战略(1小时) 2.1创新战略的元素 2.1.1定位策略:明确价值主张 2.1.2竞争策略:优势劣势、机会挑战 2.1.3增长策略:快速增长的最优方案组合 2.2技术创新战略规划 2.2.1创新愿景的确立:使命指引与愿景描述 2.2.2创新目标的设定:长期、中期和短期 2.2.3创新战略的实施:制定计划与配置资源 2.3创新战略的评估和调整 2.3.1绩效评估:目标达成度与投入产出比 2.3.2战略调整:战略审查与性能评估 3、技术创新流程和项目管理(2小时) 3.1创意的产生和孵化 3.1.1创意的产生: 机会识别与知识碰撞 3.1.2创意的孵化: 知识结合与创意验证 3.2创新项目的规划和执行 3.2.1创新项目的选择:可行性与回报率 3.2.2创新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发布 3.3创新项目的评估和控制 3.3.1创新项目的跟踪评估:明确评估的指标与度量 3.3.2创新项目的风险管理:识别评估管控不确定性 4、技术创新领导与团队构建(1小时) 4.1领导者的角色 4.1.1创新领导的特质和技能:志向等级与认知领导力 4.1.2创新领导的行为和策略:制定战略、建立组织、配置资源 4.2创新团队的建立和管理 4.2.1创新团队的组成和结构:全要素全流程的创新团队 4.2.2创新团队的激励与冲突管理:开放沟通建立信任 4.3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 4.3.1有效的沟通:做好沟通计划是关键 4.3.2协作技巧:创新合作管理模型 5、技术创新文化和环境(2小时) 5.1创新文化的建设 5.1.1创新价值观和信念:存在主义价值观 5.1.2创新仪式和应用的实践:创新工作室与创新工作坊 5.2创造有利创新的环境和条件 5.2.1鼓励创新的物理环境:冥想与冥想室 5.2.2创新资源的配置:人财物知识时间 6、技术创新的工具与方法(2小时) 6.1创新工具与方法 6.1.1基础工具:最终理想解法与进化法则 6.1.2创新模型:40个创新原理 6.2脑神经管理与多福模型 6.2.1心流理论:出神体验的创新心理学 6.2.2多福模型:将创造力提升500倍的管理方法 7、专利战略与战略情报(1小时) 7.1专利管理体系 7.1.1专利策略:26个专利策略 7.1.2专利布局:12个专利布局 7.2战略情报管理 7.2.1战略情报管理模型:从数据到智慧 7.2.2情报管理体系:情报站的建立和运营 8、技术创新的量化和度量(1小时) 8.1创新表现的度量标准 8.1.1技术绩效的度量:技术成熟度水平(TRL) 8.1.2市场绩效的度量:创新营收占比及增长率 8.2创新成果的评价 8.2.1创新成功的标准:获取的竞争优势带来的价值(商业和社会) 8.2.2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绩效评价:知识成熟度模型 以上为通用课程大纲。客户企业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定制课程内容。也可以使用工作坊的形式现场解决一个问题。
|